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友,邱 婷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近年来,建设特色小城镇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它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种现实途径。目前,河南省特色小城镇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从深层次上来看,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是制约河南省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特色小城镇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乃至引领作用,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培育和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特色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
目前,对于小城镇的界定,学术界的观点并不统一。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小城镇是“介于设市城市与农村居民点之间的过渡性居民点;其基本主体是建制镇;也可视需要适当上下延伸(上至20万人口以下的设市城市,下至集镇)。”[1](p7)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来源于浙江,它是指具有鲜明特色产业的一定范围的区域,当时更多地是从产业经济方面去界定和使用这一概念的。2016年,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特色小镇名单,这标志着特色小镇已经从地方探索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推动。特色小城镇以基本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它具有产业特色鲜明、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适度的特点。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特色小城镇与特色小镇在概念内涵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国家已公布的特色小镇大都以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划单元——建制镇为建设载体,使用特色小城镇更符合研究需要和实际情况。因此,本文是在同一个概念范畴内使用这两个概念的,而主要采用“特色小城镇”这一提法,少数地方使用“特色小镇”是为了忠于原参考文献。
特色小城镇的生态发展,是其自身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在生态文明视阈下,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实际,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建设,使特色小城镇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最终实现特色小城镇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特色小城镇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生态文明是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其一,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指向,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因此,特色小城镇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推动载体,也必然走向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其二,生态文明具有协调区域内人、自然、社会等基本要素关系的功能,这就决定了它是包含以特色小城镇为全新发展模式的城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既要立足于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又要着眼于特色小城镇发展的未来。另一方面,特色小城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2](P33)的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小城镇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进而言之,特色小城镇不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培育和建设特色小城镇的实践中,必将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其次,特色小城镇的现状决定了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一方面,从生态文明角度来看,特色小城镇存在着“先天性”短板。河南省已公布的15个特色小城镇基本上都是从原有建制镇直接转变而来,这就导致了特色小城镇一开始就要面临着原有小城镇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风险与挑战。因此,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培育和建设特色小城镇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特色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短平快”现象突出。特色小城镇作为创新小城镇发展的一种模式,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公民生态意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规划缺乏可持续性、“特色发展”不突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路径依赖等追求发展“短平快”的新问题。因此,要防止特色小城镇建设破坏自然生态,必须抓牢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发展底线,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实现特色小城镇的“长准稳”发展。
特色小城镇的异军突起,为创新小城镇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15个特色小城镇,但其发展水平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在这些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是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凸显、文化资源挖掘不够且保护不力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制约特色小城镇发展的根本所在。
由于河南省特色小城镇基本上是从产业形态成熟度较高的传统小城镇转变而来的,原有小城镇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噪声污染集中、固体废弃物危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就会集中显现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再加之一些地方在发展规划中对于生态文明的忽视,特色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乡镇企业作为特色小城镇的主要产业主体,由于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分布往往小而全、多而散,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行政管辖的限制,使得原本相对集中的污染源扩散为区域交叉污染。另一方面,一些特色小城镇没有普遍建立垃圾分类制度,且传统垃圾填埋方式处理空间不足,使得生活及生产中的废弃物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此外,生态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居民生态意识的落后也是引发特色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
生态资源是小城镇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自然资源决定了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分工布局”[3](p14),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城镇获得迅猛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依托对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对资源的粗放利用现象,即将经济效益的提高押注于单纯的对资源投入量的扩张之上,不注重技术的开发及资源的利用率的提高等,给城镇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河南省特色小城镇的产业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为主,发展中往往只注重一味地投入大量劳动力和消耗资源。要实现特色小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4](p38)的传统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摆脱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即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内涵的提升,变传统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效益提高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实现特色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特色小城镇的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自然的绿色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保障,文化的绿色则为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小城镇特色是文化传统的积累、历史文脉的延续”,而“自然环境是影响小城镇特色的本底因素”[5](p113)因此,特色小城镇的生态建设离不开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目前人们只注意到了自然生态保护,对文化生态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特色小城镇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河南省在进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不少地方在所谓的经济发展指标的压力下,只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一味“追大求新”,导致对地方特色的忽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不利于在挖掘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革新。另一方面,忽视了具有地域历史背景的新城建设。一些特色小城镇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物古迹,这些文化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而现代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片面地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特色小城镇建设实际丧失了传统的“文化特色”,不仅已经或正在吞噬着历史古城、文化街区、传统建筑,导致城镇景象千篇一律,而且在城镇开发建设中既缺乏必要的考古发掘,又大量拆除迁移文物古迹,破坏了承载历史文化的载体,进而导致了文化的破坏和损失。
根据河南省特色小城镇生态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河南省特色小城镇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注重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和建设生态社会,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条件,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区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内特色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农业及旅游业的新兴产业。
第一,加强特色小城镇的生态工业改造。现代经济的轴心是企业,而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乡镇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由于“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基地”,“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6](p92-93),因此,小城镇的生态建设离不开对于现代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改造。一是要调整布局,治理“旧污染”。调整工业结构布局要符合区域生态特征。河南省应该按照各地方区域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环境特征和保护要求,合理规划特色小城镇企业发展布局,引导产业向着工业园区的集聚模式发展,降低特色小城镇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技术成本、交通成本、通讯信息成本等,发挥乡镇企业的集聚效应,最大程度实现产业化经营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态基础设施,节约生态改造成本,使污染物得到集中控制和治理,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二是调整结构,控制“新污染”。特色小城镇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改进落后的生产工艺,引进清洁生产设备,逐步限制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还要严格项目审批流程,禁止与绿色化产业改革要求及小城镇生态建设相违背的传统污染项目立项建设,通过产业结构的绿色化、生态化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逐步建立起“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经济结构。
第二,发展生态农业型小城镇。农业是小城镇的基础性产业,“以农稳镇”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建设特色小城镇的重要参考。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特色型小城镇势必成为繁荣河南省特色小城镇的重要因素。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走基地化、商品化、集约化的路子,鼓励农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开辟新的生产领域,扩大收入来源,促进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同时,生态农业型特色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对农业基础的认识,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不能以牺牲第一产业为代价,去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不能盲目占用基本农田,更不能破坏生态平衡。首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约束机制”[4](p60),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并逐步禁止生产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建立绿色食品基地,提高绿色产品在农副产品总量中的比例,并促使现代农业向生态化发展。最后,建设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区。在小城镇发展水面农业、免耕农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革新城镇景观的示范窗口。
第三,建设旅游服务型生态小城镇。生态旅游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是对传统旅游业进行的生态化改造,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自然环境为主要发展依托的一种对生态和人文负责任的旅游。河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可根据地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色,发展自然生态或人文生态旅游,如森林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红色生态旅游等,这要求各级政府在各自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旅游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真正结合,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一种“无污染产业”。
第一,加强地方文化挖掘,保护地方文化特色。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区域历史背景,注重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在原有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确定区域内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文化特色潜力产业。在河南省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洛阳平乐镇结合本区域内文化特色,综合区域发展其他因素,建立了牡丹画产业园,在保护了地方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也为河南省内其他小城镇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提升公民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教育是人类对于自身文化及价值与自然生态之间的一种可持续的理解能力的培育,它是提升公民生态素质,实现特色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加强小城镇区域规划以及对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管理部门人员的生态文化教育。作为政府决策的执行者,应该发挥他们在政府规划决策、引导促动、行政控制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重点加强城镇居民的生态文化教育。小城镇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大多数是“政府依赖型”,对自身所能做的环保工作缺乏清晰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参与度不高,自觉性、主动性有待加强。而且多数居民对环境资源利用的认知度不高,缺乏资源循环利用知识,导致对周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的漠视。同时,法治意识淡薄使得环境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为此,政府要加强全民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大力宣传相关生态知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区宣传,增强居民环境意识,引导居民的可持续行为;要正确引导和培育公众的参与热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促进城镇文化事业与经济、环境发展相协调,培育特色小城镇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规划先行,科学指导特色小城镇建设。首先,科学规划,定位特色。结合镇区特色,明确功能定位,按照区域内产业、生态及公共服务协调统一规划要求,科学编制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以产业所能吸纳的就业人口确定镇区人口规模,进而确定相应的用地规模,配套相应的生态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等。其次,完善城镇区域内生态基础设施,以专项设施建设为重点,补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小城镇的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坚持政策引导,强化制度保证。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小城镇的具体特色,在政策上给予特色小城镇充分的自主性。根据地方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完善各城镇生态基础设施,发挥政府生态建设公共服务职能,降低居民生态保护及生态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创新特色小城镇生态保护制度,建立有利于特色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制,深化地方政府生态责任主体意识,确保小城镇向生态美丽方向发展,以彰显河南省小城镇的自身特色。
第三,科学引导,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特色小城镇一般是人口和社会消费较为集中的区域。传统的单项循环消费模式,极大地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进行特色小城镇建设,实现特色小城镇生态发展,需要以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来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自然的生态需求。一方面,加强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节能产品的供应和管理,畅通绿色产品供应渠道;另一方面,引导居民转变消费理念,购买节能、绿色产品,鼓励包装的循环利用,提高环保行为的自觉性。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理念融入到特色小城镇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不仅对改善河南省大中小城市发展失衡的现状以及形成发展协调、层次分明、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城镇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将对河南省积极打好“四张牌”、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实现中原崛起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