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虹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8)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使其身心灵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其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导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进行构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教学效果和积极发展的教学目标。
本研究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导入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及应用为导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种正向引导和积极发展的理念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具有开宗明义的指导意义。
相比于其他课程内容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比较贴切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案例教学和课堂活动等形式也比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学生的听课热情逐渐下降,对课程的内容不太感兴趣,课堂互动的环节也表现出与己无关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发达,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已成常态,严重分散了大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并影响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氛围。
第二,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使得现在大学生过多地关注外界,对自己缺乏基本的反省和自觉,也意识不到自身的成长需求,相当多的大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荒废了学业。
第三,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基本把重心放在“诊断和消解痛苦”等问题上,目标是追求心理问题的消解,心理障碍的减少,实际上是针对少数学生的心理消极层面的问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能感同身受,难以发生共鸣,更无法产生兴趣。
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其将关注点放在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正逐步消解传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的消极方面的理念,“倡导重视和构建个人的外在和潜在的积极力量,研究和探讨人的积极品质,发现和挖掘人的潜能,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是以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完善发展为宗旨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传统心理学理念与内容的一种补充与完善,其意义在于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看待问题的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种新的思潮, 进入我国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2]。
本研究是在积极心理健康的理念的指导下,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学生的自尊为主要内容,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创设积极体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觉察其消极的情感对自身的不良影响,转变其错误的认知,并认识课程内容对身心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发展、享受并运用积极的情感,形成积极人格特质。具体内容如下:
在教学中突出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之内容,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积极人格特质进行探索,培养他们的乐观心态与职业能力,能具有挑战困难的勇气,主动发展出交往技能,懂得爱与宽恕,挖掘自身的创造性、天赋和智慧等;同时运用团体动力学的原理引导学生在群体层面自主形成积极的组织系统,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及社会环境,以促使学生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品质,如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能具备利他的意识和行为,举止文明、坚忍不拔,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重视职业伦理等。
在课堂活动中强调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并加以训练,以帮助学生提升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学会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自身和处境,并理解自身的潜能、动机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导入和强化心理问题的积极预防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懂得运用积极再定义的方式去看待自身的心理问题,并能够运用自己人性层面的积极力量和美德来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积极心理健康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就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其内在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具有积极导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为抓手,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及全面发展,既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又结合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构建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体系。
本研究的实施策略则是运用对分课堂的形式将“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通过发挥该模式中的学生参与讲授、主导教学过程和结合自身实际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功能,将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问题取向转化为积极取向,能让所有学生身心投入并受益。
对分课堂中“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作是以“认知为先导,情感为体验,活动为载体”的情境教学方式实施,主要思路是“导入情境——强化体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澄清疑虑——建构知识——回归实践”,具体操作程序是:
根据每章节的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相关案例为蓝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观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体验感受。
教师主导学生按照情景表演的剧情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激活他们的内在情感体验。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他们了解到彼此的差异,激活正向体验,最终达成共识。
教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解释,让学生推己及人,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并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通过以上的操作程序,可以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与潜能,使之能有效完成知到行的内化[3]。为了检验此项研究的成效,我们在教改实践中尝试在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促进两个问题上采用对分课堂方式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即把教学过程分离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阶段[4]。讲授的过程以教师讲授课程知识的精髓,来保证其课程内容传递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内化吸收的过程让学生运用一周的时间,通过查阅文献、通读教材、分组讨论等方式来理解、消化该章节的知识点内容;讨论过程则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保证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以正向情绪表达和积极沟通管理为导向,进行情景表演和分享,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这种将积极心理健康理念融入到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构建内在积极的心理表征,将所学到的知识发展成自己的生活智慧,是积极心理健康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具有可推广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