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方一凡
摘 要: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一跃步入了小康水平。而对于饮食的的要求也从最初的怎样吃的饱变成了怎样吃的好,现在人们不仅要求吃得好,更讲究饮食中的营养补充是否全面均衡。这样的变化是正向积极的 ,说明人们真正开始重视饮食生活的品质,而不是单纯追求味蕾刺激。同时也注意到了饮食对于身体健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想法值得鼓励,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学习过营养膳食的专业知识,所以许多人盲目听从所谓"专家"的建议,不仅没能调整饮食营养补充,还打乱了原本的饮食规律。也有一些人坚持生活中的"窍门",看不到其中的弊端,固化的思想最终带来身体健康的损害。本文将从生活中常见的营养饮食误区说起,以专业的理论知识为读者解决疑问,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营养膳食;饮食误区;身体健康
误区一:碳水化合物是肥胖的元凶
对身材的完美追求和对美好外形的向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投入到红红火火的减肥事业中。减少身体脂肪含量,使身体拥有更好的身体、精神状态,本来是一件正向积极地事情。但是不知什么时候起,因为人们过度推崇偏瘦型身材,为了增强减肥效果,一些人把矛头指向了碳水化合物,称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会让人发胖,一些常见的食物米饭、面食甚至马铃薯都被列入了减肥禁止名单。殊不知这是错误的,肥胖的直接原因是机体获取的能量过多但是消耗的不多,营养剩余堆积,而不是碳水化合物導致机体肥胖。事实上,相比于碳水化合物,脂肪才是造成营养物质堆积更应该注重的物质,一般来说,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往往有着很好的口感,不自觉就会让人多吃。更有相关实验证明,如果对动物饮食脂肪严格控制,那么很少会产生肥胖的脂肪模型。所以,碳水化合物是肥胖的元凶是明显错误的说法。
误区二:吃油要选择植物油,动物油容易让人生病
有传言说动物油比植物油更容易使人罹患血管类疾病,所以提倡用油选择“安全的”植物油。这种说法显然也存在错误。事实研究证明,相同质量的动植物油被人体获取之后所产生的热量并没有太大差异,区别在于动物油的组成成分中含有更多的饱和型脂肪酸,而这种物质能够结合血液中运输的胆固醇生成机体中的脂。随着脂类增多,在血管中逐渐累积最终会导致疾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即是这个机理。虽然如此,一味食用植物油也并非明智的选择,植物油与动物油不同,它更多地是含有不饱和性的脂肪酸,它的累积同样十分危险,往往生成过氧化脂,严重的会引发心梗或是脑血栓类疾病。所以,不管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没有完全没有弊端的事物,也就不需要对动植物油的分类抓住不放。同时摄入的含量也要讲求一个尺度,过多或者过少都是对健康的损害行为。
误区三:纯天然生长的食物就是完全无污染的
经济发展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对于人体的影响,所以开始寻求好的生活环境。同时环境污染带来的食品污染同样令人不安,另外一些不良经营者对于事物的特殊处理,也让人们更加推崇纯天然,无污染无添加的食品。这样的想法看似正确,其实对事物了解的不全面导致人们并不知道,其实天然植物中同样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植物在自然界中有着悠久的生长历史,它们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保护自身的方式一般是进化出锋利的“武器”,或者产生分泌一些对多数动物有害的物质,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都利用这一点,在细菌病毒污染肆虐的环境里来建立自身的防御抵抗能力。长期演化之后,植物体内自然地即拥有了有毒物质,如亚硝酸盐、有害酶类,以及生物碱等物质都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一位追捧纯天然食物是盲目的,强调纯天然食物的优点时也要顾及缺点,比如炒不熟的豆角不要吃。
误区四:吃素能让人延长寿命,所以坚持素食拒绝吃肉
社会进步,人们的物质条件也得到了满足提升,但是许多人不明白节制的重要性,过多的享受最终换来了疾病。尤其饮食方面,“富贵病”的患病数量增长迅速,我国逐渐成为了糖尿病、心血管类疾病的高发国家。也因为“富贵病”的原因,一些人开始宣扬素食的优越性。通过把素食和健康长寿相关联,来吸引人们接受素食思想,拒绝餐桌上的肉类。这样的行为,对于长期饮食不规律或是饮食过于腥腻的人群来说,起到的作用确实是积极正向的,但是力度难免过大。研究数据显示,人类机体的健康需要各种营养物质,除了植物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物质,同样需要蛋白质作为营养的供应成分。但是优质的蛋白质植物含量并不很高,反而肉类和动物产品中含量较多。所以长期素食,蛋白质的摄入量没有办法保证,长期持续会导致体内部分氨基酸的缺失,最终表现到外在的集体反应中,使身体健康与不健康的过渡阶段。
误区五:吃太咸的饭菜容易得病,所以做菜少放或不放盐
对于吃太咸会得病的观念,一直以来都存在于人们的认知当中。现阶段高血压和心脏类疾病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从中了解了高盐食物对身体的危害性。许多人因此选择不再吃咸的食物,做菜过程中也不加入盐作为调味料,认为这样就可以减少盐的摄入。却不知道,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是食盐中的钠元素,而钠元素在人们生活中存在途径有许多种,不放食盐也会有其他的调味品代替食盐补充钠元素,酱油、味精等,都可以达到此种效果。另外一些口感不咸的蔬菜也同样有很高的钠含量,它们中有一部分是海产品,一部分是胡萝卜、芹菜等常见蔬菜。虽然没有咸咸的口感,但是对于血压较高或是心脏存在问题的人来说,都不能过多食用,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结语
文中主要列举了常见饮食问题中的五个进行了分析纠正,分别是碳水化合的摄入、动植物油的区别、纯天然不代表无公害、素食与长寿关系等等。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我们保持良好身体状态和身体健康的主要方式。但是注意饮食营养的过程中,也要掌握一定营养知识,不要盲目听信,陷入饮食误区,这样才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饮食习惯,更好的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 曹峻. 科学饮食带你走出营养误区.2018-04
[2] 刘亚超;王静;李志芬. 浅谈日常饮食中的营养误区.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