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030600)
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文化服务, 高校有责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部分高校也在相关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为地方文化的延续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将特色地方文化开设为校本课程,相关研究文章有曹蕙姿的《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高校选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湘剧高腔音乐为例》[1],张波的《地方高校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策略——桐城师专传承和发展“桐城歌”实践探析》[2],董云川、刘永存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高校的文化传承责任——“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个案简析》[3],还有以学校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阐述该校在地方文化传承中做出的贡献,如殷志、邹瑾的《文化传承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NH大学为例》[4]。但从总体上来说,高校在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参与意识不足,参与力度也不够。高校与地方都在为保护传承地方文化进行不懈努力,但由于双方缺乏有效的合作,没有发挥双方最大的优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主要是高校与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合作途径不够畅通。如何实现地方和高校的顺利合作,共同推动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开展,需要双方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整合双方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深入发掘当地历史和文化资源,相互借用对方力量对资源进行展现和保护,使得地方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进一步繁荣发展。《使赵村志》的编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使赵村志》的编撰团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使赵村民为主体的初稿编写人员,另一部是负责修改完善工作的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为更好地与使赵村合作,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均为政史系的历史教学人员,其中课题负责人对村志进行总体把握,其他人员根据专业方向各负责与专业相似或相近的章节内容。在村志编撰过程中,各位成员主要负责确定《使赵村志》编修体例,重大政治事件的把握,突出村志的特点,以及具体记述中历史语言的准确等。
首先,负责人在初稿的基础上对村志的体例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村志体例的合理,并有自身特色,最终将村志分以下十二编:一、建置沿革(建置、村政、沿革);二、环境资源(山川、土地、矿产、山林、气候、水文、物产、贡赋);三、人口姓氏(人口情况、姓氏、家族);四、村政建设(群团组织、民兵);五、经济产业(农业、工业、商业、金融);六、教育(私塾、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七、医疗卫生(医疗单位、个体医疗、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计划生育);八、文化 (文物古迹、传统文艺、现代传媒、群众文化);九、民俗(衣食住行、礼俗、民间语言);十、人物传记(乡贤、各行业第一人、人物善举);十一、艺文(诗词、文书、碑刻、剧曲、散文诗);十二、大事记。
其次,对重大政治事件的把握,大事表述注意口径。修志凡涉及历史事件、运动的提法、表述要把握好尺度,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与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口径,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村志的体例和内容要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还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记录。
再次,注意突出志书特别是村志的特点。志书具有地方性、时代性、广泛性、连续性、资料性、真实性等特点。在编修村志过程中笔者发现负责初稿的执笔人员很好地突出了村志的时代性、广泛性和连续性等特点,但在对地方性和资料性的把握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所谓地方性是以特定区域为记述的空间范围。村志应以村落为立足点,一般来说不得“越境而书”。但在初稿中却存在溯源过远、蔓延过繁的问题,部分省志、区志已经写得较多的内容依然占用较大篇幅来记录,历史事件、历史演变本是全国性的或是世界范围的内容也记载其中。因此要处理好全国与地方的关系,村志只要说明某件事物在本村出现、实施的具体情况即可,不必用太多文字对该项事物追根溯源;而要详细记述村落的历史变迁,村民姓氏家族的来源和发展,村落居民的风俗习惯、古建遗迹、生活方式等具有鲜明村落特色的内容,特别要重视对普通人的记载,通过这些以凸显村志的地方性。资料性是志书最根本的属性。志书记述的都是能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古今发展状况的各种数据和资料,以供科研或需要者使用,而不是直接探索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但《使赵村志》初稿中,执笔者通常按照传统史书的撰写方式在记述中不自觉地加入对历史事物和事件的评论。因此,在修改村志时着重注意述而不论,对采集到的资料如实记述,尽力做到秉笔直书。
最后,把握具体记述中史实的准确性,注意历史语言精准而简洁。史实的准确是修志的基本要求。负责初稿编撰的使赵村民由于文化素质高低不一,部分执笔者对历史事件缺乏系统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常识性错误。因此对村志进行校订和修改时,应首先确保大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及结果表述的客观准确。在描述历史事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语言表述上出现不应出现的偏差,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会误导读者产生歧义,对历史事实造成一定的误解。文字要做到精炼简洁,通俗易懂。
1.有助于保护地方文化,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文化作为一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本质标识,是本地区精神和灵魂的体现,是这一区域内的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而成的物质精神财富,这些源自于实践,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在地方文化里,不但留存有地方的悠久历史和特色传承,更保留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但随着时代的急速变迁,地方文化不断受到冲击,流失现象令人心痛。在这种形势下,合理地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显得重要而迫切。
广泛发掘和保护进而传承地方文化是村志的重要功能之一。追溯、剖析地方文化的源流,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几乎均起源于乡土文化,或者说地方文化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乡村文化构成的。编修村志是保存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资料的最佳途径。村志是规模宏大、体例完备的地域文化集结,所载事物,追根溯源,来龙去脉,详细记载。不少关于民风民俗、古建遗迹、自然灾害、水利、物产等方面的珍贵资料,皆收录其中,客观真实, 系统全面。《使赵村志》第八编为“文化编”,其中“文物古迹”详细记载了使赵村现存和曾存的古建遗迹,传统文艺中介绍了富有特色的使赵剪纸和面塑以及“六勤院”民间艺术研制中心;第九编民俗中对村民的衣食住行、礼俗、民间语言进行详细记录。谚语有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为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风俗、语言的存在,使赵才是使赵,晋中才称为晋中。可是这些代表我们文化符号的民风民俗却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地消亡,保存和继承这些传统地方文化是当代人的责任。村志为后世留下了这样详实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保存地方文化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珍贵文献。
村志的另一项实用功能是存史、资政。村志立足于村落,所辖地域小,人数有限。这样更容易做到小而细,小而精,因此内容上有着更广泛的覆盖面,许多市志、县志所无法收录的史料,村志皆可录入其中。新志书一般采取了详今略古的编写原则,由于条件限制,市志、县志对许多历史上德行高尚或有过一定贡献的人物不会全部录入。村志的编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将村民的孝廉善信之举均记录在册,弥补了市志、县志在存史上的不足之处。特别要提及的是《使赵村志》对村落的名称由来进行了详细而准确的考证,更增加了村志的价值。这一考证也为附近村名的由来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此外,在收集资料采访本村老人时,还得到了太原会战期间聂荣臻将军曾驻扎使赵村的珍贵口述史料,这些史料在山西省志和榆次区志中均未提及,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珍贵资料。村志中关于村级商贸活动内容亦十分丰富,从村内小店到定期或不定期的集市贸易,从经营方式到经营内容,从经营者到商号,均进行详尽记录。这些不记入于市志、县志的资料,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为本村甚至市区各部门研究商业发展规律、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
2.有助于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促进学校的发展
(1)高校实现了服务社会、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功能
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不仅应该体现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发挥人才库和智力源的作用,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有效的智力和科技支持,发挥高校科技的动力和引擎作用,还应该体现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尽到应有的责任。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为本地区的具体需要提供服务是高校实现高质量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使赵村志》的编修体现了这一理念。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的历史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志的编修提供较为精准的专业服务。在村志编撰过程中,各位历史教师主要负责重大政治事件的把握,确定《使赵村志》编修体例,在具体记述中把控历史语言的准确性等。
守护、传承、创新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大学必须具备的功能。这个功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高校的水平与质量,也决定着她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因此传承地方文化,引领文化发展,这是所有地方高校应尽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而《使赵村志》的编撰正是为了保存即将消逝的村落以及村落文明。山西晋中榆次使赵村,地处榆次近郊,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赵村很快进行城中村改造,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使赵村将逐渐消失。编修村志就是要留下使赵村2500年的悠久历史,找回人文厚重的使赵记忆,为子孙留下一份信实的资料。
(2)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与村志的编撰向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也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契机。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尽快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开设有中国通史等专业课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教师除讲解历史事件在全国的表现和影响外通常还会以本地区的历史事实为例展开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赵村志》在整合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该村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诸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对建国后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而详实的记录,将改革开放后使赵村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收录其中。为教师讲授这一历史时期的事件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实例,以发生在身边的历史去看国家的历史,以小见大,对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同时,政史系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山西民俗》和《晋商文化》两门公共选修课程,也是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本课程。通史教材反映的是全国意义上的历史发展进程,在有限的教材中不可能涵盖各地区的具体历史。校本课程弥补了这些不足,在适当的时机引入地方历史文化,例如风土民俗、古建遗址、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等内容,学生直接感触地方历史文化,有助于加深对本土的情感。
除开设《晋商文化》和《山西民俗》两门公共选修课外,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政史系成立了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收集地方史料,开展晋商文化、山西民俗、根据地建设等地方历史文化的相关研究,这为参与《使赵村志》编修的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赵阎氏家族的商业在清乾隆年间,当铺分号已经遍布于省内外,达60多家。除此之外还有各地的商业店铺共计40多个。全盛时期总资产达400多万两白银。这些都为晋商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史料。在《使赵村志》中,民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俗是政史系科研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民俗是真正针对民间的研究。在与使赵村编撰人员合作中,教师不仅为民俗部分的撰写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且在双方的交流中,发现了很多富有价值的资料和具有使赵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文化民俗,为山西民俗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教师参与编修村志,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不断进步。在教学上,教师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研究中,教师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将科研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自身专业成长必将得到极大发展,职业素质也日益提高。
(3)促进学校的发展
从学校内部看,对一个学校的兴衰起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学校能够走多快,跑多远,取决于教师能否不断地成长。因为只有教师不断成长,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师生的共同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力就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学校也将实现更好的发展。从外部看,高校聚集了拥有庞大的人才队伍、齐全的学科门类、深厚的学术积累,发挥高校智库作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既是衡量高校综合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高校自身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通过与地方的合作,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为地方服务,发挥高校的智库作用,不仅使学校与地方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且增加了地方对高校的认可度,提高了学校的声誉。这种认可会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在周边区域产生更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既具中华文化的共同特征,又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个性。对此,高校主动与地方合作,充分利用与当地文化零距离接触的便利条件,承担起地方文化保护与建设的重任,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通过与地方的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掘地方文化资源,既保护和传承了地方文化,又促进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今后,高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现有资源,发挥智力支持作用,为地方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推动地方产业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蕙姿.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高校选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湘剧高腔音乐为例[J].戏剧之家,2015(20):30-31.
[2]张波.地方高校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策略——桐城师专传承和发展“桐城歌”实践探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6(3):77-79.
[3]董云川,刘永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高校的文化传承责任——“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个案简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79-85.
[4]殷志,邹瑾.文化传承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NH大学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9):105-107.
[5]王建设.村落文化——亟待纂修的民俗遗存[J].中国地方志,2015(9):57-61.
[6]许婷婷.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5(6):105-106
[7]陈来.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