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雅
一、创设提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
当前的课堂主要采取“老师问,学生答”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要将学生提问引入课堂,教师应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学生主观思考的集中体现。应以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巧妙创设计提问情境,使学生趣中生智。
(二)教授合理的提问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找疑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衔接处、教学内容重难点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困惑处设置问题。既要做到有问可问,又要做到全面提问。这就要求学生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大胆设问,只有面面俱到,所学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只要合理引导,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三)给出正确的问题答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提出问题,即表明个人暂时无法解决或完全没有能力解决,此时,教师倘若置若罔闻,对学生的提问含糊其词或答非所问会极大的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使得问题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越积越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做到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全面解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讨论,不应将解答时间限制在课堂上。因疑释疑,以疑引疑,只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我价值,才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尝试开放教学,加强学生学习能力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容易受制于讲义课本的约束,教学呆板乏味,强制性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殊不知这其实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知识储备以及理解能力肯定会参差不齐,强制性的灌输只会加剧学生成绩和心理的落差,影响教学质量。为了改善这种事倍功半的情况,我认为,树立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是关键。教师应从多方面协助学生学习,保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重要的学习手段,每堂课的教学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和需求自由选择阅读方式,从单一的集体阅读,强制性阅读,到灵活的个人阅读,小组阅读,开放性阅读。无论是大声朗读、默读、边想边读都值得鼓励。于是越读越想读,越读越快乐,如此良性循环,既可以使学生本能的掌握文化知识又可以培养符合自己的阅读习惯,达到读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也可以和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比如,学习银行利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多种渠道,从不同角度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是借助银行宣传材料,也可以是向工作人员求助,当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最后教师将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在课上统一释疑。回答的问题都是学生调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创新教学如此,学生又怎会不爱学习呢?
团队学习的效率要比“单打独斗”高。因此,开放性教学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通过自由结对形成学习小组,教师要充分考察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水平和人际关系,并及时帮助做出调整。这样组内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既是互帮互助的关系同时又相互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上进心。对组员不够的小组,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平等和谐的帮助学生们学习。
三、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作业多,题量大,难度高是困扰学生的三大难题。“题海战术”仍然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中屡见不鲜,这体现了目前教育的一个误区:好成绩就得多做题。可是这种方式真的行之有效吗?学生面对海量的习题往往会产生本能的抗拒心理,加之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错误引导孩子超负荷学习。长此以往,学生身心俱疲,成绩更是不升反降,严重破环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努力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质,针对性的设计练习,做到精讲精练;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时常与孩子交流沟通;学生要合理利用时间认真学习,争取在课上掌握所学知识,课下结合自身情况做针对性练习。只有三方面共同努力,“素质教育”才能真正站稳脚跟,学生才能自由发展。
四、营造和谐氛围,共筑快乐参与环境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的授课状态有时会对教学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有的教师授课过程中,全程皱着眉头,遇到学生屡教不懂的情况甚至会大声训斥。学生胆战心惊的听课,教师敷衍了事的授课。教学效果可见一斑。鉴于这类情况,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授课仪态,用幽默的谈吐,宽容的心态与学生交流沟通,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当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思想感情才能达成共鳴,有利于学生发展进步。
(二)采取新颖多变的教法
传统教法因形式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知识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采取新颖多变的教法授课。如对于课上未解决的问题,可以作为辩题展开小组辩论,学生各执己见,在辩论交流过程中发现己方观点的漏洞,课后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又如对于叙事性文章的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其间配以道具辅助表演,使得学生在快乐参与的同时能够全面准确的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大大的提高教学效果。
五、讲究建议方式,保护学生学习信心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学生犯错时,教师不应不顾方式,不究原因盲目指责批评,而应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因后,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的自尊心着想。这就要求教师摒弃粗言陋习,改批评为建议,温和客观的给出建议,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在学生改正后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意识到犯错是不可怕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学生学习自然信心十足。“良药”不一定“苦口”,“忠言”也可以“顺耳”。讲究建议方式,是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保障。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的身上激发出来”我们相信:教师只要不断的钻研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素质和思想觉悟,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潜力一定会被充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