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孝的教学设计

2018-01-02 01:06陈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论语教学设计

陈佳

内容摘要:论是历史或现实,都不乏孝顺父母的例子。子女孝一孝,父母十年少。《论语》,不仅能帮助我们“孝”起来,让爸妈开心地笑起来,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的气质涵养、道德修养和理想信仰得到提升。本文通过三个步骤来详细阐述如何上好这篇课文。

关键词:《论语》 论孝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论语》论孝五则,熟读成诵。

2.借助注释梳理五则的含义,解读“孝”的多重内涵。

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悟“孝”,学会感恩父母。

4.激发学习《论语》的兴趣,进而深入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激趣导入: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如今,孔子学院已经遍布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可见孔子的影响力之大,孔子究竟是何许人也?《论语》是怎样的一部著作。

2.请学生谈谈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

明确: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天纵之圣”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论语》是四书之一。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等方面,教导世人潜心为学,立身行孝,治理天下。2014年3月25日,《论语》当选“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

3.我们在初一学过孔子的《<论语>十二章》,你们是否还记得?

4.出示《<论语>十二章》,学生齐读。

5.过渡: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仅仅十二则,就告诉了我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道理。当然,孔子的智慧远不止这些。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天下后,声称要以 “孝”治天下,之后他的宰相赵普提出:“半部《论语》治天下。” 对于我们来说,治天下为时尚早,但《论语》中的孝,却可以治我们的心。

二、且行且孝

1.启思:何为孝?

2.请学生谈对“孝”的理解。

3.出示: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孝,子承老也。”“老”代表双亲;“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就是孝”,蕴含着感恩、报恩之意。 在孔子的众多有价值的儒家思想中,“孝”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据统计,《论语》中共出现“孝”字17次,谈到“亲”没谈到“孝”但与“孝”密切相关的有5处,虽没出现“孝”或出现“亲”,但与“孝”有关的有8处。这些内容涉及《论语》20章中的10章。

4.过渡:孝,在古代对于人品评定、官员任免,具有一票否决权,朝廷实行“以孝治天下”,编印“二十四孝图”,为著名孝子立牌坊,甚至把孝当作一条法律,把不孝子孙押赴刑场。在《论语》中,涉及孝内容的有二十多处,其中“学而”、“为政”两篇就有十一处,足见孝的重要性。那么,具体是怎樣论述的呢?

(一)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1.学生齐读。

2.共同翻译。提示:“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言而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如果这些都做到了之后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孔子告诉我们,我们出生以后的第一个角色是儿女。做儿女的本分就是应该孝顺父母。然后我们渐渐长大,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谨慎守信,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有了为人处事修养后,我们可以读书学习,因为圣贤的智慧就隐藏于此。

3.正如《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见,孝悌是最为重要的。

4.熟读成诵。

5.过渡:既然百善孝为先,那孔子所说的孝又是什么呢?

(二)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1.学生齐读。

2.结合注释共同翻译。提示:“父母唯其疾之忧”有多种含义,得到公认较多的是:子女如果能做到只要父母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就算孝了。根据《左传》的记载,孟武伯骄奢淫逸,所以闯了不少祸,孔子因材施教,婉言劝告他不要干坏事,父母只要担心他的疾病就足矣。

3.熟读成诵。

4.活动:耳提面命

(1)师:如今,父母对子女之忧有很多,特别是妈妈,总是对我们唠唠叨叨,一千个不放心。请在学案空白处写上妈妈的唠叨,越多越好。

(2)请学生念给大家听。

(3)是啊,妈妈的唠叨就像你们所说的这么平凡朴实却饱含深情。有人根据妈妈平时常对孩子说的话,创作了一首《唠叨之歌》,咱们一起来听听,看看这位妈妈都唠叨些什么。

(4)播放《唠叨之歌》。

5.过渡:视频中看似啰嗦霸道的唠叨中蕴藏了深深的爱,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请看孔子如何启发子夏。

(三)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1.学生齐读。

2.结合注释共同翻译。提示: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要尽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子夏和前面的孟武伯不同,他是孔子门下最杰出的十位弟子之一,所以供奉父母的礼节不成问题,孔子唯恐他对父母的孝心不够诚恳,所以用这话来警示弟子。

3.熟读成诵。

4.过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可能会犯错,这种情况下,更是色难。且看下一则。

(四)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1.学生齐读。

2.结合注释共同翻译。

3.在《弟子规》中也有类似的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又将这一思想扩大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咱们这学期刚学过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熟读成诵。

5.讨论:孔子认为即使父母有过,不接受子女的规劝,子女也要恭顺他们。你怎么看?

6.过渡: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婉言相劝,言之有理,还是会得到父母的认可。万一不能,也无须大吵大闹,还是要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谈。绝对服从不可以,那就应该在规劝的态度和方法上下工夫。如果明知不妥,仅仅为了行所谓的孝而依从父母,未必是真孝。说起真孝,你对父母了解多少?看看孔子怎么说?

(五)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則以惧。”(《里仁》)

1.学生齐读。

2.结合注释共同翻译。提示: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应该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3.熟读成诵。

4.小调查:多少人知道父母的生日?为他们做过什么吗?

5.过渡:知道父母的生日同学很少,为他们的年岁增长或喜或惧的更是少之又少,但爸爸妈妈一天天老了,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6.播放视频:《时间都去哪儿了》。

7.“时间都去哪儿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爸爸妈妈就是这样一直默默地爱着我们。如果你想尽一点孝心,不妨尝试做一件事,用一张便利贴写下爸爸妈妈为你做过的事情,贴在显眼的地方,比如冰箱门上。一个星期后,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爸爸妈妈和不一样的自己。

三、举一反三

1.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有关于孝顺父母的故事,你能说几个吗?

预设:两个故事。

(1)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勇敢、孝顺闻名。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2)田世国换肾救母

山东汉子田世国在瞒着母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母亲。手术很成功,但老母亲至今不知道捐肾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上海中山医院接受的几百例捐肾手术中,子女给父母捐肾的这是唯一一例,多数都是父母给子女肾脏。

2.总结:无论是历史或现实,都不乏孝顺父母的例子。子女孝一孝,父母十年少。《论语》,不仅能帮助我们“孝”起来,让爸妈开心地笑起来,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的气质涵养、道德修养和理想信仰得到提升。如果你想拥有厚实的文化知识,不俗的谈吐举止,健康的生活态度,雅致的审美情趣,就大声地——读读《论语》吧!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论语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