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兰
摘 要:高效课堂是当下语文课程改革领域的一个热议话题,打造高效课堂对于全面增强语文教育活力具有积极意义。优化课堂模式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现提出如下建议:调整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习兴趣;挖掘教学资源,巩固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堂模式;高效课堂
有效性教学的缺失已经成为抑制高中语文育人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及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下诸位语文教师都在关注的议题。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唤醒,将学生地位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效课堂的打造应当紧密联系生本教学理念,精心优化课堂模式。接下来,本人就结合个人的相关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课堂高效课堂建设的基本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一、调整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多从正字正音开始,然后分析文章段落,最后归纳作品主旨。这种“套路”难免让学生反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组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努力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教学活动中,最终推动高效课堂的生成。
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从正文引导学生对白居易的这首诗歌进行鉴赏,还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这首诗歌前面的序,思考小序中的“京都”对于解读作者的人生境遇以及琵琶女天涯沦落之恨的重要意义。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因为从上课开始他们就只关注正文,很少去考虑为什么教材要把序也编入本课。等我正式提出这个问题,他们的思维很快就活跃起来,积极展开了思考。每个人都结合自己阅读诗歌的体验发表了个性化见解,不同观点的碰撞过程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也随之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问题与诗歌的主题密切相关,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学生对作者的个人遭遇以及作品主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习兴趣
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激发他爱好学问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之际,教他以研究学问的各种方法。”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不断营造亮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传统的“粉笔+黑板”式教学显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有必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美好情感。
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时,我先在教室里面的投影设备上播放了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第1集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请学生注意留心林黛玉每一步的行踪,感受贾府的环境以及主要人物形象。视频导入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人都被这段视频唤起了观剧体验,纷纷发表对《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的看法。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我抽取几名同学回答刚刚提出的问题,出乎人意料的是学生的完成度都很高,这也为下一步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挖掘教学资源,巩固教学效果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课程,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语文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徜徉在文化的长河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在高效课堂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教材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拓展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必修四《雷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戏剧这种文学体裁非常感兴趣,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本课教学结束之后,我还特意在班级里面开展了一次传统戏剧知识讲座,为学生普及了一些优秀戏剧作品选段供其鉴赏。通过对经典剧目的赏析,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进一步提高,还有很多人主动要求自己来表演一下这些经典剧目。我则推荐了几部老舍、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要求学生课下阅读,学生充分领略到戏剧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高效课堂应当是效果高、效率高、效益高的结合体,组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既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结果,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质量,全方位、多角度地衡量课堂教学的得失之处,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效课堂建设目标。当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高效课堂的打造充满了挑战。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对高效课堂建设的理论探索以及实践研究,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巴桑卓玛.浅谈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中学时代,2012(4):123-124.
[2]张兆年.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求知导刊,2015(2):90-91.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