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
摘 要:在体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背景之下,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引入游戏元素,全面增强教学实效性。基于此,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游戏元素的重要意义,结合几个具体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中游戏元素的具体运用,并简要讨论了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元素;小学体育;教学实效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对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具有重要意義。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面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实效性成为摆在诸位体育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引入游戏元素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活力,对于优化小学体育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一、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游戏元素的重要意义
首先,引入游戏元素对于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兴趣越浓厚,学生体育学习的质量就越高。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游戏元素,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所学项目充满兴趣时,就不会觉得体育课又累又苦了,相反还能大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教学。
其次,引入游戏元素对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启智教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参与游戏的过程实则是一个复杂的条件反射过程,想要顺利完成游戏活动,大脑皮层需要对内外感受器所产生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分析,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在综合分析时会不断进行完善与补充,进而促进机体智能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左右半球功能不同,文化课学习只能发展左半球,只有文化课学习和体能训练相互结合,才能促进两半球的均衡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体能训练之中,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全面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智力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游戏元素的具体运用例谈
1.鹊桥相会
游戏规则:男、女生各4人,起点两男两女,终点两男两女,起点与终点之间相距50米。第一组男、女各自手持一枝花,从起点同时起跑,在终点将花交给下一组男、女。第二组男、女从终点向起点跑,在起点将花交给第三组男、女,如此重复,直到四组成员全部完成接力,用时最短者获胜。抢跑、花落地、男女生位置互换不正确等均视为失败,必须重新开始游戏。
鹊桥相会游戏实则是50米跑的升级版,适合在田径训练中开展这样的游戏。在我的体育课上,我在各个年级都开展过这个游戏,反应一致的好。通过这个游戏,学生提高了短跑技能,速度与耐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发展。过去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比赛时,很多人兴致怏怏,比赛不积极。稍微加入一点新花样,将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故事融入枯燥乏味的短跑比赛之中,学生积极性被大大调动,势要争个先后,最终训练效果相当不错。
2.十人九足
游戏规则:每队10人,男、女生各5人,男生靠左边站,女生靠右边站。相邻两人将脚用粗绳绑在一起,两队进行对抗比赛,最先到达终点的队伍获胜。行进过程中,有人摔倒、绳子断开时需要留在原地进行调整,否则视为犯规。
两人三足是体育课堂比较经典的一个游戏,经常参与这样的游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平衡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大多数学生对比赛规则都比较熟悉,过去也参加了不少两人三足比赛,为了让学生有新鲜感,在两人三足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增加比赛人数变成十人九足,提高了游戏难度。人数越多,平衡就越难保持。在开展这项游戏时,随着比赛的白热化,有人慢慢掌握了技巧,例如男女要岔开,以免力量分布不均匀;每队还要选出一名队长,在队长的口号下一起行进。各队之间互相交流游戏技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3.点球大赛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性别必须相同)进行足球点球比赛,点球员光脚通过一段10米长的指压板,到规定位置进行射门。每轮比赛有十次射门机会,每射进一球得一分,反之则守门员得分,累积得分高的人胜出。点球时,除点球员和守门员之外,其余人不得靠近比赛场地,至少应该距离点球处9.15米。守门员在球被踢出之前,两脚不得移动,必须站在两门柱之间的球门线上。如果犯规,点球员得一分。
浙江卫视知名综艺栏目《奔跑吧》第五季第11期中就有一个足球点球比赛环节,这档综艺栏目在小学生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平时学生也会收看这个节目。将综艺节目上的点球游戏移植进小学体育课堂,既能起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我刚在课堂上说清楚游戏规则,就有很多学生反应过来:这不是上次跑男里面的游戏环节吗,太有意思了,我也要试一下。
三、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体育课堂引入游戏的目的在于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提高体育技能。教师应该注意:第一,游戏内容要有层次性、阶段性,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吃到不同的“饭”;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体育游戏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第三,由于太喜欢游戏这种活动形式,孩子们常常会玩得忘乎所以,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安全问题是体育游戏活动开展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教师应该慎重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游戏,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损伤概率。
在大力倡导“快乐教育”的今天,将游戏元素引入小学体育课程满足了学生日益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求,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体育教师,我们期待对体育游戏的研究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方向,并助力素质教育走向成功。我们呼唤有更多的游戏元素走到孩子们身边,走进小学体育课堂,让小学体育焕发出永恒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顾敬妹.让游戏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元素[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7).
[2]何文霞.小学体育教学游戏中有效元素的形成与研究[J].教育,2016(12):218.
[3]盛锦浩.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应重视融合体育游戏元素[J].田径,2017(3):19-20.
编辑 李烨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