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2017-12-29 22:54赖蔓丽
成才之路 2017年3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数学教学

赖蔓丽

摘 要:数学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及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任务型数学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如何加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4-0034-02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高度重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任务型数学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如何加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研究。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新课改之前,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多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活跃课堂氛围,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不高。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和互动,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因此,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要前提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寻找数学教学的切入点,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主动探索新的知识、新的奥秘。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可以多进行互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问“还记得2、5的倍数的特征吗”。生1答:“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教师接着说:“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是不是个位是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呢?”生2答:“不一定,比如13、19、23、26就不是。”教师说道:“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真厉害。‘5786是不是3的倍数呢?你能不用除法计算而马上判断出来吗?”生2笑着说“不能”。教师继续说:“老师能,5786不是3的倍数。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我能马上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生3说“92731”,教师答“不能”,生4说“6978”,教师答“能”。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充满了猜疑神情。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计算进行验证,验证之后学生们充满了好奇。这时,教师可以抓住机会说道:“是不是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判断的?”学生们说“是”。“那好,咱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3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的导入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观念认为“严师出高徒”,这使得部分教师在学生面前非常严肃,学生感到非常紧张和拘束,不能大胆地放开自己,因而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轻松自在。教师只有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主动亲近教师,主动向教师反映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因此,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平等交流,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主式学习,切实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先在课堂上讲解新知识,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新学习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却较远,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不能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这样,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畅通的沟通机制,教师难以正确地评估教学效果,难以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主动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自己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明白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师生双方的真诚合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消除了紧张感、拘束感,就能自由自在地进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才能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而教師也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三、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抛出问题、提出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答案的寻找过程中,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教师可以列举一个常见的生活案例:小红暑假在家帮她的妈妈一起卖水果,已知1斤梨4块钱,1斤苹果5块钱,今天的总收入为223元,梨比苹果多卖了4斤,请问今天苹果和梨分别卖了多少斤?这样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有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问题探究能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题中解放出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引入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还能使学生在遇到新知识、新事物的时候,习惯于自己先去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采用任务型数学教学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一定的压力去学习,这会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在以前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师应该仔细备课、认真上课,自己只要负责听就行。其实,教学活动是一个相互合作、需要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给学生设置相应的任务,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将班级学生合理地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自主地去讨论与交流。这样的主动学习过程,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便于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例如,教学“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围绕“如何进行百分数的转化”这个主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然后派出一位同学上台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则根据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及时指出学生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从而促使所有学生不断进步。数学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得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灵活采用任务型数学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继成,胡继巍,张迎寒.新课标下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0(06).

[2]杨艺辉.创设实践机会引领主动学习——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3]田路.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现状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9).

[4]竺仕芬.中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5).

[5]陈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6]胡金雪.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6(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数学教学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