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方程思维”在物理学习上的应用

2017-12-29 03:02郭振文��
考试周刊 2017年46期
关键词:列方程关系式

郭振文��

摘 要:解决物理计算类题目的基本思想是列方程(组)。

关键词:计算类;关系式;规律式;列方程

上了高中以后,很多学生感觉物理难学,尤其是不会解计算题。听老师讲解还能够听得懂,但当独自遇到问题,总是感觉无从下手。大部分学生解决计算类题目依然按照初中时的习惯——套公式,往往很难实现目标。

列方程(组)一般针对问题中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的情况。在列方程(组)之前要设一些未知数,未知数设定的数目一般越少越好,能用其他未知数表示的就不新设定,但当不能用其他未知量表示,或用其他未知数表示比较困难时,可以新设定,目的是能够用基本的公式和一般的规律列方程(组)。

那么,究竟如何列方程呢?列方程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关系式,即题目中涉及一些物理量间的关系。另一种是规律式,即问题中涉及一些物理过程,遵循什么规律,就列什么方程。

例如:(2015·全国新课标Ⅱ卷)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3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 8

B. 10

C. 15

D. 18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草图:

因为受力不平衡,所以分别对P和Q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F=mPa F=mQ23a

联立方程组解得两部分质量之比,从而判断答案就比较容易了。

物理计算题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力学和电学两部分是重点。寻找规律方程主要从力和能两个角度入手。力的角度就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而能的角度就是功能原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比如涉及的是恒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就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同时涉及力F和时间t或速度v和时间t的题目,应首先考虑用动量定理来解;同时涉及力F和位移s或速度v和位移s,则应首先从能量观点着手,选用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来解题。

例如:(2016·全国新课标Ⅱ卷)

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AB是长度为5l的水平轨道,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P的质量为m,求P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B点间的距离;

(2)若P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P的质量的取值范围。

本题中的第(1)小题就可以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

弹簧竖直放置时,物体和弹簧组成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首先可以列機械能守恒定律方程:5mgl=EP

弹簧水平放置时的压缩量与竖直放置时的压缩量一样,即说明弹性势能相同,到B点再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

EP=μmg·4l+12mv2B

B到C小球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再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

12mv2B=mg·2l+12mv2D

D点到AB面小球做平抛运动,再利用平抛运动规律列方程:

2l=12gt2 s=vDt

通过几个方程的求解就可以解决第(1)题。

总之,初中时的“套公式法”在高中的学习中明显不适用了,需要我们掌握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而解决高中物理计算类题目的基本思想就是“方程思维”,只要我们依据题设列方程(组),将我们所需要解决的未知量放在方程里,而后解方程就可以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我们就不惧怕计算题,就会对物理的学习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列方程关系式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巧用勾股定理列方程
例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冰激凌王国
例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应用技巧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用列表法列方程解应用题
利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
不变量引航 列方程称王
明确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