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7-12-27 10:48段红
考试周刊 2017年40期
关键词:教学氛围实践应用

段红

摘 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自行探究中创新;研讨交流中创新;实践应用中创新。

关键词:教学氛围;探究材料;自行探究;研讨交流;实践应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小学科学课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有特别的优势,而且有一定的基础。小学生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方法、观点、认识上的创新,又包括前人已发现,但对个体而言从未涉及过的,还包括多种信息重组后发现的新规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创新提供环境条件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儿童自行探究知识活动的需要。创设良好的氛围一是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二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是这种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和示范者。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首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影响学生,民主教学,尊重儿童,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相互间可以讨论,甚至无拘无束地争论,而没有距离感、畏惧感,没有“师道尊严”的鸿沟。那么,带给学生的将是心灵上的安全感和师生间水乳交融的一种幸福感。

发展健康的生生关系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既要善于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采用互听、互看、互助、互议等形式使学生协作攻关,取长补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又要采用辩论、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建立新型的生生关系,即密切合作、友好竞争的关系,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才会更加高涨,也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营造有利条件。

二、 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为创新提供物质基础

“材料引起经历。”没有材料学生探究活动就无法展开,学生这样通过支配材料才有创造的意义。教师要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尽量提供足够的具有结构的观察实验材料、工具和设备,提供人人均能参与观察、实验、制作、搜集信息、发表信息、参与决策、进行评价等整体活动的机会,努力改变大多数学生“陪听”“陪做”的现象。

三、 在自行探究中创新

让学生自行探究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学生的探究活动主要包括观察、实验、解剖、考察、栽培、饲养、查阅资料等基本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注意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其中实验便是认识自然、探究自然规律、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的直观手段。小学科学实验是“学科学”意义上的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自己去获取知识,认识科学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穿针引线,提供生动直观、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支持他们“怎么想,就怎么做”。

例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可提供以下材料:两个水槽(一个装冷水,一个装热水)、热水瓶、塑料瓶、烧瓶、气球,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自己设计实验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鼓励学生追求研究方法的创新求异,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子怎么知道火是热的,雪是冷的,糖是甜的,石头是硬的,棉花是软的?因为他们烫过手,冰过手,吃过糖,碰过石头,拍过棉花球。”这里就突出了自行探究的重要性。

四、 在研讨交流中创新

在指导学生自行探究、获得大量感性认识之后,教师还应及时组织学生相互研讨或师生共同研讨,将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结论。这是探究活动的深化环节。

在研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放手”。一是“解放小孩的嘴”,讓学生“你观察到什么就说什么”,敢于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发现,使收集的事实丰富和真实,让学生尽情地交流所观察到的事实。二是“解放小孩的头脑”,让学生“你想提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大胆提问,擦亮学生思维火花,培养他们积极发现问题、勇于标新立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前不久教学《养蚕》时,有位同学问:“老师,你说是先有蚕卵,还是先有蚕蛾?”,教学《眼睛的科学》时,有同学问:“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物体的倒像,为什么我们看见的物体不是倒立的?”

教师充分放手,师生共同研讨,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变得敢做、敢想、敢说,能力、个性和创新精神都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五、 在实践应用中创新

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最终归宿,也是学生思维创新的最高层次。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如果把知识凝固起来而使其陈旧,这样的死知识是苍白无力的。知识只有在运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力量。因此,教师要把“应用知识”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根本,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应用中进一步发现问题,从而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常可采用举例、判断、操作、解释某种现象、预知某种变化、设计实验、制作某种东西等方法来达到活化所获知识的目的。

例如,为了巩固学生对磁铁性质的认识,教师可提供磁铁和玩具小车,让学生设计“磁控小车”,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作为“动力”,使小车前进或后退。实验证明,学生的设计、创造热情都很高,积极思维,努力创造,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教师必须树立“开放教学”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自由度,让每一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真正实现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之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氛围实践应用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