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忠
(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山西 忻州 036200)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系统内的全面推广,转变固有思维,加强思想教育,培养综合型职业人才,开始成为激荡高职教育生态的全新发展观。而在立德、改革理念的导引之下,高职院校内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需要摈弃重技能培训、轻思想教育的旧有观念,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价值、时代意义,逐步建立专项化、独立化的管理机制,依照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受教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去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强化道德素养培育、专业技能锻炼之间的联动性,拓宽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空间,为社会培育、输送具有高尚道德素质与过硬职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持续的调整、改良以及创新过程之中,完成从整体发展思路到具体运营机制的全面改革,由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深推广、高职教育系统全面鼎新的协同双赢。
我国传统教育历来讲求德才协同、格物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汲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养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立德、改革的重要教育观,强调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塑造健康的价值观,保持探索热情、创造活力,才能实现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承,从而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系统内的践行,正是基于重视道德素养教育、培育综合型人才的发展目标。[1]而以立德、改革理念为核心参照,强调德育对塑造健康人格、提高人文修养的增益作用,确立与时俱进、探索革新的动态发展观。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精神诱导,而是逐步与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相融合,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推动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开放式、多元化发展。
转变相对单一的发展观念,寻求办学制度与教学模式的同步鼎新,是近年来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调。为了引导高职教育的长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应当注重立德、改革,同时兼顾德行培养、改革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赢得主动权优势。而在高职院校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通过思维拓展、精神诱导,扩大先进教育发展观的辐射力、影响力,凝聚师生群体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激发自身的责任感与奋斗感。得益于立德、改革理念的驱动,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导向,将注重德行培育、持续推进管理与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不断完善道德育人、创新变革、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理念,持续优化德能兼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实现德才交互、工学结合、学练同步,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符合时代要求、推动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2]
时代环境的巨变,社会发展的革新,行业竞争的加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教育以培养职业人才为核心目标,更加需要认清当今趋势、确立具备前瞻性的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改革理念,正是从正视时代发展趋势、赢得竞争主动权的长远角度出发,要求职业教育系统应当培养出道德品行高尚、职业塑造出众的综合型人才。[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系统内的导入,则是为了通过精神层面的感染、带动,来促进高职院校注重德、才培育的相同步。而在立德、改革理念的导引之下,高职院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切入点,逐步强化道德培养、鼓励创新意识,使受教群体能够充分适应日益严峻的行业竞争环境,寻求更能契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岗位,并通过道德自律砥砺自我、创新求变提升能力去尝试自主创业。这就能够让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不再局限于道德观念培养、思想诱导,而是能够实现德才培育协同一致,更加贴近社会、时代的发展实际。
相对特殊的行业属性、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要以应用性、针对性、实用性作为发展立足点。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大扩招力度,寻求多元化转型的背景之下,当前国内高职教育则逐渐偏离了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中心、兼顾商业与社会效益的发展路线,开始将吸引社会投资、体现商业化运营作为了优先考量。这就让原本相对纯粹的教育发展观,愈发显现出求利为先、牟利为重的趋向。而官本位思想、利己主义等意识观念的长期存在,又让行政权力过度干预了高职院校的学术自由,导致学术研究倾向于保守、僵化,普遍以行政意志为参照,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学术应有的原创性、突破性。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内的践行,不少相关的领导层、管理层,都将之视作上级摊派的行政任务,缺乏全面的理解、清晰的规划,并未形成科学的统筹、管理机制,当然也难以产生应有的激励、带动效应。
在强调技能、技术培训优先的高职教育系统之中,思想教育长期处在被视作教学陪衬品的尴尬境地,受关注程度、师资配给额度等都低于其他专业课程。而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课程则成为了最为主要的传播与推广的载体。在专业课程排课率、测试达优率、就业创业率等考评指标的重压之下,挤占其他学科课时、加强巩固练习、应对各类考核,就成为了必然。而原本就未得到重视的思想政治课程,当然也成为了挤占对象。首先是总课时偏少,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差距很大;其次,单节排课时间跨度较大,缺乏连续性、稳定性;第三,课时空间容易被其他学科挤压。缺乏有利的发展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思政教育课程的有序开展、长效推进,导致其对高职教育调整、变革的推动作用大打折扣。
与高职院校负责专业技能、技术课程的教师相比,思政教师往往缺乏应有的职业认同、身份自信,认为自身所处的位置无足轻重。这与固有发展观制约、领导重视度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在这一背景之下,有相当一部分思政教师,或多或少存在敷衍、应付的消极情绪,认为价值观教学就是解释相关概念、原理,圈划考试重点,应对上级检查,是高职教育的点缀品。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时,也普遍会采取相对单一、生硬的讲授方式,以求最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在不少受教群体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课程本身就侧重理论阐释、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自身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相关教师又倾向于淡化正向价值观内涵、去传播庸俗关系学,带有较强的说教意味、情绪宣泄目的,导致课程氛围乏味、枯燥,自然也难以激发受教群体的学习、探究积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件。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与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程同等重要的学科。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都存在重技能培训、轻思想教育的发展偏差,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因此,在立德、改革理念的指导下,需要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体性、独立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阐释、精准解析,重新梳理思政教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明确以德育人、创新成才的教育观。[4]通过参照立德、改革理念的核心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具体化、通俗化、多元化,注重探究思维拓展、课堂氛围调节、师生实时互动以及课上课下反馈,逐步调动受教群体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致、探究积极性,使主动预习、相互交流、彼此促进成为一种学习自觉,为塑造、巩固高职院校受教群体的正确价值观,打下坚实基础。
在经济下行态势日益显现、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之下,仍然填鸭式地输出职业人才,忽视对于受教群体的道德素养、创新意识的培育,则很容易在教育层面出现德、才失衡与脱节,难以令职业人才有效适应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无疑与高职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学习、解读立德与改革理念,去针对性地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划思路,确立以德为基、求变求新、德才同步的教育理念,重视道德素养、创新意识对于塑造健康人格、激发创造潜能的关键作用,着力培育出具有完备的德行素养、突出的创新思维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的综合型职业人才。[5]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完善现有的发展观念,探索更为新颖、高效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能够推而广之的运作模式,为整个高职教育系统提供充分借鉴,带动整个行业实现深度变革。
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对接行业用人需求,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突破口。在网络化时代全面确立的当下,高职院校也应当与时俱进,了解新时期发展潮流,审视多元化思潮所引发的意识转变,引导受教群体强化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考虑到网络文化对于受教群体的影响,高职院校则需要适时构建主题鲜明的互联网互动社区。以立德、改革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聚合官方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时下流行度最广的新兴媒体,形成立体化的互动板块,引入更具机动性、契合受教群体现实需求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持续更新互动社区现有的展示界面、链接模块以及交流方式,注重营造兼具视觉观感、文化特色以及实用价值的社区氛围,吸引受教群体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题讨论、辨析以及传播活动中。
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单纯依靠校方进行理论讲授、行为诱导,缺乏社会锻炼、家庭配合,并不能真正帮助受教群体形成科学、积极的价值观念。所以,应当寻求院校、社会以及家庭三方之间的联动协作,建立彼此联结、相互促进的合作机制,在立德、改革理念的引导之下,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探索更为高效的推广模式。结合当前青少年群体自身差异化更为明显的心理特征、发展要求,逐步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力的责任教育模式,通过召开动员会、强化与家长群体的联系与交流,完善校内课程教学,并深化与社会第三方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共同为高职院校受教群体,营造充满责任意识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学习与成长环境。[6]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受教群体的道德修养水平,增强其创新开拓意识,促使其以正确的道德观、创新的发展观,去激励自我、督促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