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风险及其治理探析

2018-01-03 10:13许仲举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榆林治理新常态

【摘 要】 文章叙述了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风险的表现,分析了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生态风险的成因,探析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风险治理对策: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风险化解补偿机制和分配制度;树立正确风险价值观,进行全民启蒙教育。

【关键词】 新常态;榆林;生态风险;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榆林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历史机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可喜的“榆林速度”,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经济总量位居陕西第二,成为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但同时,“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其中之一就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风险。

一、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风险的表现

1、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生态系统出现系统性风险

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了破坏,生态发展也将不再平衡,生态环境也就会逐渐变的恶劣起来,从而导致生态结构混乱,产生系统性的生态风险。据统计,“榆林市在2005年的输出资源高达620亿元,出现了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仅在神木县就有十条河断流,二十多眼泉井干枯,有六十平方公里以上的地表出现坍塌。”[1]榆林市的湿地面积和森林资源越来越少,导致出现灾害性极端气候的风险越来越高;水体系统被破坏,水被污染,导致依赖水体存活的动物植物数量减少;沙地植被减少,植被系统被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的面积不断增大;农田土壤环境遭到了破坏,从而导致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逐渐降低;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使人体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出现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2、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化

传统的发展方式只注重自身的利益,不断开发、掠夺自然资源,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出现诸多问题,例如:城市噪音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榆林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过去采用的粗放式开发导致能源资源浪费极为严重,工业“三废”日渐加剧,比如对煤炭资源的无限制开采,随意排放的工业废气对大气也造成严重污染。另外榆林因煤炭开采而产生了大量的采空区,其中有很多地方已经变为了塌陷区。随着塌陷区的大面积增加,使大量塌陷区的百姓受灾,造成不同程度的房屋损毁,生存环境的风险变得十分严峻。同时造成许多水地、旱地和林草地也遭到损毁,地表裂缝、山体大量滑坡、树木枯死等现象层出不穷。

3、人类与之相依为命的社会环境出现危机

社会环境的种类包括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从广义角度来讲,社会环境还包含法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科技环境等。社会环境在人类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人类对社会环境的不断改造和适应的过程。例如,在经济领域中,由于每个人都过于注重自身的利益,经济类犯罪案件屡禁不止,这些不合法的经济行为导致社会环境出现了危机, “在2017年,榆林市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47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89人,涉案总值33.97亿元,挽回经济损失2.44亿余元。”[2]经济领域只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也反映出榆林的社会环境出现了危机。

4、人的内在精神价值与追求严重缺失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就是物质产品,但是在具有生态风险的社会中,许多群体只关注如何能获取物质上的利益,从而忽视了对内在精神价值的追求。现如今的人们之间相互合作,又相互发生冲突,这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事情。甚至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打破了基本的道德底线,过去,榆林的部分消费者爱讲排场,铺张浪费,赌博,诈骗,老赖等诸多现象屡见不鲜,这与人们的信仰缺失,感情冷漠和物质至上的价值观有着莫大的联系。而且在榆林还存在着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一些乡村的公共型文化服务设施仍然稀缺,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城市的发展水平等问题。

二、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生态风险的成因分析

1、盲目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

现代生产技术的推进促进了榆林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生态风险。人们过于重视科技的态度让我们生活在一个风险很大的环境之中,同时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造成了生态风险。这种主体性的过分张扬让人们以自身为中心,不再受到灵魂的束缚。但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非常大的弊端,不断破坏自然环境,掠夺自然资源,导致现如今的环境逐渐被污染、气候恶化、水土流失、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等,这些问题都会使人类的生存越发艰难,并带来潜在的生态风险。榆林经济发展的速度飞快,更是重要产能大市,有丰富的天然气、煤炭、石油、岩盐等,但由于生态区域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是把双刃剑,也给榆林市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风险。

2、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

榆林市场经济现如今有诸多问题存在,比如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采用的调节手段虽有灵活的优势,但也有滞后、盲目的缺点,最后导致各利益主體为了维持自身利益而大肆进行破坏生态环境,例如滥砍滥伐森林、过渡放牧、过度捕捞、随意开垦荒地林地、乱采滥挖矿产资源、草场不断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沙地面积日益扩大等,导致近年来榆林市时常发生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都带来极大地破坏与损失。

3、“控制自然”的错误观念

“抑制自然”就是人们不再尊重自然,并将自然放在人的对立面,从而才会出现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浪费。榆林作为一个资源富集区,人们控制自然的观念依然存在。不少人都认为自然是需要满足人类的机械客体、只有控制自然人类才能继续向幸福的方向发展。甚至借助科技控制自然,进行大规模、大面积的生产,致使生态系统的承受极限被打破,出现严重的生态风险。但是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未意识到其危害,还在毫无节制的开发煤、石油、天然气等各种资源,导致出现了更严重的生态风险。

4、以自身利益为主的“异化消费”

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去研究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异化消费,因为它是出现的新变化即异化消费,所以导致资源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打破了生态平衡。而榆林市正在将异化消费现象不断循环着,例如有一些人为了炫富,为了能显示自己的身份价值与满足虚荣心,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他们往往并不是为了商品或者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满足于对物质无限的占有。有的甚至认为大量的占有物质商品或者服务就是优越感的体现,就是幸福生活的方式,结果导致了贪婪欲望不断的膨胀, “异化消费”成为导致榆林生态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新时期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风险治理

当前,生态风险是阻碍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也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了让榆林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时代可以更加健康、持续,对生态风险的治理就显得刻不容缓。

1、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

要遏制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就创建一个治理生态风险的管理机制。一是创建生态风险预警系统,将各种类型的生态风险的预警指数进行设定,根据已经拥有的相关信息对预警指数进行分解,并要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让人们知晓并可以提前对生态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二是创建生态风险分析系统,借助在生态风险分析系统中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为生态风险控制系统提供切实有效的分析依据;三是创建生态风险指控系统,由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通过法律制度的约束,来合理分配生态风险管理责任,对生态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四是创建生态风险补偿系统,例如政府承担创建社会保障机制、市场承担创建商业保障机制、社会承担创建家庭、民间和社区的保障机制,及时将生态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从而推动社会的各个方面和谐发展。

2、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传统的发展理念一次全新的超越与创新,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3]由此可见,榆林必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要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弊端,要让人们认识到生活方式变得“绿色化”、“生态化”的重要性;其次,要从改革发展方式,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相对单一的发展模式实现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再次,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要建立健全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最后,倡导人们自觉树立简约舒适、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价值观。

3、健全风险化解补偿机制和分配制度

榆林在化解生态风险过程中,还需要创建与生态风险相适应的风险补偿机制,用切实有效的手段防控、化解生态风险。要对生态风险敢于积极承担,加大投入财力、人力、物力,要给遭受损失的群众一定的补偿与救助,尽量把群众的伤害降到最低。同时,要提高自身实力,加强抵御生态风险的能力,将自身优势完整发挥出,避免生态风险帶来更多的危害。

4、树立正确风险价值观,进行全民启蒙教育

首先让市民们知道自身生活的环境已经是风险社会,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生态风险问题;其次是明白科学是把双刃剑,有益有弊,并明确的知道弊处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让市民正确的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承担责任、共享资源,让自然与人类可以实现和谐共处、共享社会文明进步。

总之,我们应正确的看待生态风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敢去面对生态风险,在风险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争取用对社会最小的危害获得对人类最大的收获,实现榆林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陕北跨越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推进策略[EB/OL] http://www.doc88.com/p-182631208260.html.

[2] 王晶.打击经济类犯罪取得阶段成果[N].榆林日报,2018-2-1.

[3] 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8.

[4] 冯志宏,杨亮才.现代性视野下的生态风险分配[J].延安大学学报,2017.42(5)19.

[5] 王晗.榆林地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3.18.

【作者简介】

许仲举(1979—)男,陕西绥德人,硕士,榆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发展问题.

猜你喜欢
榆林治理新常态
美好教育三秦行
新常态下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分析
陕西榆林海关正式通关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