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壮阔与淡泊

2018-01-03 07:24杜甫
初中生 2017年35期
关键词:沙鸥淡泊微风

杜甫

杜甫的壮阔与淡泊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的诗,气象万千,或雄浑壮阔,或朴拙厚重,或轻灵幽微,或深情厚意,或邈远淡泊,几乎是无所不有。这首《旅夜抒怀》,是他晚期的杰作,虽只有四联八句,却有百转千回之妙;每一句都恰到好处,令人赞叹不已。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53岁的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举家乘舟东去,经嘉州、榆州至忠州。此诗即是这一途中所作。此时的杜甫,心中不免茫然。未来在哪里?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他心里没有答案。他把此时的心情写入诗中,除了排解郁闷之气,更重要的,是要给自己某种希望。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既是写景,也是在写自己的心境。夜色里,岸边的细草在微风里摇曳,貌似安静,实则充满了不安。描写高高的桅杆与夜泊之船,他用了一个“独”字,虽然是写实——岸边只停着一艘船,但这个视角,还是暗示了作为观察者的诗人自身的孤独。能保护他的严武死了,成都的草堂也放弃了,举家迁往别处,前途未卜,他怎么能不孤独和不安呢?

在夜色里,他就这样思虑重重地在岸上走着,从低处慢慢地走到了高处。他抬头远望,“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个夜晚天气一定很好,天空明朗,所以才能清晰地看到星月之下,原野辽阔、大江奔流。看到此景,他的心胸不禁开阔了一些。在这一句中,“垂”和“涌”两字都用得极好,尤其是“涌”字,把江水的动态、月出的状貌以及他内心的激动合而为一了——江水在奔腾涌动,月光在奔腾涌动,而他的心也在奔腾涌动。他一定是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神秘而又阔大的力量,因而之前那种茫然、沮丧的心态瞬间被消解了。他激动起来——他不甘心,他愤愤然,可以说是发出了呐喊: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写诗作文章,就算是名满天下,又能怎么样呢?真名士,能是这样的么?作为一个志在安天下的文人,他要的不是文名,而是兼济天下的功名。做官就要做到老病难再有作为的时候,才能坦然退隐。而现在这样子,算什么呢?孤独、沮丧、茫然,又有什么用处呢?可是,不这样,还能怎样?有谁能懂他的心思,有谁能认识到他的价值?想想自己这老病之身,他在激愤之余,又难免怅然。

他绝望了么?想想自己带着家人乘船远行,无依无靠,去哪里不去哪里,其实都是无可无不可的。“飘飘何处似,天地一沙鸥。”他想起白天曾在船上看到的沙鸥,它就像一片树叶被江风吹着,在天空中飘飘荡荡,太轻了,太小了,太微不足道了,也太孤独了。但是,它又是自由自在的。他宦海沉浮几十载,经常寄人篱下,何曾有过这样自由自在的状态?真能这样,不也挺好么?既然如此,那就把一切烦扰心神的事都放下吧。

从细微到壮阔,又从壮阔到激动,再从激动转为淡泊,杜甫是在以诗安心。细草微风的岸上,星光临照的辽阔原野,映着月亮的奔流大江,飘飞天地间的孤单沙鸥,这四个耐人寻味而又独特的场景,是重叠并置的。仿佛四张透明的屏幕上同时放映着四个影像,它们融合在一起,又有着不同的层次,而心有不甘的激愤之声回荡其间,直至慢慢归于沉寂。要是从影像的角度来说,这首诗从特写开始,继而转为长镜头,再以蒙太奇的手法闪回插入新的也是最后的画面,从静到动,动极生静。虽只寥寥八句,却给人百转千回、荡气回肠之感。杜甫的诗艺,在这一首里达到了极致。

赵松:作家、评论家,辽宁抚顺人,现居上海。已出版小说、随笔集《抚顺故事集》(广东人民出版社)、《空隙》(上海人民出版社)、《细听鬼唱诗》(中州古籍出版社)、《积木书》(河南大学出版社)、《最好的旅行》(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猜你喜欢
沙鸥淡泊微风
淡泊,在风骨之内
沙鸥数点向青天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微风轻轻起
心随沙鸥飞何处?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杜小同作品
花底微风莫惊梦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