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今青少年学生孝德知识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8-01-02 11:55洪礼维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3期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洪礼维

摘 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倡导孝德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青少年学生的孝德状况由孝德知识、孝德意识和孝德行为选择形成,而孝德知识具有基础性作用。当今青少年学生具有一些孝德历史知识,而现实孝德知识则普遍欠缺。必须通过孝德宣传教育等途径,以显著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孝德知识水平,加强其孝德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学生;孝德知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孝德问题富有意义。因此,我们开展了关于当今青少年学生孝德知识状况的调查。调查采取发放问卷和开座谈会的形式。分别选择一所城市小学、一所农村中学和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各一个班级发放问卷;两个月里,对大中小学生分别召开一次座谈会。小学班46人,中学班44人,大学班63人。发放问卷153份,回收有效答卷153份。大中小学组问卷既有共同内容,又有重要区别,相互补充,全面调查了当今青少年学生的孝德知识状况。

一、当今青少年学生在掌握孝德知识上所取得的成绩

1、中国历史上孝行人物比比皆是。当今青少年学生对其中突出者大都有所了解。在回答“以孝行闻名的中国历史人物”时,受访的中小学组正确选择了“董永”的占84%,而对秦始皇等政治、科学、文化类著名历史人物基本没有选择。

2、中华孝文化包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行故事。当今青少年学生对此有不少了解。受访的中学组回答是否知道“孟母三迁”和毛泽东回韶山恭敬拜谒父母坟墓的故事時,对前者选择“知道”的占86%,对后者选择“知道”的占52%。

3、中华孝德节日蕴含深刻而丰富的意义。当今青少年学生对之有所了解。受访的小学组指出清明节为扫墓祭祖的主要日子的占78%。

4、背诵孝德诗文,能培植孝德意识[1]。小学组正确填写《游子呤》诗句的高达96%。

二、当今青少年学生在掌握孝德知识上所存在的问题

1、当今青少年学生主要掌握作为一般历史文化的孝德知识,对比较专门的孝德知识则一般缺乏了解。在回答“以孝行闻名的中国历史人物”时,中小学组只有11%的正确选择 “黄庭坚”。中学组知道汉举孝廉和隋杨广杀害其父的故事的分别占34%和21%。

2、中国古代孝文化典籍,当今青少年学生大都缺乏了解。大中小学组只有24人知道作为中国封建孝德的总纲和理论基础、曾产生过极大历史影响的《孝经》的名称,占16%。

3、当今青少年学生的孝德现实知识贫乏。中小学组知道重阳节为“敬老日”的只占4%;小学组仅1人指出清明节是“法定节日”,占2%。在大中学组调查对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评选的了解和在中学组调查对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和法律条款的了解,结果是:不到9%的知道有此评选;高达41%的不知道我国有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和法律条款。

三、当今青少年学生在掌握孝德知识上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1、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激烈反对包括孝德在内的封建传统;但悠久的历史传统不会被简单破除[2]。孝德在当今中国仍有重要的影响力,如祭祖风俗和敬老孝亲观念等,形成青少年的道德文化和道德规范。

2、进入新时期,学校、社会冲破禁区,积极开展孝德教育并取得实效。在小学组调查学校、社会的教育内容。对学校教育,选择“珍惜自己生命、健康,不让父母担心”,“理解父母,热爱父母”和“热爱人民,报效祖国”,分别占61%、46%和63%;对社会教育,选择“取得好成绩,让父母受到社会尊重,感到光荣”和“珍惜他人和生物的生命,有爱心”,分别占40%和50%。

3、中国家庭没有中断地进行孝德教育。在小学组有20人选择“敬重长辈,回报父母”的家庭教育内容,占43%。

4、今天,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孝德教育的重要手段。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宣传孝德,一般浅显易懂,新颖多样,适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许多中华孝德知识得以艺术地感染青少年[3]。董永和黄庭坚两位著名的古代孝行人物在中小学生中的知名度所以有显著的差别,就是因为董永得到风行全国的黄梅戏《天仙配》的褒奖,而黄庭坚则没有得到多少媒体的颂扬。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孝德建设总的说来还是薄弱、零散的。家庭孝德教育仍然不足,对小学组调查“在家庭能否听到父母、亲戚讲中国的孝行故事”时,只有占2%的作肯定回答。通过座谈会知道,孝德历史知识的社会教育一般以少年儿童为对象,以浅显、趣味的孝德故事为主要内容,以正面宣介为主要手段,旨在表现一般中华传统文化,缺少宣扬孝德的严肃教育,缺乏从幼儿、少年到青年、成年的比较系统的孝德教育。

2、孝德建设缺乏理论指导,不能从理论上有说服力地阐释孝德。对古代孝德经典几乎不作介绍。

3、由于认识不足和组织不到位,致使孝德建设不深入,不广泛,社会影响不大。宣传、组织孝德活动的规模、声势小,没有制度化;敬老孝亲远未形成风气;现实孝德知识的宣教苍白,小学组只有15%的回答“听老师说了‘洪战辉感动中国的故事”。

四、努力增加当今青少年学生的孝德知识

孝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在古代有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在当代仍有其存续的理由,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今天,加强孝德建设尤其显得必要。而显著增加青少年学生的孝德知识特别是现实孝德知识则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首先,要从理论上搞清楚:孝德建设对于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存在着重要的作用;丰富的孝德知识是孝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种理论上的正确认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孝德建设和开展孝德知识的宣介。

其次,注重孝德知识传播的系统性和专门化。这类教育要从幼儿开始,青少年是重点,成年人也不例外,传扬古今中外有关孝德的人和事;反面的也要讲。把孝德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殊部分加以对待,作为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新的重要生长点加以看待,突出地宣讲孝德文化。

再次,加强家庭培育孝德的社会责任和能力。家庭在建设孝德中具有独特的不能替代的第一位责任,必须使之持续发挥。结合努力形成良好家风的持续活动,提高孝德水准的要求。对于家庭这类建设,社会要提供一些指导和督促。

最后,进一步淳化社会风气,加强制度建设,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推动孝德知识的传扬。

参考文献:

[1]臧知非.人伦本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陈一风.《孝经注疏》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3]宁业高等.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浅析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调查探讨四川省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论加强技工学校德育课中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