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淑梅
(通化县果松镇学校 吉林通化 134103)
欣赏是开启孩子心灵宝藏的金钥匙,无数事例、经验证实了这一点。作为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教师,在每一次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每一位学生的缺点,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一个充满宽容、和谐和鼓励的学习氛围,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少一点指责,更多的是欣赏;让所有学生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向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
我看过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里面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育学认为表扬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学生如果经常得到别人的称赞,他就会时时感到愉快和喜悦。孩子是这样的,我们大人也是这样的。每一次的表扬就如同和煦的阳光,能使濒于枯萎的小树苗重现生机,能使你的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学生如果喜欢某一学科并对其产生兴趣,或者说喜欢某一学科的老师,其实都是和这个学科的老师平时的夸奖、表扬密不可分的。还记得刚接初二地理课时的那一幕:上课铃声响过,桌面上依然摆放着上堂课的学习用品,喝水的、腮帮子里鼓着的,没有一点学习氛围。也许频繁的更换老师已经使他们麻木了。站在讲台上的我,镇定自若地说:“上课”。反复的“上课”,直到全班“站如松”。此时的我,心里早已绷紧了弦。如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是摆在眼前的磐石。在板书的过程中,我故意将黑板的三分之一留出,写满的黑板擦了又写,那三分之一始终没动。这时候有的同学再也沉不住气了,问我为什么不在空白处板书。我笑了笑,首先肯定了这些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提问。接着我告诉他们,那片天地留给他们自己,学生们此时更加疑惑了。我卖了个关子,表情神秘地告诉他们“认真听完课就知道了。”也许是出于好奇,不爱学习的几个同学也认真听起来。快下课的时候,我让每个学生到预留的三分之一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收获:“今天我认识了一位新老师”“我知道了什么是经纬线”“开学以来最紧张的一堂课”“这堂课是我听得最认真的一次”……我在前面大大的写上了“欣赏”,结尾写上“实话”四个红字。就在铃声即将响起的时候,我留下这样一句话:“我喜欢讲实话的人,喜欢和你们打交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将那三分之一的黑板留给学生们发挥。比如:好作品的展示,进步的展示,总之一切可以让我们师生共同欣赏,共同学习的材料。短短的两个星期,我已经成了学生的大朋友,学生的地理成绩也进步的很快。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多一点自信,就会多一份成功,切记:“孩子的自信是学好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赏识教育,要清楚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人,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尤为重要。有的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粗暴行为对待学生,践踏学生人格的事件也偶有发生,往往还都“罩”着“恨铁不成钢”的“真实的谎言”。看到学生成绩不好,或者犯了点什么错误,就着急发火,就忘了学生也有自尊,不分青红皂白加以责备,其实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学生犯点错误完全可以理解,“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原谅呢?自尊心源自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的赞扬和鼓励、赞许与肯定可能会久记在心,有时老师一句称赞的话,甚至可能改变一个人。小迪是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可以说是从小见到地理就头疼。自上初二以来,我担任她的地理老师。由于她的基础很差,逻辑思维不清楚,几节“地理”课下来,她仍然思维混乱。看着她地理图册书写的过程,我给她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笔迹工整优美,如果能够做到不懂就问,这道题就是最完美的了。”她看到后,很激动,从此上地理课时非常认真,图册都努力完成得最好,并且开始爱上了地理。一学期下来,她的成绩由原来的50分进步到76分。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学生对于教师给予他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多年来的工作中,深深感受到对学生的每一次教育教学中的欣赏都会作为一种外在的、积极的强化手段,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也激发了学生那种强烈的进取心,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教育法宝。自信能使人转败为胜,把弱点转化为力量,欣赏能让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互相促进,在学习与生活的道路上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