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亚玲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3个教师节,恰巧也是我从事教育工作整33年。
1984年,我从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专业毕业,分配到云南民族大学工作。从到学校的第一天起,我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9门,年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教学中,我注重育人,以“大爱”为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使命。
立德树人,先要立德树己。多年来我坚持追求认真严谨的教风,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领域出版专著、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导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屡获金奖,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从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到把它当作一种理想与事业,这其中,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有受到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然而不忘的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坚持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相结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坚持课堂内外用实际行动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增强“教书育人”的整体效应。
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我总是把育人摆在第一位。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唯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我始终秉承“大爱育人”的教育理念,希望用自己真诚的爱,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我认为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是教书育人的原动力。
老师的体贴与关爱,会使学生感到舒畅、亲切。有时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我对学生严而有度,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多年来我用爱关心着每个学生,在生活上一直照顾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2009年有一位学生家里发生了突发事件,父母双亡,受到了残酷打击的学生精神接近崩溃。我心急如焚,对这个学生给予了经济上的帮助、心理上的疏导,鼓励他走出阴影、振奋精神完成了学业,顺利走向了工作岗位。也曾有学生遇到情感問题处理不当,曾产生轻生念头,最终在我耐心开导下放弃轻生。我也曾为学生不学习而焦虑不安,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难过流泪,曾为做不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一路走来我始终凭着一颗爱心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分享着学生成长的喜悦和快乐。
作为云南民族大学的一名教师,我始终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例如,我在“民族体育文化学”课程教学中,就非常注重挖掘传承好各少数民族留下的文化瑰宝,并将其融入中华文化教育教学中,引导教育学生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
一根教鞭育桃李,三尺讲台度春秋。教书育人,传授的是知识,感化的是人心,收获的是沉甸甸的真情。经过了33年的教育生涯,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我很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知足于学生的爱戴和信任,知足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我恪守“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爱洒桃李,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