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思辨·渗透·实践

2017-12-27 14:31杨敏
考试周刊 2017年40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生命教育

杨敏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析了七年级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品德教育的基本策略,以更好地落实德育目标,提高品德教育品质。

关键词:生命教育;品德素养;道德认知;道德行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2006年9月,我们使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朱小蔓教授总编的《道德与法治》这套教材,教材在创造性、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有机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七年级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与他人交往为主要内容,渗透了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媒体素养教育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下面我以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谈一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想法和做法。

一、 聆听阅读:品德教育落细的切入点

身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每天都会听到或阅读到海量的信息,聆听和阅读是学生落实德育的良好途径。如果学生具有认真聆听阅读身边人和事,感悟体味,认同国家和社会提倡的主体价值观,何愁德育不能落实到位?因此,我充分地利用教学契机,培养学生聆听和阅读的习惯。

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十课《增强生命的韧性》第一框题“珍视生命”中,我给学生播放近期央视心灵类节目《朗读者》中一段影音:一个八个月大就失去听力的儿子杨乃斌在母亲的陪伴下,上了正常人的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211”院校,从一个残疾人成为助残的工作人员。让学生认真聆听杨乃斌感人至深的朗诵,通过影音的熏陶渲染,感受生命的可贵,母爱的伟大。学生感悟出生命中的挫折是我们成长中的一部分,生命的意义在于用所有的力量使自己茁壮成长,绽放生命的精彩,渗透了生命的教育。在突破难点“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中,我将阅读感悟材料做成有音乐的课件。内容为:2008年“5.12”地震中失去左脚芭蕾女孩李月的追踪报道。材料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废墟中的红舞鞋”图文介绍李月在废墟中被救过程,第二篇章“残缺的身体舞动的生命”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李月的精彩表演,第三篇章“我依然可以征服世界”李月近年接受访谈的文字。在运用这些阅读材料时,由于情感的渗透,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和积极参加的欲望。材料和教材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感悟,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着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要不断发掘自身的生命韧性。这样的阅读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开放性、生成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渗透德育中生命教育,增强抗挫折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 思辨:品德教育落实的关键点

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核心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如果学习方式主要是重复灌输标准答案,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是真正有价值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生活的概念性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遗忘,更不可能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只有充满学生有所思考的辨析,学生品德素养才能在肥沃的土壤枝繁叶茂,百花齐放。

在试教七年级下册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二框题“节奏与旋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深入的思考,问题如下:集体中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积极作用?小群体一定会发展成小团体主义吗?当发生这样冲突矛盾时,怎么做?这样问题的设置,激起学生内心冲突,思维的碰撞。我精选了本班的学习合作小组、书香校园PK赛、篮球场上比赛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小群体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在思考中明晰知识脉络,接着让其中小群体的成员说一说在这些群体中的感受体验,学生在情感交流中碰撞,得出了感悟。正当课堂思辨顺利和谐时,我又反问这些小群体和集体之间是否没有矛盾呢,学生若有判断。让学生观看根据教材“探索与分享”中排练成的“我是老大”情景剧,在观察表演中感悟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就会与集体其他成员和集体共同要求发生矛盾,沾染上“江湖义气,拉帮结派”从而沦为小团体主义。通过这个年龄阶段会出现的生活情境进行实践指导,如何对待这样的冲突和矛盾,让学生明辨是非,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所以说真正有效的德育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在道德实践中感悟生成道德知识,形成正确道德行为和结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热议:品德教育落地的生长点

朱小蔓教授说:德育不仅是带领学生学习,服从社会道德规范,而且引导学生内在地生长出道德的力量,使培养学生社会性、引导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与培养学生独立性、引导学生内在精神发育的过程相互支持。

我在试教七年级下册第十课《道德法律伴我成长》第一框题“法律为我们护航”中,根据教材“探究与分享”中小强的故事改编成“法制进行时”的系列剧。

情景故事一:小强的辛酸童年。让学生围绕小强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展开对话交流,问题设置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积极踊跃发言。

情景故事二:辍学的小强。父母离异后被判给父亲抚养,父亲不管他还打骂他,母亲很少探望他。此时,我采用了“选题抢答”的形式,增强交流的对抗性和针对性。问:小强未能得到哪些方面保护?他可以向谁求助?在这些途径中,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哪些法律对未成年人提供了特殊保护?你若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向他提供哪些帮助?

学生在抢答的激烈氛围中,跃跃欲试,各抒己见。

情景故事三:危险的小强。小强没有选择法律援助,而是愤然离家,途中遇上了人贩子,后来得到警方解救。故事跌宕起伏,学生也陷入紧张之中。小强该如何脱离险境?故事情境的设置渲染,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社会的复杂性,生活的矛盾冲突,生活对学生的挑战在课堂上展露无疑,使课堂热议有规则有实效,而免于形式主义。这样的课堂讨论,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直视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疑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质疑中成长,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落实正确的道德行为。

四、 实践:品德教育践行的落脚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的行动,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有培养成伪君子。”空洞的说教,硬性的灌输只能让学生厌烦,甚至产生对立和叛逆。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实践,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才能被真正认可并践行。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更强调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感知理解走向行动,通过具有可操作的行动策略指引学生如何达到知行合一,并鼓励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拓展延伸培养自身的修养和品德。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中第二框题“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我恰巧利用本年段一位學生父亲不幸摔伤,需要巨额治疗费用的事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帮助这位学生,传递情感正能量。由老师亲自带头捐款,彰显榜样的力量,学生以不同形式对该同学进行帮助。在这个友爱的氛围中,学生的捐款人员达到98%,连平日里十分调皮的学生也受到感染,纷纷捐赠。无需过多的语言,学生能自发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这就是德育的落脚点。在这种至善向善行善活动实践过程中,使道德认识内化成道德行为,使学生的个人意愿形成自动化行为,从而感染了他人。学完这一课,学生的实践成果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在课外和父母进行一次愉悦的情感交流,有的学生利用周末组织去敬老院献爱心,有的同学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向身边的人传递美好的情感,这样的实践活动情感体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落实了德育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堂须富有道德力量,彰显育人魅力。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课堂;是聆听、阅读、思辨、热议、实践的课堂;是成就学生精彩,收获教师幸福的课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为无形的力量,润泽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范小江.使用好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几点建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旬刊,2017(1):7-8.

[2] 檀传宝等.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李晓东.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J].今日教育,2016(3):15-17.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生命教育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混合方法在营销非道德行为成因研究中的应用——以顺序性解释设计为例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行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