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书明,李 果,王 玲
(1.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2.新郑市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1100;3.郑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某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丁书明1,李 果2,王 玲3
(1.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2.新郑市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1100;3.郑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目的:通过分析某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了解大学生目前的身体健康情况,为今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我国2014年修订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对1135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质指数(BMI)分布:平均值20.9士2.9,消瘦(15.8%)、正常(71.4%)、超重(9.9%)、肥胖(2.9%).体质测试不及格比例分别为:800 米跑(34.6%)、立定跳远(24.7%)、仰卧起坐(32.0%).结论:消瘦和肥胖是影响大学生身体体质的不良因素.
大学生;体质指数;体能素质
人类健康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1].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是其今后能够胜任将要承担社会工作的基础.为确保大学生体质健康,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14年进行了修订[2],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查,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通过对该群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体质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为增强大学生体质提供理论依据.
某高校医学院2014、2015、2016级护理学本科班1135名学生,年龄17-22岁.
身体素质测量项目包括:BMI、身体脂肪率、80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
身高体重以远燕牌身高体重计进行测量,根据结果计算BMI.体脂肪率通过身体脂肪测量器(型号:HBF-371,欧姆龙)测定.BMI<18.5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0-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体脂肪率<20%为低,20%-29.9%为正常,30%-34.9%偏高,体脂肪率≥35%为高.
体质指标的测量由学校体育教师协助进行,对学生统一进行测量.
在数据录入前,对体质测试数据进行最后审核,最终数据均采取双人双机录入,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检验水准均以P<0.05为判断标准.
BMI平均值20.9士2.9,超重和肥胖者分别为112和34人,占总人数的9.9%和2.9%,
身体脂肪率正常者930人,占总人数的81.9%;偏高和高者分别为108和2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9.6% 和1.9%;较低者75人,占总人数的6.6%.
2.3.1 体质测试现状
表1 体质测试成绩描述 n(%)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参照大学组女生标准将体质测试成绩分为四个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800米跑”不及格有392人(34.6%);“立定跳远”不及格有281人(24.7%);“仰卧起坐”不及格有363(占总人数的32.0%),成绩分布详见表1.
2.3.2 BMI与800米跑相关性分析
800米跑成绩得分,消瘦学生为55.7±19.8,正常BMI学生为65.9±17.4,超重学生为 56.1±14.5,肥胖学生为54.2±15.3.将达标优秀与良好者并入及格者中,进行χ2分析,消瘦人群与正常人群800米跑不及格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14,P<0.05),超重与正常 BMI学生 800 米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6,P=0.009),肥胖与正常BMI学生800米跑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0,P=0.017).
2.3.3 BMI与立定跳远相关性分析
立定跳远成绩得分,消瘦学生为56.1±21.3,正常BMI学生为77.6±14.0,超重学生为62.8±14.7,肥胖学生为62.8±14.7.将达标优秀与良好者并入及格者中,进行χ2分析,消瘦学生与正常BMI立定跳远不及格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88,P<0.05),超重学生与正常 BMI学生立定跳远不及格率无统计学意义(χ2=4.560,P=0.068),肥胖学生与正常BMI学生立定跳远不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0,P=0.011).
2.3.4 BMI与仰卧起坐相关性分析
仰卧起坐成绩得分,消瘦学生为60.1±16.4,正常BMI学生为为69.2±14.5,超重学生为65.4±15.1,肥胖学生为59.3±13.9.将达标优秀与良好者并入及格者中,进行χ2分析,消瘦学生与正常BMI仰卧起坐不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40,P<0.05),超重学生与正常BMI学生仰卧起坐不及格率无统计学意义(χ2=3.560,P=0.088),肥胖人群与正常BMI学生仰卧起坐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85,P<0.005).
调查显示有近两成的学生体重消瘦,一成的学生在超重以上,低于孙昌军等[3]的研究结果,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并不高,但女生营养不良和低体重占有一定比例,可能与女同学爱美,不吃晚餐,追求身材完美有关.而低体重会造成营养不良性疾病,对学生身体健康发育产生影响.
人体脂肪与体重的百分比是体脂肪率,也是判断肥胖的重要标准.调查显示:体脂肪率较低者有6.6%,偏高者有9.6%,较高者有11.9%,身体脂肪率与BMI比较有一定的差异.真正的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过多.BMI正常,体脂肪率可能偏高.因此,在今后营养教育过程中应评价学生综合体能素质,并将其纳入学生卫生保健工作,鼓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均衡营养,约束自己的不良膳食行为,并且通过多种渠道科学减肥.
身体体质是否健康,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但是后天营养素摄入均衡和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改变先天的不足.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立定跳远”测试成绩不及格,有近四成同学“800米跑”“仰卧起坐”测试成绩不及格,与徐振华[4]的研究结果相似.该群体学生身体素质差.建议根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现状,结合该校实际,制定科学训练方案,全校动员,开展有针对性体育运动项目,采用多种自主选课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是消瘦和肥胖.在消瘦、肥胖、正常三类群体的大学生中,BMI正常人群与消瘦、肥胖群体差异显著,总体上消瘦和肥胖者其运动能力稍差.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膳食是保证人类体质健康的前提[5].建议学校正确引导,加强营养知识普及,同时结合体育课教学,尽量开设以提高身体素质锻炼的课程,促进学生自我锻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习惯.
〔1〕段国军.大学生体质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2017(03):177-78.
〔2〕吕立,李卫国,边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实施效果评析——以广东高校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02):4-8.
〔3〕孙昌军,李思民,高红为.BMI指数与大学生体质测试指标相关分析——以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为例[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111-116.
〔4〕徐振华.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与探讨[J].榆林学院学报,2017(02):104-106.
〔5〕杨明飞,关会敏,陈仪坤等.贵阳市高校部分大学生营养KAP调查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09):87-89.
G804
A
1673-260X(2017)12-0128-02
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