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亮琼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富有多种多样的文化特征,在设计动画角色的时候可以提供参考。实际应用充分证明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 动画角色设计 应用价值 策略与方法
在动画片中,通常会有各种虚拟的动物或人物,这就是所谓的动画角色,是影片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根据整个故事情节的不同,每一个动画角色都具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性格特征,因此设计者在进行角色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借鉴和参考相应的资料。
一、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艺术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趣味性和可视性大大提升,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在每一部动画片当中,动画角色都是其中的灵魂所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与它有直接的关联。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价值
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为了寻找文化共鸣和文化确认,常常会展示出多种多样的文化行为,其中动画也可以看作是进行文化传播的角色之一,观众能够在时空转换和综合艺术的过程中得到情感共鸣。健康、积极、向上的动画角色形象,能够充当人们的良师益友,同时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向观众传输相应的民族文化。就动画角色形象来说,是一种视觉符号,因此其自身就具有了一定的符号化艺术价值,同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就具有相应的民族化特征[1]。由此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中,如果想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就需要对自身文化艺术的价值进行重新估算,并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充分挖掘和弘扬出来,加强对民族形象的塑造,有效将现代化和民族化相融合。就动画领域中来说,也应该加强对富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的塑造。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动画产业的发展问题了,而是已经上升到了整个国家的文化战略層次。
(二)商业价值
当动画角色形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之后,也就表示其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更加深远,整个动画片也就会成功,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之后,必定就会创造出一定的商业利润和价值[2]。比如在上个世纪,米老鼠、爱丽丝、一休哥、狮子王等经典动画角色,为其国家都创造出了巨大的文化财富和商业财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动画产业也被看作是朝阳产业,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多,动画产业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为了使我国的动画逐渐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设计动画角色的时候,需要注重角色本身的商业开发利用价值,通过适当地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使其产业附加值增加,加快经济消费。因此在设计角色造型的时候,设计者们需要紧密结合商业性,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观赏性之外,还需要重视其附加价值。如果所设计的动画角色形象能够满足各生活背景、各年龄阶段观众的喜爱的话,也就代表着该角色十分的成功,并形成了相应的商业影响力。
(三)美学价值
动画通过艺术创作,具备了精神美、意境美、造型美、运动美、技术美等美学特点,在每一个动画角色当中都赋予了相应的道德理性观念,也就构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并且在审美价值的驱使下,逐渐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诚实、智慧、正义、勇敢的卡通形象,并净化和提高观众的心灵。随着社会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能够接触到的民族文化资源也越来越多样,并通过更加深入的筛选和过滤传统文化,就能够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再发掘和再认识。《全面建筑观》一文中提出,通过各种历史进程表现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其审美观念也是出于持续变化当中的,传统也就是在持续改变中形成的产物,基本属性具备了一定的运动性和动态性,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并在此基础上人们也是出于持续发展当中的[3]。这样一来,动画角色不仅仅需要利用自身的品德来感染和打动观众,并将其中的审美价值准确地表达出来,更好地发挥出有效的意义和作用。
二、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策略和方法
造型是动画片角色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如果想动画片中的角色具有一定民族风格,最关键的就需要加强对角色的塑造。在设计动画角色形象的时候,可以从内涵设定和形象设计两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这都是设计者对生活感受的转换和升华,按照剧本需求对动画角色的性格特征与外貌特征进行艺术创作,如提炼加工、集中概括等[4]。目前在动画角色设计中所应用的传统文化元素,主要表现在戏曲文化元素、中原文化元素以及无锡纸马文化元素三个方面。
(一)戏曲文化元素
戏曲元素能够赋予动画角色十分鲜明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程式性的动作、服饰、脸谱等来进行传达,比如通过使用不同的扮相来表现出不同的动画角色形象和性格,同时在进行动画造型创作的时候,也会适当使用夸张手法。比如在《骄傲的将军》动画片当中,在设计将军脸部的时候,就参照了我国京戏脸谱的特点,使人物类型更具特色,通过将“大花脸”作为将军脸部设计的基础,并通过适当的简化和夸张,利用桀骜的眼神、上扬的眉毛、络腮胡、顿挫分明的脸部线条等来展示出将军武断、固执、自信的性格[5]。并且在设计动作造型的时候,也充分利用了京戏中的程式化动作。
(二)中原文化元素
中原文化元素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造型语言,利用动漫艺术形式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并在动画创作中有效运用历史的、传统的本土文化语言,并根据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使动画角色形象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比如在对少林武僧角色进行创作的时候,除了需要理解相关的少林功夫,还需要适当对人物形象进行变形和夸张。在塑造动画角色造型的时候,主要是设计动作、身段以及头部,所有的设计都需要密切按照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同时动画人物的动作还需要富有变化,速度和难度都比较高,这样才能够将超高的武术造诣充分展现出来,另外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装饰、象征等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写意”[6]。通过眼神、丰富的表情、身体肌肉,将动画角色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现出来,树立威武、勇敢、机灵的形象。
(三)无锡纸马文化元素
在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中,无锡纸马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设计人物角色形象的时候得到充分应用。比如在《大闹天宫》动画电影当中,就充分运用了无锡纸马造型,其中的“土地公公”一角,帽子、胡子、眉毛、眼睛设计与无锡纸马中的土地神像十分相似,装饰感和民俗感都比较强烈,虽然整体上较为慈祥、端庄,但是在激动时也会将凶恶的本性表现出来,将整个人物奸诈、伪善的性格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视觉感染力丰富[7]。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相互之间的融合在不断加强,同时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为了增强我国的软实力,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实现动画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就必须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这对文化传承和动画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飞.浅析动画角色设计风格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吸收和发扬[J].艺术科技,2016,(10):117.
[2]陈雪梅,王之润.中国传统艺术在动画电影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77.
[3]许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应用中的嬗变[J].艺术教育,2016,(05):228-229.
[4]姜丽霞.浅谈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创作研究[J].大众文艺,2015,(16):105-106.
[5]王雪婷.本土文化在动画角色概念设计中的解构与重构[J].艺术研究,2014,(01):154-155.
[6]刘瑞.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影响——以鸟山明作品《七龙珠》为例[J].美术向导,2013,(06):73-74.
[7]李瑛晖.中国文化符号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基于意象审美范畴的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