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利萍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乐府”章法时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移用到议论文写作中也十分妥帖。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也应有小巧而俊秀的“凤头”,短小而有力的“豹尾”,更要有充实而厚重的“猪肚”。而纵观学生议论文习作,他们喜欢用议论或抒情的语言表达观点,不善运用充足的事实材料或者理论材料论证观点;或者引用一些无效事例,堆砌素材,论据和观点严重脱节;或者论证方式太过单一,削弱了论证力度。
那么,我们怎样让作文内容充实呢?笔者就此设计了一堂打造主体议论段的作文升格课,以文段优劣对比的方式,小组合作展开探讨,总结方法。现将主要探讨内容呈现如下。
一、小组讨论
1.你更欣赏A、B哪个议论段?为什么?
A.愿從本心,清风自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词的作者李叔同出身名门,多才多艺,他精于诗词文画,还能演剧弹琴。后来却皈依佛门,法号弘一。他在温州庆福寺闭关静修时,温州道尹张宗祥前来拜望。弘一法师的师傅寂山法师拿着张的名片代为求情,弘一法师垂泪道:“师父慈悲,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妻子亦均抛弃,况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可也。”而且弘一法师对重病视若无事,工作如故,他曾对前往探病的广洽法师说:“你不要问我病好没有,你要问我有没有念佛。”他这样虔敬的宗教情怀岂是常人可及?这正是因其矢志不移地追求着自己的信仰,跟从本心,清风自来。
B.愿从本心,清风自来。聂鲁达有言:“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方历历可见。”正如弘一法师李叔同,从赫赫朱门到寂寂佛门,从翩翩浊世佳公子到戒律精严的苦行僧,拒绝权贵温州道尹的拜望,不惮自身疾患潜心修行,怀揣极度虔诚的宗教情怀,追求极简极真的生活意志。暮鼓晨钟、古寺清梦,彻底磨洗他的灵魂,最终留下的,是超然的精神,生命的丰盈。人们或许惊愕于这种超越世俗价值观的悲壮之举,但这正是源于他对自己信仰矢志不移的追求,跟从本心,让灵魂亦如清风般纯粹而明净。
学生意见:喜欢B段。A段中对李叔同生平的介绍偏离论点;“婉拒道尹”一例引用未加剪裁,过于详尽;论据引述后欠缺议论。
升格对策:
①扣——紧扣论点,不宜游离
②裁——概叙事例,不宜展开。
③合——融入议论,深化素材。
2.比较B、C两个议论段优劣,说明理由
C.愿从本心,清风自来。诗人聂鲁达所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正如弘一法师李叔同,从赫赫朱门到寂寂佛门,从翩翩浊世佳公子到戒律精严的苦行僧,拒绝权贵温州道尹的拜望,不惮自身疾患潜心修行,怀揣极度虔诚的宗教情怀,追求极简极真的生活意志。暮鼓晨钟、古寺清梦,彻底磨洗了他的灵魂,最终留下的,是超然的精神,生命的丰盈。反观当下,“文化超女”忙着端上心灵鸡汤,一些学者四处走穴奔忙,学术娱乐化甚嚣尘上;更有所谓“砖家”为迎合大众,以讹传讹引发恐慌。究其根本,不正是因为一些学者被物欲的风沙蒙蔽了本心,遗失了韩愈般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专注,荒芜了周汝昌般著作等身仍躬耕红楼的谦卑。因此,何不效法弘一法师,不忘本心,让灵魂亦如清风般纯粹而明净。
学生意见:更喜欢C段,“学术娱乐化”风气与李叔同“不忘本心的精神”相对比,论证更深入透彻,发人深省。
升格对策:④比——正反对比,倍增美丑。
3.比较C、D两个议论段优劣,说明理由。
D.愿从本心,清风自来。诗人聂鲁达所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正如弘一法师李叔同,听从心灵召唤,从赫赫朱门到寂寂佛门,由翩翩浊世佳公子变为戒律精严的苦行僧。正如王摩诘听从心灵召唤,隐居终南,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偶遇林叟便谈笑无期。与清风明月共修炼,与花草虫鸟悟菩提。正如维特根斯坦,听从心灵召唤,放弃巨额遗产,投身哲学研究,终成著名的《逻辑哲学论》。他们矢志不移地追求着自己的本心,在简朴中领略丰富,在寂寞中里感受清欢。这些坚守本心的人,让灵魂亦如清风般纯粹而明净。
学生意见:各有优劣。但D段论据充足,兼顾中外;排比例证,气势磅礴。
升格对策:⑤链——古今中外,一线串珠。
提醒:一是各个事例在内容上必须相关;二是分述事例时句式尽量相似。
二、方法小结——内容充实“五策”
扣——紧扣论点,不宜游离。
裁——概叙事例,不宜展开。
合——融入议论,深化素材。
比——正反对比,倍增美丑。
链——古今中外,一线串珠。
三、小试牛刀
结合所学,在上周考试作文中选择一个议论主体段进行修改。
作者单位:重庆市两江中学校(4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