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句驱动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

2017-12-27 23:46金念念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译员连接词口译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顺句驱动在交替传译中的運用。作为同声传译中的重要原则,顺句驱动的优势同样存在于交替传译之中。通过比较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笔者发现在同声传译中,顺句驱动原则由于受到断句的影响和时间的限制,其有效性在交替传译中更胜一筹。根据案例分析,笔者从语句的切分,笔记的记录和目标语的输出的角度详细分析了顺句驱动技巧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总结出了顺句驱动在交替传译中的翻译策略,以达到帮助译员减轻压力的作用从而提升翻译质量。

【关键词】交替传译 顺句驱动

一、交替传译的特点

会议口译有两种形式,即交替传译(交传)和同声传译(同传)。在交传中,译员一般和与会者坐在一起,当讲话者说话时记录下讲话的内容。当讲话者停下来时,将记录下的内容翻译为目标语。运用这种口译方式时,可能讲话者一段内容的长度会超出译员所能承受的范围。这时译员就应该示意讲话者暂停讲话,进行翻译。在交替传译时,笔记非常重要,能够辅助译员的翻译。

交替传译区别于同声传译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译员对译入语的分析和翻译是分开的。在交替传译中,时间间隔让译员的句型转换和记忆压力增大。译员得同时顾及译入语的语法句型准确度和信息完整性。所以,顺句驱动也可用于交替传译,帮助译员节省时间,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此论文着重讨论顺句驱动在交传中的应用。

二、顺句驱动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分析

1.丹尼尔·吉尔的交替传译模型。丹尼尔·吉尔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口译研究者。他针对会议口译建立了口译模型,包括同声传译模型和交替传译模型。交替传译模型如下所示:

Phase One(第一阶段):

Interpreting(口译)= L + N + M+ C

L = Listening and Analysis(听和分析)

N = Note- taking(笔记)

M= Short- termMemory Operations(短期记忆)

C = Coordination(协调)

Phase Two(第二阶段):

Interpreting(口译)= Rem+ Read + P

Rem= Remembering(记忆)

Read = Note- reading(读取笔记)

P = Production(重组信息)

第一阶段关注的是交传的听和记录阶段;第二阶段是口译的进行,重新组合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以下的几个段落,主要讨论怎样分别在这两个阶段应用顺句驱动。

2.交替传译第一阶段。在第一阶段中顺句驱动主要应用于N(笔记)之中。

(1)切分语句。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中,根据意群切分语句是可行的,切分语句的目标是打破源语的格式,使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从而更易翻译为目标语。译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习惯,决定在哪里切分语句,然后再连接成目标语,头脑中能产生翻译信息的清晰结构和流程,存取信息更加容易,翻译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2)用符号和笔记排版表示意群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符号和排版能够很好地展示意群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方便记忆。当然,有一些词语还能用符号和缩略语代替,这也取决于译员在具体情况下的使用。每个人的短期记忆时间长短都不同,并且记忆下的内容也和源语言不尽相同。一般说来,随着间隔时间的增长,记忆的准确度也会降低。但是,交替传译员在翻译时,听源语和翻译成目标语的时间间隔往往在3分钟左右,甚至更长。所以,必须运用笔记和切分技巧辅助记忆,帮助译员更好地重新回忆源语信息,进行言简意赅和更有逻辑的表达。

3.交替传译第二阶段。因为译员有意运用笔记辅助记忆,所以在第二阶段中,译员也应有意重新拾取信息。对照笔记重新组织思维和语句需要人脑的处理能力。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顺句驱动在P(创作)中的应用,包括使用连接词、句型或词性转换、以及重复。

(1)使用连接词。为了达到流利交流的目的,分割开的意群必须重新连接起来,帮助听众理解信息。意群之间的关系,可以是逻辑关系、主句关系、或者主语和补语的关系等。英语表达更为紧凑,喜欢运用主从结构,典型的连接词为并列连接词(and,or,but 等)、因果连接词(because 等)、分词和Wh- 词(who,where,when 等)。而汉语表达更为分散,喜欢运用平行结构,让句型更为简单,表达更加地道,反映出两个意群间的逻辑关系。

(2)句型或词性转换。为了连接句子,一些动词或者短句可以转换为名词或者名词词组。

(3)重复。“重复”这个顺句驱动辅助技巧往往运用于英译汉中。英语讲究形和,非常注重句子的逻辑关系,使用很多的连词,层次很多。汉语则惯用短句,句式较分散,注重意合,重复较多。口译作为口语表达,应该更加符合译入语的习惯。英译汉应满足汉语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适时重复必不可少。

三、顺句驱动在交替传译中的意义

1.提高口译质量。高水平的译员应该要忠实而流利地翻译讲话者的语言。论文的以下部分将继续运用吉尔的口译模型探讨顺句驱动在交传中的意义。

(1)提高信息记忆质量。在面对高密度的信息、高速度的表达时,口译员的处理能力就面临着挑战,要耗费大量的第一阶段中的L 和N 能力。因此,其它的几种能力不得不降低。顺句驱动能够减少译员选择句式结构耗费的能力,帮助译员降低C的要求,这样,留给L、N 和M的时间也就更多,从而提高整体信息记忆质量。

(2)提高信息重组质量。在这个阶段,口译员阅读笔记、重拾短期记忆中的信息。因为源语和目标语的不同,读取笔记负担较重,同时,译员还要进行流利的语言转换。在这个时候,通过借助顺句驱动处理过的笔记,能够大大加强译员的Rem和Read 能力,从而提高P的质量。

2.降低译员的压力。口译员压力来自于翻译现场,关键信息的遗漏和误译容易导致国际间的误解,甚至影响国家间的关系。压力越大,口译准确度将越低,从而影响整体翻译质量,研究表明,压力会阻塞意识重组。通过运用顺句驱动,口译员能够关注翻译的内容和选词,而不在句式上花太多时间。一步一步地表达信息能够减少漏译和误译,降低信息处理难度,从而降低译员压力。

四、总结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增多,中国的外交活动越来越多。对中国的口译员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舞台的扩大,也意味着工作压力的增加。译员们的翻译内容,直接影响活动的成功与否,可以用一字千金来形容。顺句驱动技巧的娴熟运用,能够帮助议员们减轻压力,获得更为准确、完整和高质量的翻译表达,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完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柴明熲.口译的专业化道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万宏瑜,杨承淑.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J].中国翻译, 2005(3).

[4]张威.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操作的理据透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

[5]刘和平.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J].中国翻译,2005(4).

[6]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7]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基金项目】武昌工学院2017年校级研究项目“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教学设计及创新实践”(项目编号:2017JY07)。

作者简介:金念念(1989.03-),女,湖北武汉人,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口译,英汉翻译。endprint

猜你喜欢
译员连接词口译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宾语从句的语序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口译趣谈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吸引阅卷老师的“连接词”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浅谈口译笔记重要性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