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合作越主体

2017-12-26 00:59冯燕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低段合作学习体育

冯燕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之一。对小学低段体育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低段;体育;小组;合作学习

体育教师都知道,小学低段的体育课最难上,主要原因是低段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等。大多数教师用来整顿课堂纪律的时候颇多,因此,很多时候不能按原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如何才能上好低段体育课?这是我们每一个低段体育教师都在探究的问题。通过近六年的低段教学,我总结了一些小经验,经过反复尝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摸索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

一、认识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简言之就是“小组学习”和“团队学习”,他是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达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勤于动口、动手、动脑,乐于参加实践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学习,使课堂教学的主體性得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一般来说,分组要做到组与组之间的平衡,就会考虑到学生素质的均衡。体育课的分组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性格等方面。因此,我不主张一开始就分组,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分组就不能做到组与组之间均衡,在小组竞争中也会有失公平,长此以来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消失。通过两年来的尝试,我觉得一个月的接触,分组的条件才基本具备了,我采用6人一组。分组后要给每个成员合理的分工,分配给他们一定的任务,小组中的6个成员都有重要的角色,分别是组长、纪律委员、记录员、操作员(发言人)、安全委员、卫生委员。通过小组分工后,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都是小组的核心人员,从而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体育课一般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教学,而室外课是体育课教学的主要阵地。例如在一年级的跳跃学习中,我首先以猜谜“小时着黑衣,长大穿绿袍,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这样的方式导入教学,学生兴趣高涨,积极猜谜,都愿意来模仿青蛙。我紧接着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模仿青蛙的动作来创编一个小游戏。要求:(1)明确游戏方法和规则;(2)人人参与;(3)8分钟后进行小组展示;(4)注意安全。听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家争先恐后地表示愿意接受挑战,于是在组长的带领下迅速到达事先分好的场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结束后,各组都开始练习他们创编的游戏。时间到,鸣哨集合,按照顺序进行小组展示,首先由发言人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再由小组进行游戏展示。每组展示完后,其他组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做总结: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在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把自己的想法以动作的形式表达出来,非常不错!在小组展示中,各组成员都很自信,把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大家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大多数小组都没有规划好游戏时的场地,这样看起来就有点满场飞。教师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下次合作学习的希望。最后,奖惩时一定要公平合理,合适的奖励和适当的惩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奖惩不当伤了学生的自信心。

室内课是室外体育课的有效补充,在室内课上我们能为学生呈现各种体育保健知识和运动技术理论知识。在二年级体育健康常识——《饭后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一课中,我让学生围绕“(1)为什么饭后不能进行剧烈运动?(2)饭后进行剧烈运动后对我们身体有什么伤害?”进行小组讨论,有了话题后,各小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剧烈运动后肚子会痛,有的说饭后进行剧烈运动对胃不好,有的说剧烈运动后会晕倒……各小组讨论得热火连天,小组成员各抒己见,都有自己的看法。然后,由各小组的发言人汇报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小组成员间可以先进行互评,之后教师点评各组讨论的情况。通过给出话题、开展讨论和进行小组汇总这一合作学习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践证明,在低段体育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切实可行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愉快的教学模式,它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明白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要完成学习目标,就必须对小组做出最大的贡献,荣辱都是小组的。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互帮互助和良好的合作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编辑 李烨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段合作学习体育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2016体育年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