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在普通高校啦啦操训练中的应用探析①

2017-12-26 03:02田野郭瑞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1期
关键词:归因普通高校因素

田野 郭瑞

(山西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晋中 030801)

归因理论在普通高校啦啦操训练中的应用探析①

田野 郭瑞

(山西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晋中 030801)

近年来,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广泛开展,在普通高校啦啦操训练过程中,学生会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原因解释或评价,即对其归因,这就难免出现错误的归因或对学生自身不利的归因。文章应用归因理论分析了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的归因特点及规律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员的成败归因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从而提出啦啦操运动员归因技能的训练方法,这对提高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员的表现力和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归因理论 啦啦操训练 归因指导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人们通常在做完一件事后无论成败与否都喜欢找寻他人或自己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这是心理学家探索归因问题的客观依据。维纳(B.Weiner)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成败归因为六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这六因素可归为3个维度,即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归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将这六因素和3个维度组合起来成为如表1的归因模式。

维纳归因理论在教育上应用的一个突出特点为有创建性地将个人对成就行为的归因与日后的情感变化、期望变化以及行为变化联系起来进一步发现教师的情感和归因对每一位学生期望和行为产生的影响。维纳提出期望原则即一次行为结果后,期望变化受知觉到的原因的稳定性影响。据此,如若个体将失败归因为任务难、个人能力差等稳定性原因则很难克服造成失败的内外条件,就会出现期望降低、自信心降低;反之。如若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不稳定的原因时则会增强对未来成功的期望。

啦啦操所特有的文化起源使得它成为一项最炫的时尚运动,多元化的表演更集团队协作、热情自信、积极向上于一身。然而,普通高校啦啦操队大多由来自不同专业院系的喜欢啦啦操的学生组成,他们当中少有甚至于从未接受过专业的形体训练,所以在掌握技术动作和表现力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继而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一系列有碍训练的心理问题。例如:内心受挫、期望降低、习得性无助等心理问题。基于上述现象,本文在啦啦操训练中运用归因理论,通过系统的归因训练、调整、优化学生的归因模式,培养学生在训练中的自我调适能力,正视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挑战,从而激发潜能和热情,这对提高普通高校啦啦操学生的表现力和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总体确定为普通高校内的啦啦操队队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阅读了与归因理论有关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文献,查阅了啦啦操的竞赛规则、评分细则及有关运动训练的书籍、文献等资料。

1.2.2 逻辑分析法

运用数理逻辑原理,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和深入探讨分析,对研究出的观点、建议和结论进行分析和整理。

1.2.3 访谈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与目的,走访了有关教师与学生,并对相关问题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2 分析与讨论

2.1 啦啦操训练中归因方式的特点

2.1.1 利己主义归因偏差

所谓利己主义归因偏差就是个人通常会把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好的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产生这种归因偏差的原因是出于个体对情感上的需求。在啦啦操训练中,学生对技术的学习是充满期待和渴望的,他们更倾向于把技术学习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因为好的表现总是与令人自豪和愉快的情绪相关联,而不好的表现则与痛苦、哀伤相联系。处于情感上的需求,学生一是为了维护和增强自我估价的动机;二是为了能给教师和同学留下好的印象;三是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和自尊心。

2.1.2 学生自我归因的特点

自我归因就是学生对自己某种行为进行判断和总结原因的过程。在啦啦操训过程中,学生在成功的情境下多做内部归因,诸如个人身体素质好、领悟能力强、乐感好、平常努力的多等积极的个人能力因素,这有利于日后的训练,但在失败情境下多做内部稳定的归因,诸如协调性、柔韧等身体素质差、记忆力差、领悟能力差等,这就会影响到后期的训练。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对学生做出及时指导,将暂时的失败归因于内部不稳定或外部因素,比如说是个人努力不够或学习策略的问题。

表1 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2.2 归因理论为啦啦操教师提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训练方法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学生的偏见属于稳定的外部因素,因此教师在啦啦操训练中起着重要的角色扮演。训练中由于有些事情不明或行为存在多种原因,常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归因分析,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会对学生的各种行为结果进行归因,这样的归因潜移默化的就会影响到学生。有时会出现一种现象是归因分歧,即对于同一种行为,观察者与实施者会产生分歧,做出不一样的归因。形成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双方所站的角度不同,旁观者往往站在一个理想的角度,从常规的逻辑出发,而实施行为者则更多从具体情况出发,强调实际行为的特殊情境。比如,做难度动作学生无法完成是因为教师的训练方法不当造成的。再比如教师没有掌握动作技能学习的规律,不注意语言方面的反馈,一味责备学生。

3 归因理论在啦啦操训练中的应用

3.1 啦啦操教师要加强自我归因

根据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在整个啦啦操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当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做出正确的归因。当比赛取得成功说明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往往会归因为自己的训练效果好,教学方法适当,而把失败归因为学生的能力素质差,这样的归因方式不利于训练水平的提高有碍于学生正确的归因。因此当学生出现技术动作无法完成或是掌握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及时且正确的归因,检查是否由于个人训练方法不当造成的。当学生的技术动作完成情况良好时也要正确归因,以便积累经验,为今后的训练方法提供借鉴。

3.2 啦啦操训练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归因指导

3.2.1 啦啦操教师应引导学生多作内部归因

在维纳归因理论中只有“持久的努力”是可以控制且稳定的因素,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当多引导学生做这一因素的归因。如果学生的动作技能掌握的比较好,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自身长久努力的结果,以此保持其训练的热情,如果学生技术动作掌握较差则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努力不够导致的结果,激发其训练的积极性。内部归因当中,另外一个稳定的因素是“能力”,啦啦操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只要经过努力,每个人都有能力掌握技术动作,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反之,如果对于啦啦操中的一些难度动作,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去完成,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难度动作可以通过改进技能来提高,而技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达到。

3.2.2 啦啦操教师应引导学生恰当进行外部归因

学生在啦啦操训练过程中除了本身因素外,还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师的训练方法和水平、动作的难易程度、训练条件等等,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做出外部归因都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学生在训练中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种“自我满足”的归因倾向就是一种逃避行为是不正确的归因方式。

3.2.3 啦啦操教师应引导学生避免出现利己主义归因

在啦啦操训练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用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归因,首先应掌握动作技能学习的规律,主要表现为首次学习技术动作掌握程度会出现很熟练的现象,但是2~3天内会出现遗忘,动作掌握程度会迅速下降,然而再经过练习随即骤然上升,整个过程呈“V”型起伏,随着时间推移遗忘的数量会渐渐减少。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语言方面的反馈,避免学生在掌握动作技能出现起伏期时一味责备学生;其次应当向学生普及肌肉记忆原理,强调持久努力、加强练习次数的重要性;再次应时常提醒学生不要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害怕失败。

3.3 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员的归因训练实施方法

3.3.1 强化矫正法

强化矫正法在诸多归因训练中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该法运用学习和强化原理,在学生做出积极的归因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强化,促使其形成科学的归因风格,还要对较少做出这类归因的学生进行暗示和引导。重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归因过程中注意学生情绪转变,避免生硬的、强加的积极情感。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学生,关键是如何灵活运用奖励和诱导。要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他人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3.3.2 团体训练法

团体训练法重在以团体讨论的方式进行成败归因,接着由教师对个人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引导他们对较易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努力程度”进行归因。然后请每位队员填写归因量表,并对主要原因影响程度进行评定分析,最有将归因结果和自我评定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反馈结果,让队员明确归因误差,鼓励积极归因。

3.3.3 替代强化法

所谓替代强化法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当队员观察到同伴通过积极的归因方式获得成功,就会产生相同的归因倾向,反之,当同伴因不正确的归因引起不良的惩罚行为就会抑制或削弱这样的行为再次发生。另一种是组织学生观看归因练习的视频,通过归因视频反应的情况,掌握归因技能。

[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曾黎,刘志伟,骆午凤.归因理论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3):92-94.

[5]刘军,谭志刚,黄诚.归因理论在篮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7):120-121.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1.026

G808.12

A

2095-2813(2017)11(a)-0026-02

田野(1990,6—),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郭瑞(1961,3—),女,汉族,山西太谷人,硕士研究生,硕士导师,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归因普通高校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为何越来越爱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