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口语别样精彩

2017-12-29 21:39张晓玲��
考试周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联系实际口语表达培养

张晓玲��

摘 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中去积累,观察,交流,使学生“想说”、“有的说”、“会说”、“善说”,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联系实际;口语表达;培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技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当前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不理想,如:有的学生没有说话的欲望,不想与人交谈,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特殊的学生经常不做家庭作业,问他理由他却一言不发。课堂上,同样有些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只会用两只大眼睛盯着讲台上的老师,老师无奈之下只能请他坐下;相反,有的学生想说但不知道说什么,我班上有几个同学课上从来不举手,后来我找机会跟他们交谈,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很想回答问题,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也不知道说什么。”还有的学生说话表达不够简单明了,疙疙瘩瘩,一会说这个一会说那个。有一次,我让学生概括兔子的外貌特征时,有一学生是这样概述的:“小兔子白又白,最喜欢吃萝卜,嗯……看起来很可爱的。”这位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十分欠佳。介于以上教育问题,我边实践边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理出了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四步曲。

一、 找到兴奋点,让学生“想说”

每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欲望,但学生显得“沉默寡言”,是因为没有找到他(她)“想说”的兴奋点。一些“沉默寡言”的同学,私下和伙伴一起说话,也常是滔滔不绝的。怎样使学生打开话匣子呢?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觉得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组织学生看《宝葫芦的秘密》时,扣人心弦的剧情使得学生都看得非常入神。电影结束后,原本静寂的班级一阵喧哗,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议论起来。我见状后,说:“刚才这部电影好看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看极了!”我趁热打铁:“请大家来评一评,电影里面有什么人物,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你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启发。”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生怕轮不到自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场面十分激烈。这是由学生对看电影、评电影这个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所以作为老师应该营造一种能使学生有说话欲望的氛围。平常,还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最开心的事、最有趣的事、最喜欢的人等,用他们熟悉的事情、想要表达的情感,去打开他们的话匣,就能让学生“想说”。

二、 肚里有货,让学生“有的说”

学生“没的说”,除了没有内容说外,还有一点,就是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学生“肚里有货”,说话才能妙语连珠、滔滔不绝。“肚里没货” 的学生,与人进行交流时,往往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扩大学生的语言容量,增加他們的积累呢?我觉得最有效的渠道就是阅读和诵记。让学生在阅读与诵记的过程中吸取知识,能充分利用人家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两周都有课外阅读之星的评比,每月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会中,同学们可以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大家分享。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有的说”,还应该让学生不断地“输出”所积累的语言,如果不能让学生及时、反复地“输出”,那么,这些积累的语言很有可能将“沉睡”,从而成为“死”的语言,而不是“活”的语言。

三、 真切场景,让学生“会说”

肚里有了货,并不表示学生就“会说”了。说话,还应培养学生的说话技巧,从哪儿说起?怎么说?说话应该有怎样的语气,有怎样的态度,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说话不仅仅是说话,还与学生的做人、礼仪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了让学生“会说”,我培养学生平时的观察与积累,将口语表达的联系与生活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说过:“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在生活中,到处有学生说话的题材,因此教师可以在平常生活中抓住机会,适时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学会该怎样去表达自己的语言。有一天中午,一位男生跑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有人在哭。”我盯着他问:“谁哭了呀?”“金淳哭了。”我继续追问:“他因为什么哭了呢?”那男生答到:“徐章把金淳的溜溜球弄坏了,所以金淳才哭了。”我马上追问到:“你说话时要把经过说清楚,这样老师了解了情况才好去解决事情对不对?”该学生点点头后马上把事情的经过跟老师说了一遍,原来是这样的:下课了,徐章急着去上厕所,撞了正在玩溜溜球的金淳,溜溜球掉在地上坏了,金淳就哭了。我随他去教室找那两位学生解决了矛盾。在处理这类日常事情时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这是真切的说话场景,而不是模拟的,是学生在用语言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做作业”。

四、 文本结合,让学生“善说”

学生会说但说得不够言简意赅,往往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语言平实,没有针对性,没有说服力,针对这一问题,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走向“善说”。自习课,我组织学生讲故事比赛,看看谁是班级故事大王,看看谁能把故事讲得既生动又精彩,小朋友们个个都很兴奋,一只只小手都举得高高的,都想成为故事大王,故事讲完我请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打分,然后我再作指导、鼓励。在这过程当中,我发现学生热情参与,都想要表现自己,很多同学讲完后还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通过不断地提供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在一次一次的说话过程当中丰富了语言,把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学《钱学森》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说话题:“假如我是当时的钱学森,会怎么做?”要求学生变换角色,来描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们非常聪明,把文本语言和自己的语言融会交合在一起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在课堂训练中的点点滴滴促使了学生一步步走向“善说”。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交流,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这样的生活实践中,学生才能将语言技艺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endprint

猜你喜欢
联系实际口语表达培养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