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也需要“工匠精神”

2018-01-03 07:24策划本刊编辑部酷咖网执行徐雪梅
初中生 2017年3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老爸工匠

策划:本刊编辑部 酷咖网 执行:徐雪梅

王秋珍

湛鹤霞

写作文,也需要“工匠精神”

策划:本刊编辑部 酷咖网 执行:徐雪梅

师傅在柜台后面重复着简单的动作——将饭团拿捏成型,附上鱼肉,反复捏合——那手法如魔术一般,很轻松地就变出一个寿司来。而实际上,这样娴熟的技法他锻炼了50年……狭窄的店面内坐满了食客。具体来说,食客想吃到这里的料理,起码要提前半年预定……

这是前几年热播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里的片段。主人公小野二郎当时已经86岁,是全球最为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他不仅技法纯熟,并且对食材的追求也相当苛刻。顶级的食材搭配上娴熟的手艺,使得他做的寿司值得顾客一等再等。这部纪录片受到观众追捧的同时,还把一个词重新带入了我们的视野——工匠精神。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工匠精神”在我国各行各业流传开来,影响很大。

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设计上追求匠心独运,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这种精神不止存在于手工业、制造业等行业,在文学创作上亦有体现。在此,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写作中的“工匠精神”。

精雕细琢成名作

好的文章,并非都是“一挥而就”。那些经过时间考验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得来的。贾岛“推敲”不已,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红楼梦》……他们是工匠,喜欢雕琢自己的作品,享受着作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随着作品的升华,他们中的一些人便历练成了“文学巨匠”。

好文经得起“推敲”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是“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者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因为当时他正琢磨着一首诗:“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面这句是用“推”,还是用“敲”呢?他的手时而做着“推”的动作,时而做着“敲”的动作,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

韩愈知道缘由后,不但没有责怪,还和贾岛一起琢磨起来。韩愈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深夜拜访友人,也要敲门;而且这个“敲”字,使得夜深人静时多了几分声响,非常传神。贾岛听了点头称赞。“推敲”因此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写文或做事反复斟酌,特别用心。

无独有偶。北宋的王安石写了一首《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到”字怎么看都很平淡,于是他又换了“过”“临”“来”“吹”等十几个字,都觉得不好。一连三天,王安石寝食难安。最后,他想到了“绿”字。这个“绿”字,化平淡为灵动,一读就能让人感受到江南春天那生机盎然的朝气。王安石满意地笑了。

经典不惧怕修改

美国作家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谨,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海明威每天开始写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不满意的地方就修改。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几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作品文字凝练,思想特异,代表作《老人与海》赢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1954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鲁迅先生写文也注重修改。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首先要“顺口”。草稿写好后,总要读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字句,一定要让它读得顺口。其次是“冷却”。“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 这儿要先“热”后“冷”。当材料积累很多,写作的激情如潮水一发而不可收时,宜排除干扰,一气呵成。然后往抽屉里一搁,来一个“冷处理”。几天后,心情平静了,再来看文章,或斟酌,或雕琢,修改起来就很客观。还有一招是“狠改”。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对于文中虽然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或是苦心孤诣锤炼的字句,但只要与主题思想无关,就要下狠心删改。在这样的写作精神下,鲁迅先生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闪耀在世界文坛上。

写作如烹调,我喜欢琢磨、推敲

王秋珍

前几日,朋友们来家小聚,我露了一手,十几个菜都获得了“五星级”好评。其中,我的一大锅牛尾巴炖土豆,吃得只剩下几勺汤。朋友笑说:“你是把做菜当成写文了。”

可不是,单说这个牛尾巴炖土豆,做时就换了四次锅。先用高压锅,再用铁锅,再换高压锅,最后改用砂锅。我像写文章一样“推敲”,确定好每一个步骤,考虑菜的营养、味道以及“相貌”,力求做出自己的特色。

这,其实是一种工匠精神。我们对待写作,也需要这样的精神。

很多人说起我,都会评价说,她是个老师,也是作家,自己文章写得好,学生的作文也指导得好。他们对我的成绩感到震惊——9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指导了106位学生发表了作文,总计200篇。

其实,我的学生底子薄弱。他们的作文,似乎有一个公式。开头总是一圈一圈绕着题目转,写一些空话、废话。比如写《我的老师》,很多人这样写:“每个人都要上学,都会遇到不同的老师,有幽默,有严肃,有宽容……我要写的老师是谁呢?请听我细细道来……”作文的内容更是千篇一律。写老师,总是老师带病上课;写《我最尊敬的人》,大都在讴歌扫马路的环卫工人、捡垃圾的老奶奶。

写的内容假、大、空,玩的都是套路。这样的作文,该如何找寻出路?

我想,只要细心指导,不断打磨,定能让学生大有收获。

比如张硕同学写了一篇关于环保主题的作文——《从车上走下是一种信心》。开头这样写:“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加剧,在电视、报纸上总能看到关于环境保护的新闻。有一天,当老爸开着新车在公路上驰骋时,听到“低碳出行”这一口号,便发出一声叹息。原来老爸与车还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结尾这样写:“老爸一边开车,一边说,汽车尾气也会引起雾霾、温室效应,那让我也为营造美好的环境做些什么吧。从此,他不再依赖汽车了,每天走路买早餐,走路买菜。一天天过去,他的咳嗽好了,身体也强壮了。看到蔚蓝的天空,他笑了。”

这篇作文内容和标题不一致,空洞的口号多,实在的细节少。修改了三四次后,得以顺利发表在《东阳日报》上。题目改成《老爸的心事》。开头改为:“近来,老爸似乎有了心事。他一遍遍地擦拭着新买的‘宝马’,却没有刚买来时的笑容。说起老爸与车,还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中间增加了老爸买车、换车,再骑车、走路的情节,结尾部分这样修改:

当我说出心里的疑惑,老爸神秘地笑了笑:“答案应该在我儿子的脑袋里啊。”说着,他哼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呀,心想的事儿都能成……”远去了。他的前方,俨然是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

看着老爸的背影,我自豪地笑了。

再如周靖宸同学发表的《光头老爸和寸头儿子》。这篇作文,一开始的题目是“我的烦恼”,结尾是责怪老爸给自己带来烦恼。这样的题目和立意显然没有新意。在听了我的建议后,作者不断修改、润色,最终无论是题目、正文中有趣的细节,还是结尾,都给人过目不忘的感觉。下面分享一下该文的结尾:

走进卫生间洗漱才发现,老爸在里面剃着他大光头上长出的一点头发。一股危险的感觉蓦地涌上心头。我连滚带爬地逃出卫生间,生怕被老爸抓到,不然又要享受他的“大礼包”。

惊魂刚定,老爸果然扯着粗大的嗓门喊:“儿子,剪个寸头吧,保证好看!”

我一直认为,文章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从整体的布局到字句的推敲,从文章的立意到语言的运用,都需要打磨。这是对自己和读者负责,也是对文字的敬畏。我写出的文章,没有改上八九遍,是不会把它交出去的。它就像我即将出嫁的女儿,怎能不看了又看,打扮了又打扮呢?

我的小小说《想偷一本书》,入选了2017年甘肃省庆阳市和白银市的中考语文阅读题。至今,我的电脑里还保存着这篇文章的两个结尾。请看初稿:

可是,我看见大家玩手机、“刷微信”、聊八卦,就是没人能坐下来翻翻书、聊聊书讯。于是,我偷回家的书,像个老姑娘,没有了走出深闺的欲望。而我,再也没有轻易地送过一本书。

最终修改为:

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河岸上左冲右突地扑腾。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某天,我问一个朋友:“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读书?”朋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这个结尾被出题者设计了两道题目。可见,我的修改是有成效的。

再如我的散文《固执的父亲》,写好后总觉得少了一点味道。于是,我吃饭想,睡觉想,终于想到了三毛的那首老歌。我把歌词嵌入了结尾处,题目改成了“种春风的父亲”。很快,这篇文章在《散文选刊》《扬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收到样刊,我看着结尾,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父亲不是名义上的环保卫士,但他用自己的行动给了土壤本真的状态和蓬勃的生命。

春风习习中,我仿佛听见了三毛的那首老歌:“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 ”是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如此静好的生活,离不开无数个像父亲一样固执的人。他们的坚守,在我们的心田,种下桃李和春风。

总之,有了工匠精神,我们的文字才会像牛尾巴炖土豆,带着诱人的味道,让人赞不绝口。

文章不磨不成器

湛鹤霞

书法,讲究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写完后,发现有欠缺之处,如果加以修改,就会留下痕迹,就会破坏书法的美感。但写作恰恰相反,文章不磨不成器。

大凡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构思的时候,文思如泉涌,于是下笔如有神,一挥而就。写完后,自我感觉良好,拿给其他人看,结果很多时候,文章只是感动了自己,感动不了别人。张三看了,提出几条意见,李四看了,也说要修改。修改,再修改,改到最后,文章与初稿相差很远,甚至面目全非了。这个时候,拿修改稿和初稿对照,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见分晓了——修改稿精致、精彩很多!一般负责任的编辑老师,对作者的投稿,也是要修改加工的。有些作者很自负,投稿的时候,在文后附上一句“此稿不允许修改”,对于这类作者的文章,编辑会感到很棘手,甚至反感,发表的概率肯定是要大大降低的。

一部作品,反复修改,最后定型了,在正式出版前,通常还要开研讨会。研讨会,说通俗点,就是作品修改会、打磨会。用我的作品举个例子。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在《故事会》上发表。刊发之前,根据编辑老师的意见,我修改了很多次;过初审后,编辑再修改送二审、终审;然后根据终审意见继续修改、打磨。文章见刊后,我对比投稿时候的初稿,发现差别很大。

后来,我写的这个故事被改编成剧本——《水牯子》。改编的过程中,又修改了20余次,拍出来的电影作品与原故事比较,改动很大。电影成型后,2017年4月拿到美国休斯顿电影节参赛,获得了金雷米奖。按理来说,这部作品已经很完美了。但是,电影在云南首映时,又出现了问题:里面讲述的是一对老夫妻与一条水牛的故事。老夫妻靠种田为生。有一天,老婆婆病了,家中无钱治疗,老公公只好卖掉了犁田的水牛。但是,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老婆婆喂了三头大肥猪……于是有人质问:为什么不先卖掉肥猪,而要先卖牛呢?导演一拍脑门:对呀!导演承认自己缺乏农村生活经验,不懂猪的价值与牛的价值比。我举这个例,只是想说,好作品需要精雕细琢,需要反复打磨,否则可能会存在瑕疵。

说到打磨作品,还有个真实的例子——

湖南湘阴籍作家张一一,写了一本书叫《带三只眼看国人》。新书发行后,张一一感觉非常完美,于是他在微博里公开悬赏“一错千金”,即谁发现一个错误,奖励1001元。山西大学文学院有位较真的教授——白平——看到悬赏后,真这么干了。他认真地检查核对,结果从书中找出了172处错误。索要赏金17.2万元未果,他将张一一告上了法庭。即便不能说这172处错误都是确凿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有一小部分是不容置疑的。既然存在错误,还被人指出了,这部作品就不能算是精品。

写过很多文章,总之我不太相信“神来之笔”,而比较认同俄罗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说的一句话: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修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

结语:有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编者认为是有道理的。许多名家都很注重打磨、锤炼文章,更何况我们呢?当然,也有一些人写作时不假思索、一气呵成,比如唐朝的王勃写《滕王阁序》、捷克作家赫拉巴尔写《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等。但这样的事例毕竟罕见,而一般人的做法都是,先酝酿思路,趁热打铁把文章写出来,然后静下心,回头认真打磨。

打磨作品的过程,是自我诊断的过程,是锦上添花的过程,是不断提升自己写作水平的过程。当然,也是痛苦的过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开始动笔时,文气激荡,觉得有很多东西可写。等到写完了才发现,效果仅及预想的一半。)怎么办呢?只有像工匠那样,静下心来,完善自己的工艺,打磨自己的产品,直至其精致、完美。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作文中,相信我们的写作水平会越来越高,作品会越来越好。

王秋珍: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当代微篇小说作家协会理事,全国优秀作文指导老师,东阳市教坛新秀。有2500余篇文稿刊于《人民教育》《羊城晚报》等报刊。出版的图书有《巧克力》《棒棒糖》《两颗胡桃的爱》等9部。60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微篇小说佳作2015》《2015—2016最受中学生欢迎的佳作年选》等选本。40多篇文章入选各地语文试卷阅读题。指导学生发表作文1900余篇。

湛鹤霞: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湘阴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以小说 、剧本为主,有多部剧本被拍成电影。其担任编剧的电影《水牯子》,获得2017年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金雷米奖。其创作的歌词《爱在湖南》,在2017年唱响防汛大堤,被湖南潇湘电影频道指定为抗洪公益歌曲。

课间十分钟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老爸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老爸
工匠赞
这些老爸,“爸”气十足!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