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
摘要: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历史专题复习中,让历史知识可视化,有效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并在制图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历史专题
从2011年开始,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教材的教学模式,把高中历史新课程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以25个专题模块、中外史混编的模式呈现。这种新课程设置的专题模块,改革了以往初中和高中知识重复的问题,但造成了现实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不便。这种设计要求高中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对历史有一个整体和时序上的认识,否则这种专题式内容就会造成时序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也容易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混乱,导致学生整理知识时普遍感觉无从下手。同时,这种模块排列与高考突出综合能力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不难发现,试题比较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相关知识的考查,而在高三历史的专题复习课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Tony Buzan是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他发现,人脑对图片信息的接受能力远远高于对文字信息的接受能力。Tony Buzan认为,思维导图是用画图的方式画出自己的思想,把要学习的主题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以此为节点,放射状画出多条曲线。这样,思维就经过了发散、扩大,主题就与众多关键词构成了一张知识网络,文字形态的知识就能以图像形式表达,从而创设知识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对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之后再通过知识的发散性,将思维导图进行充实,使得知识变得可视化。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减轻了学生的笔记压力,同时达到了在一轮复习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储备量和学科能力改善和提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对历史知识点自由组合或建构,树立全局的观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突出的色彩、符号及空间感等元素可视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左右脑,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能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和优势。
那么,如何有效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呢?下面以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例:在专题中让学生使用这三个关键词:“西方”“演变”“政治制度”进行发散性思维,然后引出次关键词古希腊、罗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再由关键词政治制度引出次关键词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等,
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将传统枯燥的记笔记转变为发散性思维的思考,使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识记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及知识应用能力。可见,思维导图在历史专题复习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即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找到好的记忆方法和思维拓展的方式。
但是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果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对知识点没有理解,就会导致学生课后不知道怎么整理笔记,不知道怎样进行专题复习。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要求比较严格,导致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动手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有效可行的教学辅助手段,如何有效的使其应用在高三专题复习的课堂,是一个长期探索、总结、再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2]闫守轩.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J].教育科学,2016,(3).
(作者單位:江西省德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