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镇中心学校 黑龙江 五常 150232)
小学生天性是好奇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将知识放在学生能理解的,接触过的实例中来讲解,或者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并感受知识的趣味性。比如在讲授“相遇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什么是“相向”,什么是“相背”,什么是“相距”,什么是“提前出发”等基础性概念。在学生亲自参与的演示中,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平常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也会被吸引而参与其中,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一定还要充分分析学生的情况,结合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引导,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产生的挫败感和行为习惯会影响他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一个班里学生的基础不同,如何设计课堂内容才能够让同学觉得不太难,可以学会。又不会因为太简单而丧失成就感呢?教学重点必须改变,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避免所有内容都当新知识讲,并在他们独立探求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讲评,使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达到深化理解新知识、掌握规律,学懂弄通的目的。比如,在进行“通分练习”中“找出比六分之一大,又比五分之一小的分数”的讲评时:可以让学习较为困难的中差生来读题,并提问“能找到吗?”;接下来,再问“五分之一比六分之一大多少?”并让中等生讲解通分的过程;得到“大三十分之一”后,可以试探性提问“六十分之几?”以引导学生找到一个中间的分数;在此时,一定让学生复述思维的过程,以巩固对通分的理解与运用。随后,再鼓励学生“只能找到这个分数吗?还有没有其它的第二个?第三个?”。学生们面对不熟悉的复杂的问题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使他们从参与者变为“无关者”,教师引导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打开窗子,给他们一点光亮,或者把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步骤,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回过头来一看,原来整个困难都已经瓦解了。在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只要教师坚持适当、巧妙地引导,协助他们解决问题,学生就会参与到学习中来的。
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也就是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是向学生“授之以鱼”,而是要给学生“授之以渔”。任何人都需要成就感的,特别是正处于人生成长期的小学生。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如何让学生每次课都认为自己学到了东西?学生对自己在一节课上是否学到了东西又是如何自我评价的呢?听懂了老师讲的知识点、记到笔记本上了不能叫做学到东西。这种情况下,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很低的,长此以往,学习会变成枯燥的,没有创造性的劳动,学生会厌学。听懂了知识点,并且知道这些知识可以用在哪里,是稍微高级一些的学习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最多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和足以应付考试的安全感,不会带来成就感。只有通过思考把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且能够运用知识自己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都达到这个程度,但是我们要引导他们掌握这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参与。
应该承认,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发展的程度总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好,成绩好,但也一定有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成绩不理想;有的孩子能积极举手主动发言、能紧紧围绕教师的要求开展学习活动,但一定有学生在课堂上不言不语,十分安静,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些情况,固然与学生天生的个性有关,但也与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机智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有用的策略,很多教师都运用得很好。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还曾经运用过“命名法”来激励、管理学生。在我新接手的一个班级时,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结合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我宣布了一批班级称号:思维十分活跃的“张奔驰”;心算能力超强的“闪电侠刘”;爱提问的“爱迪生吴”;喜爱用方程解题的“李方程”等等。当然,始终是正面的、激励性的,不能出现歧视性的称号。在课堂教学中,巧妙使用这样的称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励学生不断积极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