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轩梅
摘 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走进了课堂。但在课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误入歧途的现象。很多人被这些貌似高大上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反而忽视课堂上一些“本”“真”的东西。因而,主要论述“对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简单的PPT课件到微课、慕课,无不见证着信息技术的强大力量。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地运用呢?这个问题不禁引发笔者的思考。
笔者觉得应当寻找信息技术的正确打开方式,只有合理且高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初中英语课堂才能实现课堂目标。正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指出的:“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初中英语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这就对英语课堂提出了新要求即合理、创造性地创设英语课堂资源。
那么,如何正确打开信息技术这个“魔盒”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对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一、固本溯源,本末相顺
现今课堂在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得了一种大病,这种病叫“本末倒置”。宋代大儒陆九渊在《与曾敬之》信中说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说事情都有本有末,没听过根本壮盛而枝节末端不茂盛的事。也就是说初中英语课堂要先确定本与末,本末没有倒置,初中英语这一棵大树自然枝繁叶茂。
那么,什么是初中英语课堂的本与末呢?笔者觉得初中英语课堂内容是“本”,而信息技术运用的图片、视频、特效、课件等这些形式都是“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内容和形式”的论述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有些课堂之上大量充斥着图片、视频、动画等,反而忽视了这一堂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有些人说是为了激趣或创设情景,但是学生对这些课件、视频都应接不暇,更不必说提高教学效果了。比如,笔者曾经听一位老师上八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1 Section A”这节公开课,上课老师先用一段3分钟英语小故事的视频导入新课,接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以“How is he/she feeling?”设计了happy,sad,angry,disappointed四个场景,场景中有图片也有音频,后面又有听力、课文对话视频。笔者感觉这一堂课成为图片、视频、音频等展示课。这种课堂看似如何光鲜、漂亮,其实质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
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不能滥用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始终要注意课堂的本与末,始终贯彻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服务的辅助手段之一的理念。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运用过程中要学会固本溯源,本末相顺,这才是其正确的打开方式。
二、去偽存真,返璞归真
唐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写道:“实由主义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人,翕然尊古,有周风雅,再阐今日。”意思是说表面看似华丽的东西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的,我们应当除掉虚假的、无用的东西,留下真实的、有用的东西。现今有些课堂已经误入歧途、病入膏盲,有不少老师认为给课堂穿上华丽衣裳就是一堂好课,甚至于有些人认为上课没有运用多媒体就是死守传统、不懂得变革。这些想法都是“伪”的东西,假的终究是假的。
用貌似高大上的东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运用。表面上整个课堂搞得五彩缤纷、轰轰烈烈,学生也都活跃参与,但是只要仔细地观察就可以发现,这种假的课堂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更不用说什么教学效果了。笔者曾听“Unit 4 Our World Topic 3 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这节县级公开课。上课老师把课件制作的极为华丽,不仅有图片、动画,还有《猫和老鼠》等视频,老师花大量的时间来展示这些内容,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结果45分钟的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之,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注重实用性、适用性原则,要去伪存真,返璞归真,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三、关注学情,注重互动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堂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实现这一总体目标,首先要关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信息技术是为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提供帮助的工具与手段之一,并不是课堂的全部。所以,信息技术在运用时关注学情,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
总之,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运用过程中,要寻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信息技术要固本溯源,去伪存真,关注学情,注重互动,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