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襄瑜
[摘要]目的: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6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胰岛素、α-糜蛋白酶等联合疗法,对比两组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疗效以及相关指标大小。结果:治疗组中,28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2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92.00%(27/30);对照组中,25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5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72.00%(22/30);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出现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低蛋白血症、妊娠水肿等症状,采用联合疗法后,可以充分发挥药物功效,缩短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
脂肪液化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剖宫产不良反应症状,尤其是在女性肥胖人群中,呈现出了非常高的发病率,剖宫产在临床中应用比例增大,高频电刀使用率也明显增大,因此出现脂肪液化的情况越来越多,一旦患病后,会对女性患者以及新生儿的成长发育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及时开展治疗工作,缓解临床不良反应症状非常必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6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患者,每组各30例。年龄21.12岁到33.60岁,平均年龄(25.49±4.88)岁。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在具体治疗时,对其腹壁切口位置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将其脂肪液化处缝线进行拆除,将其伤口充分加以暴露,同时及时开展清创治疗过程,采用浓度为2.0%的双氧水,选取30毫升将其切口冲洗干净,之后利用浓度为0.90%的生理盐水,抽取50毫升进行再次冲洗处理,冲洗过后,采用庆大霉素对其局部位置消毒冲洗操作,避免引起感染症状,一旦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较差时,需要多次执行上述冲洗以及防感染操作,直到患者的伤口痊愈。
治疗组采用胰岛素、α-糜蛋白酶等联合疗法,在具体治疗时,对其腹壁切口位置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将其脂肪液化处缝线进行拆除,将其伤口充分加以暴露,同时及时开展清创治疗过程,采用浓度为2.0%的双氧水,选取30毫升将其切口冲洗干净,之后利用浓度为0.90%的生理盐水,抽取50毫升进行再次冲洗处理,冲洗过后,采用庆大霉素对其局部位置消毒冲洗操作,庆大霉素用药标准为8U。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x±s)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探讨
在6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患者中,其原因包括操作方式不当、低蛋白血症、妊娠水肿、高频电刀使用、术中出血量大、妊娠期贫血症状、分娩时滞产情况等,其中9例患者是由于操作方式不当引起,百分比是14.00%:14例患者是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百分比是26.00%:4例患者是由于妊娠水肿引起,百分比是6.00%;17例患者是由于高频电刀使用引起,百分比是30.00%:3例患者是由于术中出血量大引起,百分比是4.00%;2例患者是由于妊娠期贫血症状引起,百分比是2.00%;11例患者是由于分娩时滞产情况引起,百分比是18.00%。
2.2两组的疗效结果对比
治疗组中,23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2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92.00%(23/30);对照组中,23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7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72.00%(18/30);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指标大小结果对比
如表1所示。
3讨论
当前引起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当前我们发现影响最多的因素包括肥胖、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本次研究后,发现其主要因素也是如此,因此在临床中一定要加强对此类病症的识别,及早发现、及早开展治疗过程,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在结合其影响因素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数量,确保患者的营养物质供应,对于开展剖宫产手术治疗时,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以及患者都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引起切口感染,从而带来不良反应,能够针对不同的干扰影响因素,及时开展对症治疗过程,提升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伤口早日愈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