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老师的书法课

2017-12-26 14:05刘天珍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现状

刘天珍

摘 要: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小学书法教育是书法的启蒙阶段,而现状是专业书法教师的严重缺乏。书法课基本是体现在语文教师的写字课上。在我们学校,虽然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热爱书法,特别是美术老师。从美术教学经验中探索书法教学的点滴策略。

关键词:现状;培养情感,激发兴趣;美感熏陶;表演体验;注重差异;成果展览

小学书法教育是书法的启蒙阶段,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专业书法教师的严重缺乏。书法课基本是体现在语文教师的写字课上。在我们学校,虽然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热爱书法,特别是美术老师。我们学校有12位美术老师,有8位老师爱好书法,有的是省书协会员,有的是市书协会员,有的是书法爱好。所以我们学校的书法课虽然都是分担给各位美术老师的,但书法课开设的比其他学校都要早一些。

我是美术老师,担任三年级的美术教学和书法教学。低段重点在硬笔书法,强调人人写好字;中高段重点在软笔书法,强调书法兴趣爱好。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硬笔书法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孩子不愿意写字,更不愿意练字。很大一部分学生书法练习和平常的书写严重脱节:平常书写习惯乱写乱画的孩子,书法练习时就非常难。软笔书法由于书法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与其训练方法枯燥性之间的矛盾,少儿好动活泼与书写训练的严格性之间的矛盾,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我力争从美术教学经验中探索书法教学点滴策略。

一、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就是为孩子们引路,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书法,必须重视学生对书法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书法有点枯燥,教师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情感,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孩子的热情。我常常在课堂或课余有意识地示范书写他们的名字或诗句:用大楷、小行草等形式,这种卖弄式的书写秀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勾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用美术彩色纸修饰装框,因势利导讲讲我写的内容和形式;或讲一些书法故事,名人轶事。表现好的学生拿到有自己名字的奖品异常兴奋。低年级学生对故事中的一些人物总是充满着崇拜,书法史上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如“墨池”“笔冢”,在课上练字时讲一进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是练字的生动教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督促他养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慢慢地,孩子们很崇拜我的“渊博”,喜欢我,并喜欢上我的课。

书写形式生活化能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写,既有兴趣,效果又好。五六年级书法兴趣班的学生,我辅导他们學习写对联,鼓励孩子们春节写春联。我们学校还出了一本师生楹联集书——《联抒情怀》!这样从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好奇开始激发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就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

二、美感熏陶

一手漂亮规范的字,可以给人有愉悦之感,可以这么说看一手美观的字跟看一幅漂亮的画的感受是一样的。我把美术课上生动的形体美内化到书法课上:在书法课中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一年级要求写的汉字大部分都是象形字、会意字,而它们与画密切相关,本身就像一幅美的画。画画是小孩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因此,我把写字教学与画画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乐写、爱写,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由于象形字跟图形在形状上相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看图比较,从而认识了生字,并且兴趣很高,我就趁机启发引导学生:同学们都喜欢画画,其实写字就跟画画一样,要认真观察字形特点,注意间架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才用心地照着“画”好每个字,并进行比较,把一些在田字格中找不准位置的字,或者是写得太大或太小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把写得“东倒西歪”的或随便了事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让学生辨别哪个字写得好看,学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复杂一点的字,我把笔画做成零部件,让孩子们比赛拼贴,评判贴出的美丑效果。在点评时注重优缺结合,以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自己先进行欣赏,认为哪个字最美?美在哪里?教师先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欣赏水平,对他人或者自己的字作出评价,再由老师点评。

三、生活体验

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教学素材,我灵活地运用生活中的事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笔画“横折”时,我先让学生想象把棍子和面条折断进行比较,看看哪一个更加有力,从而让他们在书写的时候把“横折”想象成棍子转折来书写。再比如三年级教材“我来写个龙”字教学:欣赏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龙字,我让孩子自己表演优雅安静的样子、严肃端庄精神的样子、行走及奔跑的样子,这样用神态、动作去体会龙字的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的表现形式,用笔墨的枯湿浓淡去领会字的儒、妍、劲、挺。实践体验美是检验学生书法技法与审美高低的过程,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在实践中通过动手、分析、比较,使学生得出自己的感知,体会到写字的愉悦感。

四、注重差异,因材施教

1.分层作业

首先,小朋友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个性的差异,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悟性、学习方法态度的不同,书写进步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来决定。与书写水平高的学生相比,老师就可以适当对水平较低的学生放低要求。还可以设置“弹性作业”,由学生自己确定练字数量,有时间则多练,没时间则少练,但尽量做到字字都是“精品”。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字例;内容必须与课内教学的重点相吻合,因此留作业要有度、力求科学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轻松,并持续喜欢写字。

2.个别指导

德国的第斯多惠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出发点。所以必须在开始教学以前就确定这个出发点。”对接受能力较好的,平时字写得漂亮的同学,我会在他们本子上画上一张笑脸。大笑、微笑、苦笑体现书写的优劣程度,学生也对这笑脸看得很重。但是在给予一定的表扬之后也应多给他们挑一些“毛病”,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避免一味地表扬而引发他们的自满情绪。

3.互帮互助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班级里的同学对学习充满兴趣。在每个孩子的内心里也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多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因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帮助别人感到自豪,也会因此更加喜欢书法。

五、学习成果展览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我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教室中,为书法作业开设美术书法专栏。德国教育家斯多克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以说,这样的展示其实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使写字水平中下的学生,也看到前进的方向。我利用各种时机给学生创造让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主演。

参考文献:

[1]张荣波.谈小学书法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197.

[2]郑凯.也谈美术课上对书法教学的“导”[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

编辑 高 琼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