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活动经验 促进技能提升

2017-12-27 23:40吴伊艺
考试周刊 2017年40期
关键词:积累提升经验

吴伊艺

摘 要:文章剖析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有效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技能。

关键词:积累;经验;技能;提升

教师要激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掌握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数学活动策略,引发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转化已有数学知识活动经验,成为建构新知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时空,发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活动课堂教学实效。

一、 感知数学现象,转化理性经验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挖掘数学教材的深刻内涵,创设一系列熟悉的学习活动场景,学生通过直观地参与探究,进行观察、操作、思考与互动交流,对数学现象加以分析与探讨,梳理和提炼数学现象中各种数量关系,建构数学知识模型。学生要深入感知与分析数学现象,对数学现象直观观察和动手操作,在充分感知数学现象的基础上,进入理性的思考探究,从中发现、比较,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解决感知过程中的疑惑点,为理性认知奠定基础,获取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理性经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出示教材中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的图意,让学生描述这幅主题图所要表述的意思,通过形象化的演示,学生初步感受到这是一幅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也就是一幅“公园定向运动图”。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教师插入点拨,补充讲述“定向运动”的相关知识。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观看主题图,想象自己正参与这场公园定向越野赛,在小组中描述一下自己参赛的路线。通过观察、思考与互动探究活动,学生体验到参与越野赛应注意确定位置,从抽象的了解到直观的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出示例1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主题图,思考与交流确定各个检查点的位置,动手在纸上画一画草图;把握好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具备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接着,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中,运用行与列两个条件在平面内确定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确定方向和位置的数学知识进行迁移,加以讨论探究,探索如何确定任意的方向,分别进行表述,统一意见和探讨结果。学生从直观的数学现象中观察、感知探究,吸收了感性的数学经验,再通过思考、小组合作活动,抽象和概括数学概念,逐步建构和丰富学生的理性经验。

二、 利用生活经验,提炼数学经验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建构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再现和利用生活经验,娴熟地把生活经验逐渐转化成数学活动经验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模型,提炼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教师立足于数学教材内容,把枯燥、深奥的数学内容与生活原型相结合,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情境,呈现感性的数学活动内容,激发学生进行数学化的思考探究,积累数学基本经验,发展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要借助学生已经积累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让学生掌握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观察小药箱活动: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小药箱,要求小组中的学生分别站在小药箱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学生站在一个位置观察了小药箱后,再换另一个位置进行观察,如此循环,最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观察。观察之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动交流,表述自己观察到小药箱的几个面,学生通过交流分享,体会与感悟出:无论站在哪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小药箱的三个面,无法把小药箱的所有的面观察到,而且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小药箱,所看到的小药箱的形状也是不同的。接着,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一个大药箱,要求学生从大药箱的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图形动手画在纸上。观察过程中学生必须做到:只看大药箱的一个面,视线与观察的大药箱表面垂直。同样,教师要求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循环观察大药箱这几个面,再画一画、说一说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大药箱是什么图形。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物中进行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利用了生活经验,逐步提炼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三、 新旧经验关联,丰富策略经验

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旧知,启发学生探究新知,把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正要探究的数学新知相互交融,寻找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结合点,设计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引导与点拨、交流、探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并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各种经验策略。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数学现象,分析数量间的各种关系,激活学生新旧知识的关联,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从中探索出新的解决问题策略,让学生在长知识、长智慧的同时,丰富数学的显性和隐性策略经验。

教学“小数加减法”例1时,教师根据教材提供例1的情境图:跳水比赛的表格和父子的对话,运用电子白板呈现例1画面,让学生观察图意,再要求学生表述例1画面的内容,学生通过有序陈述,理解了例1的题意:父子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得分情况,以及父子的對话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计算的知识,在这旧知识的基础上,出示画面上一部分内容,不出现小数减法,即5340-4980=?,所得的结果与父子的对话“中国队领先3.6分”有了认知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困惑,从而引入了小数减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列竖式计算,着重要求学生列竖式时应做到小数点对齐、计算过程注意退位,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的特点,体验3.60与3.6是否有区别?接着,根据父子的对话“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111.60分”“现在领先12.6分”,引出数学问题:这些分数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列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巡视点拨,展示计算成果,多样性的解题策略充分地展示出来。利用旧知解决面临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能拓展数学思维,发散性地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丰富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经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累提升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