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语语法及其教学:语法观再研究

2018-01-03 11:22佟双
科教导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法教学大学英语

佟双

摘 要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语法知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使英语教师的教学陷入了困境。因此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推动英语语法教学成为必经之路。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语法观的分析,探讨如何将其运用于英语语法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语法观 大学英语 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10.031

English Grammar and Its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 Re-study on Grammar

TONG Shuang

(North Sichuan College of Pre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Guangyuan, Sichuan 628017)

Abstrac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grammar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However, the complexity and systemicity of grammar knowledge has mad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eachers in trouble. Therefore,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grammar teaching mode and promoting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has become the only wa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gnitive grammar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how to apply it to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will help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enhance students'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Key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grammar; college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眾所周知,英语语法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师逐渐将教学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能力,而忽视了英语语法的教学。再加上语法教学形式单一和枯燥,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法意识的提高。随着认知科学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而且提升了语法教学的教学效果。

1 认知语言学及语法观与英语语法教学的融合理论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将语言学和认知学融合在一起,以认知心理和个人经验为基础,以人的认知能力为根本建立起来的学科。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认知能力对语言的影响,主张从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角度解释语言和习得语言。[1]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依据和规律的。英语的句法结构通常是由认知、语用等因素构成,语义结构在语法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语言实际上是一个符号系统,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直接作用的产物。只有理解和分析了语法结构背后的民族认知和外部现实,才能更好地说明和解释句法规则。语法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与人的认知能力息息相关。

(1)认知语言学与语法教学结合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以中国知网为例,搜索“认知语言学”“英语语法”关键词,对此研究的论文多达22篇,硕士学位论文有1篇;2017年以“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语法习得研究”为题有2篇,全年共有6篇,2014年~2016年有10篇,充分说明关于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语法教学的理论研究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但是我们看到近几年对此方面的研究虽然多,但都不能成为学术界关心的主要问题,22篇文章中没有一篇刊自CSSCI或者其他它类的核心期刊,可见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共同关注。

(2)理论研究对实证分析支撑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理论研究较多,但对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语法教学融合研究主要集中于认知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经验启示,或者探讨内容仅是在认知语言学中某一方面的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应用,抑或是探讨对某一个具体理论的实践运用,这些都仅仅限于理论层面研究,较少在实践操作上去验证理论研究可行性,可以说是费时费力、毫无用处。

(3)全面正视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两张皮”差距。Geeraerts认为理论研究应该成为实证分析的前置程序,好的研究更需要理论升华,但是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更需要一场“实证革命”。所以,我们倡导对认知语言理念中语法教学不宜再作过多的思辨性分析,而更应该关注实践实证研究。

2 认知语法观嵌入英语语法教学的理性思考

与上述理论研究相比,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选取了艺术、体育、英语、财务等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研、比较分析等研究方式,但是,在运用认知语法观开展语法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口语上,对英语语法的重视不足。很多高校英语教师认为学习者经历了高中阶段的大量语法练习,他们所掌握的语法知识够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把大量精力放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语法的系统教学,仅仅局限于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2]另外,少数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语法知识的理论讲解,脱离了实践教学,难以实现学以致用。这样一来,语法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上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2)教学方法单一滞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停留在教师孤立片面地分析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学生记笔记的状态,这种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缺乏主动探索和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法知识的主动建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师本身语法知识缺少系统性,对于语法背后的文化和民族知识了解甚少,在讲解语法时留于表面,不能灵活变通。[3]久而久之,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丧失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学生的长久学习,甚至影响英语语法的教学效果。

(3)大学英语的评价考核方式倾向于语言运用能力,对语法缺少有效的考核。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将期末考试作为评价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比较片面,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打击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方面侧重于学生实际应用水平即学生输出能力,导致了在评价方式上更加强调听说能力的考核。在这种评价方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语法一带而过,使学生陷入了语法不被重视的误区。

3 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1)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重视学习语法这一重要项目。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语法观,语法结构与学习者的认知体验有关。大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可以在语法规则的内化上加深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解释,促进学生主动习得语法结构。首先,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语法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词汇和语音讲解具体的语法知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实际的应用练习。比如在讲解例句“He could afford a house as it was cheap”中的因果关系语法知识时,[4]教师可以不直接讲解例句中的单词或者用法,而是启发学生因果关系中可能用到的词汇与句式。即要求学生找到可以替换as的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再过渡到时态知识,最后对重点单词进行讲解和补充。这样的教学顺序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法概念的内化,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语法知识的习得。最后,教师可以创造更多真实的语言环境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开展英语演讲、英语戏剧演出等活动加深学生语法的体验式学习。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是帮助学生树立图示理论,加强新旧知识的关联。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旅游用到的语法知识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有关旅游的图片,再通过一段对话突出语法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 最后教师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原有的语法知识,主动构建新的语法知识。二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法结构的形式和意义。传统的语法教学过分强调形式的练习而忽视了意义的表达,导致了学生理解不当或者表达不畅。例如以下两个句型(1)Out of the house ran Tom.(2)Out of the house Tom ran.这两个例句在形式上和意义上都有所不同。根据上下文语境的不同,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是“就是汤姆刚刚跑出那个房子”和“就是那个房子汤姆刚刚跑出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和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表面结构去了解深层结构,即透过形式理解意义,而且要在阅读、听力和写作中融入语法教学,真正解决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的问题,从而提升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三是帮助学生创设语言情境,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运用语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英语文化和思维环境下学习英语语法规则,而不是汉语固有的思维模式。通过不同文化差异的对比,使学生加深语法理解。比如英语是静态语言,在表达时多用名词表示一个动作或者状态,汉语是动态语言,很多情况下使用动词,很少用其他词代替。

(3)完善评价方式,保证有效性和全面性。改变单一的以期末考试来考核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价方法,采取综合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具体分为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和出勤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每项所占比例视情况而定。这种综合式评价制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保证语法教学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我国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认知语言学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结合,能够探索出一条既有利于语法教学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广泛运用认知理论开展英语语法教学,虽然还有值得探索的地方,但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操作空间,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去关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胡伟.认知语言学及认知语法对提高语法能力的詮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2] 廖光蓉.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曾欣悦,刘正光.认知语言学对语法教学的启示[J].外国语文,2009.

[4] 吴晓明.谈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1.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语法教学大学英语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