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方法探讨

2018-01-01 22:52徐士芳
关键词: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毕 胜, 帅 煜, 韩 枫, 徐士芳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引言

在当前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高校学生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落实教育部41号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好学生党建及学生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是摆在高校学工人员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任务,教育部41号文件第三条明确规定: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高校学生工作既有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生组织工作、党建工作,还有学风班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工作。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党员是全体学生中较为优秀的群体,党建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是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有效的方法,对于推动整个学生工作的开展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的作用

个性化教育就是教育者承认学生在社会背景、智能背景、态度价值、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的前提下,做到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1]

高校学生工作中,学生党建工作是重中之重,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学生工作的领导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队伍的中坚力量,通过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2]将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与高校党建工作以及日常学生工作相结合,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和培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也赋予了学生工作更高层次上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学工人员更好地处理学生问题,打开学生工作新局面。因此,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就是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通过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的理论学习、先进思想的把握和实践[2],最大程度上推进学生工作的开展。

1.以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为先导促进学生工作有效开展

学生工作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工作,而学生党员在思想觉悟、文化学习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是优于普通同学的,他们思想上进、学习优异、活动积极,且学生党员大部分是学生干部,他们承担着大量的学生组织管理工作[2]。如果以大学生党建工作和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为先导,率先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理论素质强、文化功底扎实、社会实践丰富的党员同学,并动员他们在班内带领和服务其他普通同学,建立互帮互助小组,积极投身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去,通过评比和考核,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广泛宣传优秀党员事迹,将有利于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2.以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打开大学生成长成才新局面

党建工作既是学生工作中的核心,也要与其他学生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把学生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优势作用。大学生党员既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具有榜样示范作用,也是学生中的活跃分子,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共同成长;大学生党员既具备老师所不能替代的朋辈因子,也是老师最得力的助手和帮手,只有把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充分利用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优势,采取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才能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才能把所有同学指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能打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局面。

3.以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为载体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和管理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开会、说教等层面,要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寻找新的载体。学生工作平台多,开展的活动多样,如果以具体的学生工作为党建活动载体,采取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将更有利于支部的建设和管理。如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可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引领学生党员率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由学生党员在具体的学习和工作中影响其他同学;以大学生社团、组织、班级为工作载体,要求学生党员主动承担工作任务,担任组织内主要干部,可以在具体的工作中直接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指导,进而有利于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

二、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方法分析

总体思路:围绕学生工作抓党建,大学生党员发展中采用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各个方面的带头、模范作用,以党建工作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开展。

1.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上应根据不同层次和时间,采取分层次、早动员、早培养

(1)大学生党员的分层次教育和培养。针对大学生党员在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教育培养和要求不同,因此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上应采取分层次培养方式,即针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采取不同的教育和培养方式。首先遴选学生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分子,通过党课学习等平台培养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然后,通过党小组学习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经过一年以上的教育和培养,将表现较好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为发展对象,使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支部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加强教育和培养,按时参加党支部的学习和讨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对积极工作、表现较好的预备党员及时转正;加大学生正式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表率作用。

(2)早动员、早培养。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年龄偏小、思想不成熟、可塑性大的特点,学生党建工作应立足于早动员与早培养紧密结合,将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心前移。即在学生一入学,就进行入党的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军训是新生入学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大学生活的开端,也是学生实现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转轨的重要时期,此时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思想上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再加上军训这种特殊的气氛感染,学生的上进心和政治热情都比较高,这时候的教育对学生来讲,印象深刻,意义深远。各党支部应不失时机地安排入党系列教育活动,介绍学校党组织设置、往届学生的入党情况,激发他们的入党愿望,为他们要求进步指明努力方向和方法途径。例如,可以精心组织“如何写入党申请书”专题讲座,由军训教官现身说法,辅导员因势利导,利用军训间隙有意识地开展入党讨论,强化入党的启蒙教育。

在培养上,各党支部可实施“党员联系班级制”。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学习小组,把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编入其中,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按照专业对口原则,支部为班级学习小组指派一名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工党员担任联系人,联系人根据要求,尽早建立学习小组成员档案,及时安排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入党愿望和动机,指导小组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时事政治的学习讨论,有效地实现早培养、早教育。

通过早动员、早培养,可提高新生入学思想政治意识,可提升新生入党积极性,可端正新生入党动机,为今后提升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2.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上应根据不同活动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

大学校园,学生组织是大学生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最能够施展学生党员才华,发挥引领作用的舞台。把学生组织与党支部进行接洽融合,利用组织活动,如志愿者工作、社会实践、技能竞赛等,号召学生党员带头,引领普通同学参与,共同组队,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受益,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既增加了党员教育机会,也引领了普通同学。

(1)对大学生党员在班级建设中的要求。在早动员、早培养的模式下,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应不在少数,辅导员应鼓励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参与班级干部的竞聘,主动承担学生干部职责,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同时要引导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树立“党员是永不卸职的学生干部”的思想,积极参加班级、系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做遵守校纪校规的模范。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履行职责,主动配合班委工作,参与班级事务,以互相监督提醒的方式共同做好班级工作。提高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 对大学生党员在宿舍管理中的要求。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最外露的所在。辅导员应尽量在每个宿舍安排党员、预备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寝室长,带头和监督同学遵守宿舍管理规定,加强宿舍安全与卫生管理,并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树立党员形象。

(3) 对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社团中的要求。除班级和宿舍两个最基础的学生组织外,应鼓励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到各院系学生会及学校各社团、志愿者服务队等学生组织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基础是融入学生组织工作。鼓励班级内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广泛参与班级管理、宿舍管理、学生会管理、社团管理等。就好比各级学生组织是一面墙,学生是其中的一块块砖,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就应该作为连接这些墙的水泥,让各级学生组织这面墙更牢固、更团结、更坚强,从而促进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3.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应与团建工作相融合,丰富团建工作内涵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党员发展实际,学生入学后第一次党员发展在二年级下学期,三年级基本处于顶岗实习阶段,鉴于学生预备党员在校时间短、发展人数少的前提,班级无法建立学生党支部,故党建工作与团建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不言而喻[3]。以党建带团建,党员与广大青年团员一起学习和实践,既让党员学会服务,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也可以让党建工作拥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和服务平台。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党员教育融入团课。基层团组织作为党组织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团组织要通过团课、主题团日活动等把党的新思想带到青年团员中,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要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学习、带头学习,形成团支部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党员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各党支部应充分调动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暑假和寒假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的积极性。将理论学习融入到社会实践中。

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核心是融入团支部建设工作。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作为学生,其日常学习、生活和主要工作是在基层团组织中完成的[3]。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其重视在团组织中作用的发挥尤其重要。各支部应依托高校团组织的“三会一课两制”,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鼓励班级内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广泛参与团支部建设工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应该作为思想教育的承重墙,让基层团组织更牢固、更团结、更坚强,从而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4.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应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

在学生中发展党员的目的是要通过组织发展,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学生工作融入党员教育和培养。高校学生工作主要涵盖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学生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社会实践等方面[4],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不仅仅要求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要做思想的先锋,更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做学习的先锋、文明的先锋、行为的先锋、创新的先锋。通过学生党员先锋形象的树立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营造一种“以先锋形象示范同学,以精神实质带动同学”的氛围,真正实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从而切实加强和推进学生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

具体做法:一是抓住学生管理工作的薄弱点,落实党员责任区。根据学生工作实际,晚归及夜不归宿管理是学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各支部应充分发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的作用,在管好自己的同时,监督、带动其他同学。二是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帮扶制度。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学生的经济基础、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等参差不齐,出现了经济困难生、学习基础较差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学生等。各党支部根据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各自优势制定帮扶,比如: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帮助特困生寻找勤工助学岗位,有的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补习功课,有的帮助自卑学生树立信心等。三是广泛开展先锋工程系列活动,包括“党旗在我心”党日活动、特殊党费捐助、学雷锋活动日、“节约水资源、保护母亲河”活动、“义务植树”活动、“美化校园”活动等。

(2)班级对标管理融入党员培养和发展。除了团组织“推优”制度和学生个体成绩及素质认证分数外,应将班级对标制度与党员的培养和发展有机结合。

(3)学生干部培训与党员培训相融合。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团课、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学生干部培训等主题鲜明的培训和学习,应扩大参与面,丰富培训内容,健全培训机制。

5.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应建立工作计划、总结、思想汇报、考核制度

为确保学生党建工作取得实效,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应在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和班级建立学习小组的前提下,建立党建工作计划、总结、思想汇报、考核制度,根据不同的个体分别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1) 工作计划制度。每学期开学初,支部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根据个人的特点,布置相关任务,将班级工作、寝室安全工作、社团工作、晚归、帮扶等工作具体安排到人,并在学期中监督工作的落实。

(2)工作总结制度。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每学期要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做工作总结,找出工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

(3)思想汇报制度。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要按时提交自己的思想汇报,剖析自己,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学生中更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考核制度。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考核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可以从学生参加学习、各项活动、承担的工作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为学生组织发展和培养教育提供相应依据。

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从新生入校至毕业,入党教育贯穿其中,制度相融为保障,组织相融为基础,党团相融为核心。要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时时有党员标准,处处有模范带头,通过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相结合,利用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4],以带动整个学生工作的全面开展。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