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林,胡 瑞,丁建茗,陈 曙
(安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由明代江右建之旴(今江西南城)人王文谟汇编而成的《济世碎金方》(下简作“金方”),是我国现知存世最早的一部很有特色的走方医之医方书。该书自万历甲午年(1594)由闽建书林陈静宇积善堂刊刻之后,未有翻刻本。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书在国内失传而独存于日本。国家中医研究院于2002年将其复制回国,201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整理者郑金生先生,是中医古籍文献的行家里手,故整理本堪称精当。但由于初涉研究的缘故,其中对有些疑难字词,尤其是对音近同俗写字的认识似尚存可议之处。笔者曾在安庆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以《日本回归医〈济世碎金方〉疑难字词考辨》为题进行校考,后又有发现,今以再考为续进行讨论。
本文讨论体式一如前文,即先引《金方》原文及校注,然后提行以“按”字标出笔者考释之意。为方便读者覆按引文,下文凡引《金方》者皆用页码如“P××”标明出处。
按:此校因不明“旋”义而“存疑”,同时也将句子断错了。其实,此“旋”乃“镟”之记音俗写字。“镟”即温酒器。《六书故·地理一》:“镟,酒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与洎者也。”《篇海类编·珍宝类·金部》:“镟,酒镟。”清《钦定音韵述微》卷六:“镟,圆垆也。旋之汤中以温酒。又今谓铜锡器之受馔者曰镟。”《元史·舆服志一》:“酒器许用银壶、瓶、台、盏、盂、镟,余并禁止。”以“旋”指“镟”的现象在元明通俗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元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吃酒处就与他绰旋提觥。”“旋”“觥”平列,并指酒器。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自家是这同乐院卖酒的。我烧的这旋锅儿热,看有甚么人来。”《水浒全传》第四回:“那汉子手里拿着一个旋子,唱着上来。”又第二十八回:“摆下几般菜蔬,又是一大旋酒,一大盘煎肉,一碗鱼羹,一大碗饭。”《金方》“先将皂角三两煎水三酒旋候冷”的正确断句应作“先将皂角三两,煎水三酒旋,候冷”,“三酒旋”指煎水的量。
按:“俱”乃“拘”的同音俗写字。相同例亦见于《金方》第396页:“用蛇床子,不俱多少,煎水洗至三五次,以净腥为度。”又明朱《普济方》卷二百四十七:“右用荆芥穗,不俱多少,新瓦上焙为末,每服二钱,以热酒下,即散。”
按:“轧”与“漆”,无论从字形音义哪方面看都不可致误。此“轧”乃“”形近之俗体。《龙龛手鉴·车部》:“,音讫。”“讫()”近代汉语读溪纽齐微韵,“漆”读清纽齐微韵,溪清相转,齐微齐微叠韵,有成俗写字的语音条件。依俗写规律,其成俗机制当是,“”与“漆”读音近同,“”声符“乞”与“乙”声近同。而“乙”在古人笔下又常与“”混同不别。书手将“”俗作“轧”而与读作“yà”音之“轧”形成同形字关系。
按:释字作“虻”,是。但原字不是“蜟”,而是“虻”之俗字“”的形近误识,亦即“蝱”之俗写,而“蝱”同“虻”。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十七:“虻,音盲。字亦作蝱。”《正字通·虫部》:“,俗蝱字。”《圆觉经》:“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唐卢仝《自咏三首》之二:“蚊当家口,草石是亲情。”《说文·部》:“蝱,啮人飞虫。”《集韵·庚韵》:“虻”,同“蝱”。《类篇·虫部》:“虻,啮人飞虫。”字又俗作“”,《玉篇·部》:“蝱,俗作。”
按:“由”乃“犹”之同音俗写,自古而然,不存在“音同之误”。清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一:“由,同犹。”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二:“由,与犹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由,与犹同。”《荀子·富国》:“由将不足以免之。”杨倞注:“由,与犹同。”《墨子·兼爱下》:“为彼者由为己也。”毕沅校注:“由,同犹。”《史记·李斯列传》:“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骚除,足以来诸侯,成帝业。”王念孙杂志:“由,与犹同。”《孟子·公孙丑下》:“王由足用为善。”杨伯峻注:“由,同犹。”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所重者,奈俺哥哥由来未表,适来恁地把人奚落。”凌景埏注:“由未表,犹有不明。”皆其证。
按:对“照”在具体语境中的语意解说,可从。但从释语“用药燃烧”、“局部熏灼”、“灸焫”等看,这种“大包围”的释义做法则表明校注者并未明了“照”的确切意义,因而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其实,此“照”乃“灼”的音近同俗写字。《广韵·笑韵》“照”,同“炤”。《说文·火部》“照”朱骏声通训定声:“字亦作炤。”《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杨倞注:“炤与照同。”而“炤”又同“灼”。《集韵·药韵》:“炤,通作灼。”《说文·火部》:“灼,灸也。”又“灸,灼也。”王筠句读:“引申之,以火艾灼病曰灸。”《楚辞·七谏·怨世》:“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誉。”王逸注:“灼,灸也。”“病重照一七即好”,即病重灼一七即好,也就是病重灸七天就好了。
按:从“疑”字可知,校者对“占”与“贴”、“沾”字际关系并不清晰。其实,从古汉语角度说,此“占”是“黏”或“粘”的记音俗写字;从现代汉语说,此“占”用同现代汉语的“贴”,而与“沾”无关。
在古汉语中表“粘贴”义的字是“黏”或“粘”。《说文·黍部》:“黏,相箸也。从黍,占声。”桂馥义证:“《一切经音义》七:‘糊物相箸曰黏也。’《三苍》:‘黏,合也。’”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古法用楮树汁、飞面、白芨末调合如糊,以之黏接纸缝,永不脱解,过如胶漆之坚。”《玉篇·米部》:“粘,与黏同。”《集韵·盐韵》:“黏,《说文》:‘相箸也。’或从米。”“黏”、“粘”为异体关系。而“贴”本义为“典押”。《说文·贝部》:“贴,以物为质也。”《玉篇·贝部》:“贴,以物质钱。”《说文新附》:“贴,以物为质也。从贝,占声。”在语言运用中,有用“贴”表“粘贴”义的。如《水浒全传》第二十八回:“(武松)再带行枷,依旧贴了封皮。”但那是有本字不用的同音俗写。直到现代汉语中,“贴”才被作为“粘贴”义正字而与“粘”义近同。《现代汉语词典》:“贴: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2]1356至于“沾”,本古河流名。源出山西省壶关县南赵掌尖老山南麓,东流入河南省,至鹤壁市西注入淇水。《说文·水部》:“沾,水出壶关,东入淇。一曰沾,益也。从水占声。”后因“沾”与“粘”同声符读音近同的缘故而借用指“粘”的“因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义[2]1710。陈毅《赣南游击词》:“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是其例。《金方》“治水湿疔疮,橙子叶火内煨熟,用小便拖过占上”,是说将在火中煨熟的橙子叶在小便中拖过后粘贴在水湿疔疮上。因其是古代汉语,故此“占”的确注只能与“粘”相关,而与“贴”、“沾”无涉。
按:此“影”是“瘿”的音近同俗写,而非“膨”字之误。这只要把《金方》前已出的同病同方但方名有异的文字转录于此进行比较就可明白。第370页:“疗瘿散,海螵蛸、海带、海桐皮、海、海布各五钱洗净,海蛤四两包煨,海马炒、海燕各二对,醋煅。已上八味,通炒为细末,每仰卧,挑一匙于舌下含化,甚效。切忌生冷茶盐。”据此,还可知“专治男、妇诸般气、膨大如球者”之“气”后顿号亦当删,使句子作“专治男、妇诸般气影(瘿)大如球者”。同代人龚居中《内科百效全书》卷六《瘿瘤》下方名为“八海散”之文字与“风消散”方完全相同,亦其力证。
按:“军”乃“均”之音近同俗写字。“均姜”本指均州出产的姜。然由于“军”“均”近代汉语皆读见纽真文韵,故医家常以“军”通“均”。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明朱《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七、明薛已《薛氏医案》卷十二卷六十八、明汪机《外科理例·附方》、清喻昌《医门法律》卷八各1例;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卷六十七2例、卷一百二十5例、卷一百一十八1例,清《御纂医宗金鉴》卷六十二2例、卷九十1例。又明高濂《遵生八牋》卷十八亦有用例。可见,有明一代人们用“军”表“均”非“音之误”,而是时代共识。
按:校者从文意感到此“须”与“虽”相关,但从注语犹豫于“虽”、“当”而不能决于一,和“然据方言,恐为‘虽’之音误”看,其并没弄懂此“须”的真正使用范围和意义,因而有再讨论的必要。《汉语方言大词典》:“须:〈连〉虽。古方言。《搜神记》:‘太子须死,犹可治之。’《敦煌变文·宴子赋》:‘梧桐树须大里空虚,井水须深里无鱼。’”[3]4287此或是注语所据,然《汉语方言大词典》这个说法是存在疑问处的。所谓方言,指在共时情况下,与通用语存在差异的地域性或行业性语言现象。某个在某地域或某行业流行使用的词语,当它在未进入通用语被社会广泛认同之前,相对于通用语,这个词语就是方言。而当连词“虽”讲的“须”不仅明代时是通用语词,而且在《汉语方言大词典》“须”义项“〈连〉虽”之所引书证《敦煌变文·宴子赋》时就是通用语,也就是说拿《敦煌变文》作“古方言”的例句欠确切。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须,犹虽也。”例引唐人王维《燕支行》、李商隐《中元作》、钱起《江行》、王建《昭应官舍》、元稹《酬乐天得微之通州事》、杜牧《李甘》、曹松《送僧入蜀过夏》、《敦煌变文·宴子赋》等,并及宋元时期书证十四例[4],就是明证。下面再补录几则未见于《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书证。《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园须即好,葱蒜极多,臭秽动天。”宋辛弃疾《卜算子·饮酒成病》:“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八十余年入涅盘。”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这一双鹘鸰眼,须看了可憎底千万,兀底般媚眼儿不曾见。”由上可见,明人所用表“虽”之“须”决非方言词。
“须”为何可用作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虽”呢?我们认为它是连词“虽”的近音借字。汉字是表意字,一般说来表示具体事物的字,多可通过词语所反映的事物事理而构形,副词、连词因意义抽象无法直接为其造专字而多为假借。《说文·虫部》:“虽,似蜥蜴而大,从虫,唯声。”本为虫名专字,假借而成为表让步连词的“虽”。《书·召诰》:“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又借用作后来才用“须”表示的副词“本、本来”。《汉语大词典》:“虽:通‘须’。副词,本,本来。”[5]6865说是。“虽”古音读心纽微韵,“须”读心纽侯韵,心心双声,微侯均为阴声韵可通转。“虽”因与“须”音近同而可通“须”表“本、本来”义,反之,“须”因与“虽”音近同而可通“虽”表“虽然”义,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金方》第551页:“半夏、浮萍加一倍,九升水煮不须添,温温慢火熬干净,雨下凭君到处穿。校注:须:原作‘虽’。本书常将‘须’‘虽’混用,据文义改。”此校亦为不明“须”、“虽”关系之误校。此亦可作我们上说之内证。
按:“需”与“尿(溺)”或“便”字形相去甚远,难以致误。其实,此“需”乃“溺”的同义换读俗写字。《集韵·换韵》:“,《说文》:‘弱也。’亦作需。”《易大过》“刚过而中”三国魏王弼注“拯弱兴衰。”陆德明释文:“弱,本亦作溺。”“需”“弱”同义,“弱”“溺”同音义,而以“需”指“溺”。
按:“摧”于此不误,不必校作“推”。《说文·手部》:“摧,挤也。一曰挏也。”徐锴系传:“挏,推动也。”《广雅·释诂三》:“摧,推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唐·吕温《送段秀才归澧州》:“摧贤路已隔,赈乏力不任。”梁启超《复段芝泉执政论宪法起草会事》:“今兹议制新宪,能否以原定程序而通过而成立且勿论,成立后将来能否不见摧翻更勿论。”由上可见,从汉代至民初,人们一直以“摧”表“推”义,明人使用怎会是误字呢?“摧”直到现代汉语才失去表“推”的义项,今人为古书作校,不可以今律古。
又:“押”乃“挟”音近俗写,义为“辅”。
按:《奇疾方》作“脆碎”,是。但本书原文无“碎”亦不误:“脆碎”为同义连语并表“脆”义,而“脆”单用义亦如此。《玉篇·肉部》:“脃”同“脆”。《汉语大字典·肉部》:“脃:同‘脆’。”《说文·肉部》:“脃,小易断也。”《慧琳音义》卷六十二:“脆危”注引《字统》云:“脆,肉易断也。”左思《魏都赋》“禀质脆”李善注引《说文》“脆,少易断。”《汉语大字典·肉部》:“脆:容易折断或容易破碎。”皆可证。又,明朱《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五:“治玉茎硬不痿,精流无歇,时时如针状,捏之则脆,乃为肾满漏疾。”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注疏》卷九:“夏子益《奇疾方》:治玉茎不痿,精滑无歇,时时如针刺,捏之则脆,此名肾漏。”亦其证。
又及:第二个逗号应点在“歇”后“时”前,使“时时”连用以表“一直”义,不然,句欠通顺。
按:“五灵脂”指寒号鸟粪,在古代文献中字多如此。但明人则多作“五灵芝”,朱《普济方》卷六十九、卷二百四十七、高濂《遵生八》卷十八、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十二、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八十三等均作“五灵芝”。可见,在明代,“五灵芝”为通用字。从语音说,“脂”“芝”近代汉语均读照纽支思韵,双声叠韵,即依本书校注体例“通假字一般不加改动”自律,是可视为音近同俗写字而不必改。
按:校注者在面对多种异文而不便选择情况下,将其录下交由读者进行思考选择,这无疑是一种严谨态度。但一般读者于此还是难以作出符合文意的选择的,故我们于此试提供一种说法供大家参考。我们认为:“钱”当是“线”的同声符之俗写字,言毛发如铜线(硬)。与《怪症奇方》“发如铜铁丝硬”、《奇疾方》“毛发起如铜铁”,表意近同:都是从“毛发”的硬度来说的,而非讲其形态。同语意的说法在元明人那里并不鲜见: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十作“毛发如铜銕”(《说文·金部》:“铁,黑金也。銕,古文铁。”)、明朱《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五作“毛发起如铜铁”、明江瓘《名医类案》卷七作“发如铜铁丝硬”、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注疏》卷三作“毛发如铜铁”,都是用比喻手法来表达“毛发”的硬度。
按:此校或以为“便”为动词于此不妥而删之,误。其实,此“便”乃名词“尿”。“糟粕出前窍,便溺出后窍”是个工对句,前句“糟粕”为同义连语,并指屎便。与“糟粕”对文的“便溺”亦当为同义连语,并指尿便。“便”可泛指屎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杨千总》:“冠盖在途,但偶见一人遗便路侧。”也可专指小便即尿。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越王因拜:‘请尝大王之溲以决吉凶’,即以手取其便与恶而尝之。”“便”“恶”平列为义。“恶”指粪。《汉书·武五子传》:“陛下左侧谗人众多,如是青蝇恶矣。”颜师古注:“恶,矢也。”而与“恶”为平列关系的“便”即尿。《后汉书·张湛传》:“湛至朝堂,遗失溲便,因自陈疾笃,不能复任朝事,遂罢之。”“遗失溲便”亦为平列结构,“失”即“矢”=屎=粪,“便”指尿。皆可证。明江瓘《名医类案》卷十:“糟粕出前窍,尿溺出后窍。”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卷十四:“糟粕出前窍,便溺出后窍。”当是直接的力证。
按:此注近是而不确。其实,此“纛”为“毒”的同音俗写字,亦即训诂学所说的同音借字,义即“毒杀”。“纛”以“毒”为声符,而“毒”又可通“纛”。宋罗泌《路史·疏仡纪》:“故五旗五麾六毒,而制其阵。”“毒”指大旗,即“纛”。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两员将各自寻门路,整彪躯轮巨毒。”“巨毒”指大旗。“毒”有毒杀义,《山海经·中山经》:“(朝歌之山)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通“毒”之“纛”自然亦可用作“毒杀”义。
按:此校注亦近是而不确。“泌”,现代汉语字作“滗”。《现代汉语词典》:“滗: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药汤|把汤~出去。”[2]76而“溢”则为充满而流出。二字义大不相同,同一语境中的同一“陂”怎会同时表“泌”、“溢”二义呢?其实,“陂”乃“泌”的近音俗写。《灵枢经》卷四:“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又及:“陂去水干,干以砒砒末之食即死”拗口,据文意,当删去“水”后“干”,并在“食”前用逗号断句,作:“陂去水,干以砒末之,食即死”,句言将浸胀后的饭滗去水,(滗)干后用砒细未拌之,老鼠食了即死。
按:以“剩余的残渣”释此“脚”,似是而实非。“剩余的残渣”指在使用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余渣。但从文意为细末状赤砒拌浸胀过滗去水的饭看,并不存在所谓“剩余的残渣”义。其实,此“脚”指与用来制作“赤砒”的烧炼矿石交接处的杂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用来制药的“边脚(今作“边角”)”石。因“边脚石”为石料,质硬而鼠不吃。
按:此注不确。其实,“酒娘”即今人所说的醪糟,也就是带糟的甜米酒。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有卖浆者,连糟而啜之,即余地之酒酿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西录》:“其烧酒未蒸者,为酒娘儿,饮之鲜美。”明汤显祖《牡丹亭·诇药》:“翦裁寸方,烧灰酒娘,敲开齿缝把些儿放。”徐方朔等校注:“酒娘:甜米酒。”《现代汉语词典》:“酒酿:江米酒。”又“江米酒:糯米加曲酿造的食品,甘甜,酒味淡。也叫酒酿、醪糟。”[2]731《中医辞海》:“酒酿:为糯米和酒曲酿成的酵酒。”[6]皆可证。
按:“须秇之学”,言必须有射准靶子的学问(技术)。此“秇”其实是“艺(繁体作“藝”)”的俗体,又是“臬”的同音俗写。《集韵·祭韵》:“艺,《说文》:‘种也。’古作秇。”《管子·臣乘马》:“阴冻释而执秇,百日不执秇。”《汉语大字典》:“艺:通‘臬(niè)’。射击的目标。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臬古假艺为之。’《左传·文公六年》:‘陈之艺极,引之表仪。’杜预注:‘艺,准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择肉后发,先中命处,弦矢分,艺殪仆。’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射准的曰艺。’”“射准的曰艺”,盖由古之“六艺”而来。“六艺”中有“射”一技,人只有射中目标(的)才算达“艺”,故“艺”也就有了“射准的”之义。如此作解,既有训诂依据,又与文意切贴。
按:说“北势”为“比势”,近是。但不是“之误”,而是“比试”的近同音俗写。“比试”多指比武方面的彼此较量高低。“势”近代汉语读审纽齐微韵,“试”读审纽支思韵,音近同,有俗写的语音条件。而“北”上古音读帮纽职韵,“比”读帮纽脂韵,帮帮双声,职(入)脂(阴)阴入对转;到近代汉语,二字均演变为帮纽齐微韵,双声叠韵,故从上古到近代“比”“北”读音均近同。“比”“北”音近同可通,还可从其为异体字关系得以证明。《群经字诂·诗二》:“邶,亦作。”“北”、“比”为同词字声符。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邶”。黄焯校汇:“钞作。”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卷八:“豳秦之外,王化之所不及,民俗之所不通,固不得系之列国以与、鄘、曹、桧等。”此“”即邶。《广韵·至韵》:“,恶米。又鲁东郊地名。《说文》作‘’。”皆其证。《敦煌俗字典》第14页收有“辈”一异体“”,字上与其同页所收“(背)”上同。而《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居士便以身疾,广博解说,令其人,生厌舍心。”《汉语大字典》第3750页释其为“‘(辈)’的讹字”,当是不明其为读音近同的异体字所致。亦是例。
按:“骨”乃“滑”字同音俗写。《说文·水部》:“滑,从水骨声。”《释名·释形体》:“骨,滑也。”王先谦疏证补引王启原曰:“骨、滑声义相同。”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