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
摘 要:目前的语文识字课堂,多数教师注重对汉字识字方法的指导和识字量的积累,却忽视了对汉字文化认识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汉字文化内涵,注重分析汉字字义、字形、发展,才能让学生在他们迈向语文世界时,多一份对语文的深情热爱和对汉字文化的深刻解读,也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识字;字形;字义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的识字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集中识字、随文识字、注音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语文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识字方法,依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但我们在现实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只重视识字量的积累和识字方法的传授,却忽视了汉字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忽略了对学生文字底蕴感知能力的培养,少了一份识字教学的乐趣与深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文字体系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其创造的词汇使得文明能世代传承,也能让我们详尽地记录生活、表达和传递情感。同时,汉字结构也体现出汉民族对世界的认知、看待世界的模式。独特的文化解读功能也使得汉字成为一座恢宏的历史博物馆。小学识字教学是学生接触汉字、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文化的窗口,教学中在强调识记方法、重视识记量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字形、字义、字能,让学生从一接触到汉字时,就在内心播种下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种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在重视方法的同时更应着眼于汉字文化内涵的解读,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对识字教学中重视文化内涵的教学路径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一、追根溯源,分析字形
汉字最初完全是人们根据对事物形态的模仿和对事物意义的理解而创造的,其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社会生活样貌。因此,汉字是绘图顯意的形义文字,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很深的造字理据,从中也可以窥视当时社会的原形。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说明古代人在以形显义、创造汉字时,总是取自己最熟悉、最贴近的形体。包括后来的字形的发展演变,也是建立在时代的需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的基础上。
尤其是低年级识字以象形字、会意字为主。象形字简单、直观地表达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文字学家唐兰先生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如“人”字,甲骨文像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形。“山”,在甲骨文中是对山峰形态的描绘。“女”字,甲骨文像一个反束着胳膊跪着的人形,可以窥见当时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低的。“子”,在甲骨文中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两脚被被子包裹起来而手伸出来的样子。而从、众、木、林这些字全部是会意字,根据其形态的推测,传达内涵。低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重视汉字字形分析不仅是深入了解汉字文化的第一步,也是变机械记忆为意义识记的途径之一。
在学生接触汉字学习时就应有意识地激发其对中国汉字字形分析的兴趣。有趣的字形构成不仅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汉字的演变,避免机械记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自主识字,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由浅入深,分析字义
汉字的意义是汉字的生命,缺乏意义的识字教学会逐渐变得枯燥而没有情趣,干瘪而没有文化的厚重;而胡乱赋予意义则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造成学生使用语言的态度不严谨、不科学。这些态度都将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汉字是因义构形的文字,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汉字一直坚持着表意的原则。汉字字形的分析也是为了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同时,对于汉字字义的正确分析全是建立在字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的。汉字不仅是一种符号,中国文字的奇妙孕育造就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精微独到。对汉字字义的诠释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由于汉字记录汉语的特殊性,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了上风,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但是,无论怎样变迁,基本的词素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对于汉语来说,字的意义明晰了,用这个字构成的词的意义就明确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字义,把握汉字造字以及演变的内涵。
三、正视发展、传承和更新
汉字外形由甲骨文演变为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其趋势是由稳定到变动,由繁复到简易,它融汇了古人生活的哲学和智慧,顺应着生活的需要和变迁。同时,汉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一种载体,在人与人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汉字字义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很多字在发展的过程中脱离了原义,演变出很多完全不同的意义,甚至很多新的字词被不断地创造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引导,正视这种变迁,既要把握汉字的本意,也要明白这些演变的意义是汉字发展变化的结果,应正确对待。
识字是学生打开语文世界的钥匙,这扇门是否被学生积极主动地推开,决定了门外的风景。语文教师应把深厚的文化底蕴浇筑于自己的心中,传输到学生的心里,在他们迈向语文世界时,多一份对语文的深情热爱和对汉字文化内涵的深刻解读。
参考文献:
温儒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N].中国教育报,2012-9-3.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