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育中差生转化工作

2017-12-27 08:00周承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7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差生转化

周承君

【摘要】古人云:“人皆可以为尧舜。”素质教育中有一个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个独特的个性都得以发光。教育要求研究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包括所谓的“差生”,都是教育者的一个课题。下面就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有关差生转化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学校教育 差生 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89-01

一、要正确认识差生现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心理品质和心理成熟度的不同,他们在校的表现也就不一样。另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班内出现部分差生纯属必然。作为教师应正视这一点。

二、要充分了解差生

学生成为差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家庭环境而言,有些家长对孩子,或是由于溺爱,或是由于放任、教育不得法;或是无暇顾及而造成孩子学习成绩很差,甚至一差再差。就学生方面而言,有的因为懒惰贪玩不好学,有的因为学习方法不得法,有的因为接受能力差造成知识欠账太多而成为差生。但主要的原因还应从教师的教育措施中去寻找。要充分了解差生,本人認为,要做到“四多”、“两及时”。

“四多”:1.多关心学生。教师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特别是对差生尤为重要。要想转化他们,必须关心他们。“关心”不仅体现着老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带给学生前进的勇气。2.多观察学生。教师要留心观察其一言一行,要抓住跟学生接触的时时刻刻,通过观察、分析,找出落后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实现转化。3.多找学生谈心。谈心是一门艺术。谈话时,教师态度和蔼,说话诚恳。提出自己的意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知道自己落后的原因及努力的方向。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达到有的放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4.多找学生闪光点。闪光点即优点,人人都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这一点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两及时”:1.及时接触了解差生。教师要及时主动地接近差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个性特点等,随时把握其思想变化脉搏。这样,教师采取的转化举措就会更为及时有效。2.及时发现差生哪怕细小的进步,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鼓励,以激励他们增进成功的信念。及时适宜地鼓励,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重视差生转化的方法

1.对差生要关心、体贴、平等相待。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育者应该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要转化差生,就必须关心他们,把他们与其他学生平等相待。由于他们在学习中所处的劣势地位,教师更要体贴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信任。只有这样,差生才有可能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2.培养兴趣,树立信心,适时补救。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差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授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学生喜欢听,乐于学。同时教师要常给学生讲授知识的重要作用,介绍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差生树立起学好的信心。

3.创造机会,让差生“抬起头来”。再差的学生,也有自尊心,他渴望被人重视,被他人尊重。据此,我们要多表扬,鼓励,千方百计为其提供展露“才华”的机会。使他们能有机会得到周围人(老师、同学、父母)的赞赏与认可。让差生感受到尊重与重视,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成功感”,这是促使其转化的火种。

4.制定“适度目标”,确立正确的期望值。差生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或成绩比别人差得太多。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老师要制定“适度目标”,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目标的提出不应过高。过高则很难实现,使其失去信心;也不宜过低,过低则缺乏前进的动力,反而不利于彻底转化。同时,也要帮助差生正确认识、评价自我,这样做,可防止一旦比不过别人或进步幅度不大产生灰心丧气的想法,自暴自弃,以致前功尽弃。

5.对差生转化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差生转化工作,任务本身是艰巨的,而且是长期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所有老师通力合作,常抓不懈。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操之过急,企图“一劳永逸”。我们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恰当、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工作。只要我们投以无限爱心和耐心,转化一定会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差生转化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