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睿 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浅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赵国睿 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对人才类型、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样的要求,我国许多高校纷纷结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开始建立有特色的全新办学理念,试图建立起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然而许多高校培养人才的类型还上不明确,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等结构也较为单一。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当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条件。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在一定教育思想或者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培养对象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人才服务区域都会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然而,任何一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着特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崛起,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量也不断扩大,如何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培养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的人才是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树立以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具有应用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等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作为新兴学科专业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它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边环境的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因此,为制定一个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服务区域经济,满足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为适应经济建设人才市场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就不得不对其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改革。具体做法则是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策略,制定出相应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更好的为电子信息产业输送人才,是研究者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应当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所制定的,它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应当要随着经济建设人才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制定相应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各高校必须要以教育部所提出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各个地区的高校也应当考虑到各个地区的不同,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与输送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综合能力过硬的人才,培养人才的数量也不能远高于市场所需要的数量。制定好这种培养目标和规格之后,要及时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保持一成不变,而是要及时观察社会对于人才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等的需求变化,灵活的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培养出一批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理论,从事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与研究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方案是配合高校所设立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而制定出来的具体实施方案。它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实施专业培养目标的必备条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建设人才所需的专业理论、科学技术、研究能力,与经济建设型人才的需求接轨。除了依据上述所说的几个条件,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当侧重对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可根据这一学科的特点设立虚拟实验室,还可设置相关学科的课程模块提供学生选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愈发突出,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适应市场的需求。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就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工程设计及独立工作等能力。高校应采取实验课程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校期间强调实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抓住毕业实习及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降低理教学等比重,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等的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形成以设计、制作、调试和验收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程的比重。在培养学生自主设计的过程中开发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培养电子科技的特色人才,各高校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教学改革,教师要能够对自己就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作出一定调整,利用科技平台构建虚拟实验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加倍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全新的理论加实验加工程训练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高校还可通过假期那个网络资源共享建设,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平台来辅助教学。不仅可运用书本教学,身为时代领头行业的电子信息产业,其培养人才的教材也应当要能灵活地运用电子科技,如电子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等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素材,还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1]杨成全;卢玉和;石云龙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2]赵华君;程正富;朱家富;曾祥伦;石东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林钧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4]余东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与探索[J].电子制作,2014
[5]董慧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
[6]方见树;廖湘萍;李雪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