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
摘 要:一节体育课中包含很多环节,而准备活动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主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活动,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练习效果。合理的准备活动除了可以预防运动损伤,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准备活动;作用;影响;测试成绩
一、现状分析
1.针对五年级孩子的学情
五年级孩子们对体育课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了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式。但这个年级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对自己也过度自信,有自己的想法,对于老师的建议与教学不能做到完全同意与服从。经过调查,在本次考核中,有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如保存体力,或者觉得没有必要等一系列缘由,从而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导致成绩不佳。所以在教学中,多让孩子体验,面对失败从而得到正确的方式方法,也能更好地进行教育。
2.对准备活动的定义与意义的不了解
五年级孩子对准备活动的意义了解不充分,不能具体了解准备活动对成绩的影响,从而不重视测试前的准备活动,这是练习效果不好且测试成绩不佳的原因,也是教师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一些缺失。孩子在不了解准备活动重要性的情况下,没有充分进行准备活动,从而导致技术动作不规范,成绩不理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结果与分析
1.准备活动对快速跑教材技术动作的影响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充分进行准备活动的孩子,在快速跑中能做到起跑反应迅速,途中跑手臂与腿部动作协调,蹬地有力频率快。而未进行充分热身的孩子,起跑反应不够迅速,途中跑时手臂不能积极地前后摆动,腿部蹬地不够有力,频率较低。
2.准备活动对快速跑教材50米测试成绩的影响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测试前充分进行准备活动时,测试成绩较以往有所进步,而没有充分进行准备活动时,测试成绩与以往比没有明显进步甚至退步。根据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测试前充分进行准备活动后,孩子在考核中成绩更好,因为充分的准备活动能让孩子的大脑更为兴奋,各感官能更好地调动起来,比起未充分进行准备活动更容易出好成绩。
3.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是让学生从静止到运动的状态下身体的一个适应过程。为了让身体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我们在运动前进行准备活动,可以明显缩短身体进入运动状态的时间。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提高大脑的兴奋度,提高肌肉弹性与骨骼韧性,为更快地进入运动状态,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创造条件。
4.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性、专门性两种。在体育课中先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在一般性准备活动后,再根据主教材内容为孩子设计更有针对性的专门性准备活动,从而更好地使孩子们进行主教材内容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一般性准备活动
一般性准备活动通常包括慢跑、热身操等练习,通过一般性准备活动来预热身体,帮助身体从静止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从而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适宜兴奋性,增强心脏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機能。
(2)专门性准备活动
专门性准备活动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进行。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根据主教材内容设定的特定的准备活动,目的主要是提高与主教材内容相关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并且充分活动在主教材内容中所需的各关节,给机体以专门的影响,为教学内容的进行打好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充分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对主教材的练习效果与测试成绩都有很大影响,从而让学生了解在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意义尤为重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始终贯彻在主教材前进行准备活动的理念,在进行专项练习前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并让孩子自己体检准备活动对身体的影响与感受,了解准备活动可以防止受伤与提高成绩的重要意义,培养孩子做准备活动的习惯,为孩子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孙秀燕.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兰州大学学报,2001(1).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