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2018-01-02 05:50林跃森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实施方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学

林跃森

【内容摘要】现阶段的高中学科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属于较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及生活环境逐渐被人们的生产生活所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融入环境教育不仅仅能丰富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们对于改善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责任感,还能帮助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过程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促进可持续发展及环保理念的发展。为了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笔者针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环境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及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环境教育 实施方式 教学效果

环境教育主要是指早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熟悉了解关于环境相关的内容及知识点,环境教育主要是围绕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及掌握自然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资源合理分配、自然保护、人类和谐发展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将环境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过程中去,不断丰富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责任心,促进了学生们综合素质及科学素养的形成。本次观察首先针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意义及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及方式。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存环境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资源短缺、空气、水源及土地污染事件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不断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及生存,现阶段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水资源匮乏、沙尘暴、污染扩散等现象及问题急需解决。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环境教育并不是地理课本知识的拓展及延伸,而是提高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有效保障,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课本进行深入挖掘及探究,融合地理知识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认清环境保护的意义,增强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2],提高学生们的责任心及综合素质。由于新课程改革相关教学理念及教学标准的提出,要求学生们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了解地球及环境的基本知识、掌握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们的全球环保意识,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显得更为重要。最后,在高中地理教學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主要是由于环境教育属于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教育现阶段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学习要求及必须引导学生们完成的学习任务,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是尤为必要的。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及如何实施环境教育

1.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分析

首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科学的环境道德观念,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学习及掌握保护自然环境的技能及责任感,要求学生们在全面掌握及熟悉地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较高的全球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能帮助学生们养成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及责任感[3],引导学生们正视环境问题。第二,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融入环境教育还能深化教育地理知识,环境教育体现了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的目标,能引导学生们更加亲近自然,充分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们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4]。

2.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环境教育相关内容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属于教学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场地,现阶段的高中地理课本及教材中蕴含着较多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内容,且地理知识点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深入研究及分析教材内的地理知识点,利用教材内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将环保理念纳入其中及时挖掘教学过程中蕴含的环境教育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学作用,实现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5]。如在进行《气候的形成与变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完相应的知识点后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日期来由于环境破坏及资源浪费导致的温室效应图片、视频等进行观看,观看后引导学生们联想环境破坏后温室效应与天气变化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们深入环境问题进行思考,从思考的过程中认识到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

(2)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不断创新及优化地理教学方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专业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及要求实施多元化的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们传播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实施内容丰富的环境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水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等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并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之间进行选择、重组及优化,

形成完善及科学的教学体系[6],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们的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目标。

(3)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们的环保行为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融入环境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们的保护环境责任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们开展相应的关于“环境教育”主题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们在课外利用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组织及开展相应的活动,促进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真正意识上的责任感及环保意识[7]。如教师可以在世界环境保护日(每年的6月5日)、世界地球日(每年的4月22日)、世界森林日(每年的3月21日)等时间内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学会什么叫真正的环保,向学生们宣传及推广环保知识及理念,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保护学习氛围,在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及组织学生们参与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们在郊区种植树木、带领学生们至户外进行道路清洁,制作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及海报等,提高学生们的实践环保意识及能力,促进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提高学生们地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环境教育相关内容、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不断创新及优化地理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们的环保行为等途径及教学措施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教育水平,促进学生们环保意识及责任感的提高,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日后的环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本云.论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6,13(62):125.

[2]张晓蕾.论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6,20(35):132.

[3]张晓伟.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策略[J].教育,2016,33(3):00116.

[4]杨琴.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软件:电子版,2014,15(3):211-212.

[5]陈国先.试论如何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J].学周刊,2014,36(16):119.

[6]黄开军.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地图技能[J].好家长,2017,41(47):212.

[7]李杨.试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26(6).37-38.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南侨中学)

猜你喜欢
实施方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学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频率效应在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