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论”标准下《乡愁》两种译本对比赏析

2017-12-26 10:29陈晓洁郭婷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5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句法结构情感体验

陈晓洁+郭婷

摘 要:《乡愁》作为余光中先生乡愁诗的代表作,在国内上下已是家喻户晓。它也曾被众多学者翻译成英文,本文将在尤金 奈达(Eugene A Nida)“等效论”标准下,从词汇以及句法结构两方面对赵俊华译本和杨钟琰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关键词:《乡愁》;“等效论”;“功能对等”;词汇选择;句法结构;情感体验

作者简介:陈晓洁(1996.10-),女,汉,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湖北文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翻译;郭婷(1996.7-),女,汉,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人,湖北文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02

尤金 奈达(Eugene A Nida)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在《圣经》的翻译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以“接受者”为研究对象的“新思想”——“等效论”,他认为,翻译活动的重点应该是读者与文章的关系而不是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译文对译语读者的产生的总体效果应该与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总体效果相同。“等效论”共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其中“功能对等”是奈达理论的核心,“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功能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一、原作简介

作者余光中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批评家、翻译家。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他虽然身居海岛,但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民的长期隔绝之态,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之情在他的乡愁诗中也得以充分的体现。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是其乡愁诗的经典之作,该诗情深意切,撩人愁思,既记叙了作者儿时在大陆的经历,又抒发了渴望祖国统一以及思恋故乡之情。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从“小时候”到“长大后” 到“后来”再到“现在”,历经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以及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二、译作简介

杨钟琰译本和赵俊华译本在整体上都把握的比较好,都保留了原作的四节诗的形式,表达了整首诗的基本意思。杨译侧重于原诗情感意境的在现,更大程度上关注了译语读者的情感体验。赵译侧重于重现原诗的格式,更多地关注了诗形式上的美感。

三、原作、译作对比赏析

1、选词不同造成的情感差

“功能對等”下的“词汇对等”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在译语中找到与源语言文本中对等的词汇,这种对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的对等,更重要的是情感意义上的对等,唯有如此,译语语读者对译本的总体反应才可能最大程度的接近源语言读者对原文本的总体反应。

原诗诗题“乡愁”一词的选择便需要译者仔细斟酌考量。作者余光中在整首诗中追忆了过去在大陆的种种情形,显然表达了两种感情:一是对过去大陆生活的依依不舍之情,二是对家乡的思恋之情。杨译和赵译分别选用了“nostalgia”和“homesick”,这两个英文词汇虽然都有乡愁的意思,但表达的情感却大不相同。“nostalgia”不仅仅是对家的思恋,还有对过去美好事物的留恋、依恋,而“homesick”则仅仅只是表达对家的思恋之情。由此可见,“nostalgia”一词更能表达与原诗相同的情感,也更能引起译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情感体验。

同样的,原诗最后一节中“大陆”一词也需精挑细选。在《乡愁》这首诗的结尾作者的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犹如百川奔向东海,犹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将其渴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因此,这里的大陆显然是指“中国大陆”。杨译为“continent”,泛指“洲”、“大陆”,多用于指“欧洲大陆”。而赵译为“mainland”,则常用于指 “中国大陆”。相较之下,赵译更为妥帖。

2、句法结构不同造成表达效果差

余光中在翻译领域也颇有建树,曾翻译过众多的诗歌,他在谈论翻译时,就提到:“我做译者一向守一个原则:要译原意,不要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不顾后面的愿意,就会流于直译、硬译、死译,最理想的翻译当然是既达愿意,又存原文。如果遇到难以两全的时候,只好迳达愿意,不顾原文表面的说法了。”由此可见,在翻译时要最大限度的传达原作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不只是拘泥于文本格式。译本只有传达出了原作作者的情感意愿,译语读者才能与源语读者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

《乡愁》作为一首叙事抒情诗,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自己人生四个阶段在大陆的经历,时间的迁移使诗有了动态感,有了讲故事娓娓道来之感。原诗中的“小时候”、“长大后”杨译为“When I was a child”和“Then I was a grown-up”而赵译为“As a boy”“When grow up”,杨译和赵译意思表达都很准确,但使用的语法结构有差异,造成了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杨译的表达形式突出了过去时态,给读者以讲故事的感觉,使读者能够一同回忆往事,感同身受。赵译简洁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但难免显得有点突兀,不利于译语读者感受原诗的故事感。

原诗四个诗节中都出现了“乡愁是……”,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是”字,将本体“乡愁”和后面的喻体连接起来,从而将自己不同时期的乡愁具体化,虽然原诗中使用一个小小的“是”字,但每一节作者的情感强度都是不断加大的,同时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不断升华。杨分别译为“nostalgia seemed”,“nostalgia became”,“nostalgia turned to be”和“nostalgia looms large to be”的结构,虽然与原诗格式不同,但却能体现那种层层推进,步步加强的情感体验。赵翻统一译成“be homesick for”的句式,表面上虽与原诗格式保持一致,却没有突出原诗想要表达的情感体验,不利于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产生相同的情感反应。

四、总结

正如金提所说:“对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是翻译,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味,任何高明的翻译家都不可能译出与原文完全对等的译本,正因为如此,“等效”才成为万千翻译家的理想目标。杨译和赵译虽然采用了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表达形式,但都不失为好的译本,不论是杨译还是赵译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金提,等效翻译探索[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4]肖家燕,夏锡华,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https://baike.so.com/doc/5374884-7592796.html.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句法结构情感体验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解读翻译等值理论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谈音乐欣赏活动中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The Delivery of the Sense of Hum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Jokes in Friends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