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莅+郭忠民
摘 要:隐喻是连接教和学的桥梁,隐喻能使人们用一种事物体验或理解另一事物。隐喻能力是当前在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经常提及的一个词汇,在英语学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和水平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文化认知等手段,培养学生隐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学习;隐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1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110
隐喻是指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应用一些词汇的非本意来表达一个新的涵义,最常见的如Life is a journey(生命就像一场旅行)就把journey的一些特征映射到life这一领域,赋予了每个人人生更深刻的内涵和注解。事实上,很多英语教师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往往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因为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很多学生的英语成绩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虽然考试分数不错,但是在具体的英语表达特别是写作的过程中,感觉总体上还是中国式英语的表达和思维模式,总是让人觉得缺乏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地道感,感觉有些缺憾或者生涩,这是需要从内在即能力的角度来打磨学生的。其中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具备的隐喻能力是指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较为有效的积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英语这门外语学科的本质理解,能够识别和理解以及创建跨概念领域来类比和联系的一种能力,这样学生不仅仅掌握了英语学科知识的本身,可能达到我们所追求的能够对于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理解,学生在这种成功的体验中会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在日常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呢?
一、日常教学中渗透隐喻知识,培养隐喻思维
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语在语法、语境、表达方式等方面和中文表达的方式等方面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这方面是较为欠缺的,所以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隐喻能力,就要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涉及相关内容,并且引导学生去熟悉、了解这样的英语表达方式,在日积月累中逐渐使学生能够接受。
英语教师要特别关注词汇教学在培养学生隐喻能力方面的桥梁作用,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多给学生扩展和延伸,这样学生在遇到这样的表达方式的时候才会习惯,才能够变为自己的一种英语能力,当然才能够形成隐喻思维。
此外,在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隐喻除了是表达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之外,作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它在篇章中还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隐喻思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思维的精髓和地道的语言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注重理解作品内容转变到感受和领悟语言对象的表意特点和规律,从接受静态的语言知识转变到学习动态的表意经验和范式,从封闭的阅读范文转变到开放的生活积累和语言使用经验。
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来培养隐喻能力
隐喻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要把学到的英语知识最终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在真正消化吸收之后,逐渐把死知识变为活知识,才可能去应用,这样才是具备了英语学习的隐喻能力。
就目前来看,英语课程标准并未将学习隐喻性表达列入教学计划。因缺乏相关教材的引导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无法领悟到隐喻性表达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和系统性,教师也无法训练学生的隐喻性思维。课堂上教师应对隐喻性表达进行必要的讲解、分析和讨论,探讨隐喻性表达的文化涵义、意象及意义的延伸等。另外,文学作品中也含有丰富的隐喻性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英语进行诗歌创作,或适当进行英汉诗词、英汉经典小说片段对译,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还能增强其文学修养,开拓其创新思维。
三、用文化认知来培养学生隐喻能力
隐喻是语言现象,也是思维现象,还是文化现象。将隐喻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对文化进行研究,既可以将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提纲挈领地组织起来,又能加深学习者对文化和民族思维方式的认知。外语教学中强调文化知识的讲授,但却仅将节日习俗、社交礼仪、宗教信仰等表层文化内容作为主题,而对于一些影响学生更深层次来了解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发展历程、民族特色、民族认知心理等深层次的知识,学生却是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文化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而那些以英语为本民族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因长期生活在本民族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习得了自己的文化,对于隱喻的理解问题不大。而外语学习者缺乏目标语文化知识,对极为常见的隐喻也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深化学习者的文化认知,事实上是引导他们逐步掌握目标语的认知机制,并以此机制为依据,预知目标语中所涉及的潜在表达方式,教师要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如观看一些名著影片作品,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外文书籍来增强这方面的了解。
总之,中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学生英语学科学习的需要,也符合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多角度着手来进行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 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2] 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芬.高中生隐喻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D].漳州师范学院,2012.
[4] 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2):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