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研究

2017-12-28 16:44刘艳丽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干预影响因素

刘艳丽

摘要:从大学生个体特质、学习情境和社会情境等方面分别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特質、对专业的认同和学习效能感等影响大学生倦怠情绪的产生;同时,在学习环境中,学业压力感知、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素养和班风学风等也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学习的倦怠情绪;社会价值导向、亲朋的社会支持等来自校园外的社会因素也可能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之一。制定合理的个人学习和成长目标、改进学习策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等措施能有效地干预学习倦怠。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干预

一、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概念

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out)的概念源自于对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Pines & Katry首次提出了学生倦怠(student burnout)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产生精力耗竭、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态度冷漠疏远,以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连榕等基于中国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对所学专业缺乏认同和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主要原因,从教学过程来看,可观察到大学生表现出较严重的逃课、迟到早退、学业拖延等不良学习行为。然而,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颇为复杂,其他来自个体、学习和社会情境的因素也会造成学生的倦怠情绪。

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一)个体因素1.人格和心理特质

人格特质。学习倦怠与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相关。研究表明,具有特定人格特征的个体更容易出现高倦怠。具体而言,那些不善于自我管理和调节、经常体验消极情绪、缺乏想象力和好奇心等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自尊。大学生的自尊心越强,学习倦怠程度越低。自尊心强的大学生对自己大多持有积极和肯定的态度,对依靠自身努力克服学业困难有足够的自信,因而不容易滋生学习倦怠感。低自尊的大学生则更容易体验到无力、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比较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控制点。研究发现,内外控信念能有效预测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表现。内控者往往将活动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相信凭借自身努力和能力可以达成目标,因而在遭遇学习压力或课业负担较重时,内控者会积极调整学习计划和身心状态主动迎接挑战,并在努力过程中不断督促鞭策自己,学习倦怠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而外控者认为外部复杂且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活动的结果,一旦感受到学习压力,则怨天尤人或给自己的状态寻找各种借口,学习倦怠情绪会迅速滋生且在恶性循环中不断被强化。

心理韧性。个体的心理韧性指个体在遭遇逆境或重大压力时的适应性。心理韧性水平高的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或挫折时,能从积极角度来看待问题,且多具有较强的内部控制信念,善于以建设性的方式控制自身的身心状态。心理韧性水平低的大学生对学业压力或逆境更为敏感,缺乏足够的自信和毅力来应对挑战,反而更多地体验到失败,畏难和倦怠情绪相伴而生。

2.专业学习动机和能力感知

专业认同。连榕等学者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学习倦怠指数较高的问题关键在于许多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认同和兴趣。一些大学生在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遵从父母意志,但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入学后才发现专业与自己兴趣不投或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偏差。另一方面,高校某些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导致学生认为专业知识过时或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又不得不学习学校指定的专业课程并通过考核,倦怠、厌学情绪由此产生。

专业适应性。大学生的专业适应性是指大学生在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主动调整专业认知和学习策略,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大学生在入学之初需要经历从中学的应试教育向大学的自主、自律性学习模式的转变。如果大学生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就可能表现出专业适应不良,进而引发学习困难和倦怠情绪。

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任务所具备能力的判断与自信。班杜拉指出,个体对自己效能感的期望会影响其情绪反应和思考方式,进而影响自身的行为。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倾向于想象与成功有关的学习场面,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任务中,从而经历更多的成功体验,进而降低学习倦怠水平。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越强,为学业任务付出的努力越多,也越能坚持下去。而学业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会更多地联想到学习的失败后果,在想象中不断放大学业任务的艰巨性,忽视和放弃了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有效运用,也就越容易在焦虑和无力感中产生倦怠情绪。

(二)学习情境因素

1.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学习倦怠行为产生与高校的教学管理有密切关系。首先,高校对大学生的入学教育不充分。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没有很好地衔接,大多数刚入学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欠缺,而新生入学教育中常常忽视对其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容易导致学生学业适应不良。其次,学籍管理缺乏灵活性。学校对学生转专业严格控制,学生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动力大打折扣。

2.教师素养与教学质量

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教师的素养、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部分高校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了,从而忽视了教学。具体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乏味,理论与实践脱节,且课堂管理松懈,与学生的课间和课后互动都较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3.班风、学风与从众效应

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往往潜移默化地受到班风、学风的影响。根据从众效应理论,大学生如果生活在一个班风、学风积极的团队中,同学间传递的正能量就会促使身处其中的学生感受到奋发向上的力量和学习压力,从而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反之,大学生则容易受到负面能量的影响,逐渐陷入学习倦怠却不自知。

4.学业压力感知

学习负荷是影响学生学习倦怠诸多因素中较重要的一种。在很多教学改革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趋势,各科任课教师给大学生布置了很多课后作业等。但各任课教师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时又缺乏沟通,导致多门课程同时布置学习任务,这大大超出了大学生的学习负荷,他们容易产生沮丧、焦虑情绪,也无法体验到成就感,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倦怠情绪产生。

(三)社会情境因素

1.社会价值导向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上的消极观念和不良风气不可避免地对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强烈冲击,让他们产生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有的甚至在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手机上网成瘾。当人们感受不到生命意义时,很容易会出现空虚感,表现为无所事事、心烦,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心灵性神经官能症。

2.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个体遇到困境或紧急事件时他人给予的物质、精神上的关心和帮助,其中来自父母、朋友和教师的支持影响较为突出。张治遥 认为,社会支持的人数和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能够有效预测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变量。社会支持通过激发大学生不同应对方式从而影响学习倦怠水平。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就越倾向于积极地应对学业压力,从而有效地缓解负面情绪,增加个体的学习效能感。反之,大学生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少,其消极应对方式和负面情绪则会交织影响,导致其学习倦怠更严重。

三、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策略

(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制定合理的个人学习和成长目标

考虑到大学生对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偏好,高校和教师要多利用班级微信或QQ等推送一些高质量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线下个别访谈和社团活动引导大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需要和建立实现目标的责任感和信心。同时,高校和教师要鼓励学生定期自我检查,同学间互相督促和分享学习经验和困难,实现个人和学习团队的共同进步。

(二)促进专业认同和承诺,改进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能感

高校要灵活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培养大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认同。比如,高校可以通过邀请知名校友宣讲、组织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参观等方式促使大学生形成专业学习承诺。对于专业适应不良且对专业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则应在选课和转专业上进行更宽松的管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习倦怠的产生。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个性,并通过总结以往学习经验、借鉴他人经验探索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能感,减少学习倦怠的发生。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加强学风建设

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同时,要严格执行和完善课堂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潜在的学习倦怠问题。各科任课教师要与班主任或辅导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促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四)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提高抗压能力

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对自我以及外部世界的客观评价和正确归因,尤其是在面對学业压力、生活挫折时,冷静客观地归因有助于他们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让他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提高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韧性的培养,由专业教师采用小班教学,必要时对那些倦怠情绪严重的学生还要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帮助他们摆脱负面情绪。另外,与家长、朋友的亲密关系和良性交流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要鼓励在校大学生多利用社交媒体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成败体验,积极寻求心理支持,不断完善社会人格和形成成熟、健康的问题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小新,苗晶磊.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1).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

[3]廖红.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学习倦怠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3,(5).

[4]陈家胜.大学生心理韧性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16,(9).

[5]王敬欣,张阔,付立菲.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2).

[6]余艳莉.勒温场论视域下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6,(5).

[7]郭英,周文静.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干预影响因素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