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芳
〔摘 要〕晋式家具作为我国传统家具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从选材、纹饰、造型和制作等方面,都独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传承性。本文重点研究传统晋式家具所具有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剖析晋式家具发展现状、传承与改良,对山西传统文化、文化产业和晋式家具新发展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晋式家具 艺术特色 文化传承
传统晋式家具以山西地区所流传的家具为代表。晋式家具能成为我国家具中的流派之一是在晋商的推动之下,宋元时期一跃成为我国著名的家具流派,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大气厚实,古朴壮硕”,明清时发展更盛。
一 、晋式家具的概念
晋式家具实际是指从清朝乾隆年之后到民国初期,在山西省内发展兴盛起来独具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家具流派。晋式家具就地取材,使用槐木、榆木、核桃木等柴木,亦称硬杂木,由当地的木匠进行手工制作而成。晋式家具不但具有实用性,还是极具观赏性的美器。
二 、传统晋式家具的特点
1. 就地取材。传统晋式家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料大气,多用整木,造型稳重内敛,体现了山西商人对待事物严谨认真的态度,也展现了他们质朴的生活状态。清朝时,独具一格的晋式家具发展达到巅峰。家具整体构造规整,结构严谨,表层多以生漆覆盖以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色彩方面,柜子等多数采用棕红色,在内部彩绘上人物等,其他的居家用品多使用黑漆。采用的纹饰,主要有灵芝纹、卷云纹、龙凤纹等有喜庆寓意的图案。在装饰上,到清末时主要采用汉字,如福字、喜字、寿字等。值得一提的是家具腿部多用三弯腿造型,铜质的家具配件和装饰多为突起的小拱形。在山西南部,家具以漆器为主,源于发展于山西部落的尧舜时期的漆器,之后主要演变为推光漆、漆画等用漆技法的使用,尤以描金的纹饰取胜,北部地区则以木质家具为主,沿袭了明朝的家居风格。
2. 历史悠久。民间传统家具的艺术珍品无数,传统晋式家具的基本特点和造型特征与明式家具一脉相承,同时,也在某些地方吸取了辽、元等时期家具的形制。在选料和用材方面,追求家具带来的威严和雄壮的风格,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爽朗剽悍的地域特点,辽金时期的少数民族青睐在家具上加入多层次的雕刻,而在晋式家具中,有相当数量的黄花梨等硬木家具的形制与纹饰以及制作的方式都与其基本相同。目前保留的一些传统晋式家具,有很多能在宋、元乃至更早时期的寺庙、壁画以及书画中找到原型。这些装饰造型特点在山西至少已经有千年历史。另有部分漆木家具,其带有的辽金时代风格非常明显。
3.不易改变的内部构造。我国传统的古典家具在其内部构造上,更加讲求耐用和轻巧,多数都采用榫卯结构。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发明了几种不同的“榫卯”,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面与面的接合、两条边的拼合、面与边的接合。
4.具有民族特色和乡土特点。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魅力就在于“兼容并包”,在自己的文化中包容其他不同的文化内容,包容各个国家和民族各异的信仰,最终的追求就是实用与和谐之美兼收,传统晋式家具也是如此。
三 . 传统晋式家具的艺术风格
家具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也在不同地域呈现出特有的地域文化,从而家具艺术形成地区家具艺术个性。晋式家具的特质是古典朴素、庄严雄浑。
明式家具给人以形制古朴、造型典雅及韵味浓厚的感受。而清式家具追求家具的厚重外观和繁缛花纹。其装饰纹样选材广泛,内容多样化,注重整体构图和谐,强调突出整体感。题材充实丰富,包罗万象,内容涵盖人物、生活、历史、花鸟、山水等。手法上,不仅有写实和具象,还有写意和抽象,内敛含蓄,将不同的意向组合成喜庆而吉祥的图案,展现上层社会富丽华贵的生活,也表达淡雅宁静的心境以及社会中下层期盼幸福的愿景。
家具纹饰带来美的享受,也继承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等内容。晋式家具在清朝时期发展到巅峰,家具的体量和形制上有变化,纹饰和装饰技法上趋向繁琐,自成一体。晋商的發展兴盛,在纹饰和制作技法方面受到商业观念的深刻影响,内容包含寄托了整个家族对子孙后代继承家业,世代富贵的希冀。因此,工匠们运用多种装饰手法和纹饰花样来迎合富商家族的愿望,在家具和室内装饰方面追求富贵华丽的效果。
工匠们在制作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发挥,同时聘请能工巧匠订制个人家具,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结构造型和形制体量。晋式家具严格挑选木材、制作过程和装饰雕刻精细,定做家具的主家亲自选料,参与全过程。其次,晋式家具的制作精细不单单体现在其榫卯结构上,更体现在外观上,走线直、曲线美、技术熟。此外,还有将软木作为中心骨架的非常有特色的家具类型,外皮被包上不到半厘米厚的硬质木材,称为包镶家具,也称包皮家具。这种家具视觉上美观,也很耐磨,但制作费工,耗时耗力。晋式家具的装饰艺术风格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讲究木料的选用,融合工匠技艺,体现出形态和意象美感。
采用不同技巧来对不同材料加工。山西的匠人们在进行家具装饰时,能够在成品中保存木材原本的自然特点,并通过装饰和纹样的变化来丰富其意义。在装饰纹样上,雕刻等技法的使用将花鸟、山水等内容演绎得细致、栩栩如生。
第二,制作过程采用多种不同技法进行装饰,互相辉映。
民间的传统家具的装饰技法大都会进行综合运用,而不只局限于一种手法,使家具的形制更精美协调,装饰纹样给人一种情感震撼。工匠们纯熟的手艺使得装饰技法和纹饰所产生的效果更协调,并不觉得繁杂。
第三,采用的装饰技法和展现的成果美观且实用。
晋式家具的设计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巧思,不是单纯地为了美而追求家具中装饰的美感,将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行完美的结合。为弥补没有玻璃的不足,实现柜子的防尘和通透,部分柜门的装饰中采用了透雕或者使用细格装饰。造型和装饰设计结合家具的实用性能,艺术特质与家具性能两者相融,显得相得益彰。endprint
第四,装饰家具所采用的图样有规律,采用不同手法进行丰富和变化。
晋式家具在发展的过程中,装饰特征和技法都形成了模式化。一些家具在两根立柱之间采用牙板图案、椅背上的镂空雕刻等等。这些都显示出工匠的高超水平,对同样的内容可以进行各种装饰变化演绎,有其独特的美感。
第五,装饰纹样主题繁多,富含吉庆寓意。
匠人们常常用最质朴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家具主人对家族长盛不衰、人丁兴旺的期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等。
四 . 传统晋式家具的传承发展对策
只有蕴含了传统文化的品牌才能永葆活力,持续发展。晋式家具要真正走出品牌,必须改良与创新,挖掘和借鉴山西优秀的传统文化,把文化融于品牌,创造传统文化和品牌共存的现代形态。
晋式家具在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可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产生推动意义。依据现代审美和生活角度,对部分传统晋式家具的形制应进行改良,以使得传统的古典晋式家具被更多现代人接受。同时,研究晋式家具在当代的创新营销发展策略,对晋式家具所处的现代环境进行分析,笔者对晋式家具传承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从山西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的重要代表角度,着重晋式家具的造型和装饰,认识晋式家具的深厚文化底蕴,在我国的各大家具流派中独具特色,提升文化价值。
其次,将晋式家具历史文化意义与当代文化旅游产业结合,更好地保存和宣传晋式家具文化,不断提高我省的文化产业质量和丰富其内容。
再次,从现代家居的角度考量传统晋式家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性,进行现代改良改造,让传统晋式家具的新设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求。
最后,定制营销方式和策略,运用整合营销模式进行营销,使传统晋式家具传承发展。
总之,以晋式家具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利用,要采取保护为主的开发方式,树立“保護重于开发”的理念,把对晋式家具文化的传承放在文化旅游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利用,保护与开发并重。此外,我省的民间艺术称得上是非常富有特色,而晋式家具本身带有着迥然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这一特质非常有利于山西塑造文化强省的品牌。让晋商大院、晋式家具等富有山西民间特色的艺术作品作为文化旅游的特色,创出山西文化品牌,引领山西的地方文化资源不断走向国际文化艺术领域。
参考文献:
[1]路玉章.晋作古典家具.三晋出版社,2011.
[2]杨宏伟.“中国传统家具”的改良创新设计探索.艺术研究,2011.
[3]王雨龙.中国传统家具在当代居住空间中的运用与发展.文艺生活,2014.
[4]王葆华,杨豪中,杨志勇.晋商大院室内家具艺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