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晓梅
摘 要:语文能够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能够更好地体现生命意识。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意识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生命,更好地认识和珍惜生命。文章从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综合性教学中加强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三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教育;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珍惜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5-0055-01
近年来,中学里偶有暴力和自杀事件发生,这说明中学生生命教育有所缺失。语文教师应该明白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不能仅仅把自己的任务放在教育学生语文知识,能够运用语文学科的优势,还要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具有魅力的人生,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令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生命意识的培养
阅读是一种生命的平等对话。语文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色彩,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生命感,进而令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去尊重生命,努力创造生命的活力。学校教育学生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成功地融入社会,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来塑造学生们更好的生命意识,要对语文的教学课本进行不断的挖掘,进而有效地运用课本当中的生命资源。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醉翁亭记》这一课时,这篇文章是欧阳修因为倡导改革弊政而被贬官降职后的作品。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只带领学生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即可,而是引导学生在欣赏醉翁亭优美风景的同时,体会作者那种旷达的情怀和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要让学生领悟到人生并不是一路平坦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是面对挫折和困难要勇敢,用旷达的情怀,在山水之间排解忧愁,重获生活的勇气,而不是一蹶不振,失去生活的勇气,这篇文章能够完全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生命感。
二、在作文教学中加强生命意识的培养
语文课从表面上来看就是在学习语言,但是深入地来讲,可以帮助学生奠定足够的语言基础,展现出一种生命的价值感。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水平,最终帮助学生去更好地关爱生命。作文训练能够帮助生命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通过作文练习,让学生感悟生命,勇敢面对挫折,培养平和的心态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针对当今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耐挫能力差的特点,教师在假期要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开学以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社会实践写成小作文,重点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学生的实践活动五花八门,小到帮父母做一顿饭,大到帮家人去市场卖菜,去公益机构做志愿者,同学们纷纷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感受,感慨父母的不容易,感慨社会的酸甜苦辣,懂得了亲情的重要,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作文课上当堂演讲、当堂辩论的活动,演讲题目可以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正确对待嫉妒》《心灵美重要还是外在美重要》,等等,学生从一开始的不自信,到后来的侃侃而谈,在练习写作文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快乐和有意义。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生命意识,可以更加突出地体现出生命化的语文教学。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加强生命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就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将课堂知识和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综合性学习内容广泛,自主探究和以实践为主则成为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师要让生命教育变得具有综合性,这样才能够使生命教育变得更加全面,展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生命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课时,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蔡桓公为什么不听扁鹊的劝告,一意孤行?扁鹊为什么在蔡桓公不听从医嘱的情况下,依然提建议?学生在思考以后,就会得出结论,扁鹊富有仁爱之心,尊重生命才反复告诫蔡桓公,而蔡桓公正是因为漠视自己的生命,拒绝建议和帮助,最后才会病入膏肓。在教学《我的母親》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回家找到自己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并和现在的照片进行对比,提出探究问题,母亲变了吗?为什么变了?你为母亲做过些什么?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够体会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十多年的辛勤培育,期间付出的艰辛无法估算,感悟亲情,感悟生命的可贵,养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这一做法实现了教学生命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育中,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生命意识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加强生命意识的培养,还可以在综合性学习中加强生命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这些策略带给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最终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具有意义,促进语文教学走向更加人文和高效。
参考文献:
[1]余忠伟.生命教育:语文教学的另一视角[J].河南教育,2007(02).
[2]朱雪梅.论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2(31).
[3]廖用碎.生命教育: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性呼唤[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6).
[4]袁国超.试论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课程教学研究,2017(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