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三步指导法刍议

2017-12-25 14:20赵建辉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创新

赵建辉

摘 要:作文写作前的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就要不断探索、研究、寻找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研习模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在作文实践中不断创新,使作文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水平。

关键词:研习模本;联系生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1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94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的作文指导是很关键的。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指导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实践中我摸索出研习模本—联系生活—激励创新这种模式,觉得很适合对初中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一、研习模本,帮助学生积累作文底蕴

模本本义是临摹的底本。在这里,我把它解释为学生作文模仿的范文。模仿截然不同于抄袭。世界各国近几年来都是从基础教育入手进行改革,探索培养创新人才之路。创作重在“有中生新”,因此,创作的前提是继承,甚至是一定程度的模仿。研习模本,主要是培养学生模仿。我们可以粗略地算一下,到初中毕业,学生学的课文有400多篇,如果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模仿,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提高,作文难的问题会迎刃而解,而现状是,由于研习模本不够,模仿能力较差,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言而喻。

研习模本可在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去考虑。从课文的内容上说,可以一课一得,学一篇课文突出研习其重点,研习其精华。也可在学完单元或全册之后进行归类,找其共性,辨其异同。从文章体裁上说,比如,记叙文,应侧重对材料、主旨、思路、结构等方面进行练习。又如说明文,首先应研习其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从哲学观点看,这也可以叫做抓主要矛盾。诚然,对于文法修辞等方面的研习也是不可忽视的。

教材是学生经验的具体载体,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研习教材,学生不能很好地从教材中吸取营养,学生作文水平就不能很好地提高,研习模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看,讲与写,说与写,听与写,读与写,背与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脱节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我觉得应该重视它,并逐步解决它。学生学了那么多篇文章,作文水平不能相应提高,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失败,我这样讲也许过之,然而,这就是我提出研习模本的理由。

二、联系生活,为学生提供写作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就初中学生来说,如何联系生活,怎样在生活中提高作文水平,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作文难已经提出多少年了,应该说到现在没有很好地解决。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点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作文指导,应加强训练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进行源于生活,甚或高于生活的作文实践。我在作文指导中正进行这方面的实验,首先让学生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学生有言可发,有感而发。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观其行、听其声、品其味、感其真。这样,如一个学生写《父亲的脚步》就细致入微:“每次听到父亲回家的脚步声都是强壮有力的,那噔噔噔的声音就是父亲充沛的精力。但有那么几天,父亲的脚步声变得迟缓而无力……”父亲的变化跃然纸上。其次,让其说真话,诉真情。前些日子,我让学生写《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全班同学用最短的时间都写了出来,并且基本上是文从字顺。有一名学生这样写道:“爸爸您却经常这样说:‘一个人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大学,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但是,爸爸,您想过没有,大学每年才收多少人?那些考不上大学的人都得去死吗?你们给了我骨肉之躯,仅仅是为了让我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吗?我想,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报答祖国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情呀!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头到脚都是光明的,这才是我应当追求的。考不上大学不是照样可以用勤劳的双手为祖国、为人民造福?爸爸、妈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够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呀!”文章写出来之后,我让学生在班级里读,当学生读到父慈严母等动情之处时都流下了眼泪,教师的心灵也受到了震撼。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积累、学会举一反三。传统的作文教学,一向是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素材的积累和思路的开拓,其根本缺陷在于作文教学没能解决“如何写”与实际存在的“没的写”之间的矛盾,因而造成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现象。我们学校寒、暑假实践作业录、手抄报等就很受学生欢迎。让学生在假期写写日记、写写文章,诸如《除夕之夜》《快樂的元宵节》等,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累素材,自命题写作,让他们热爱生活,反映生活,歌颂生活。

三、激励创新,增加作文乐趣

对于创新学习的含义,纵观各种观点:一是强调“新”,即新的思维、新的发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二是强调“疑”,即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问题。三是强调“放”,即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四是强调“动”,即动手实践。在研习模本,联系生活和作文实践中去实验上述的“新”“疑”“放”“动”,我认为是一条很好的作文指导的创新之路,只不过这条路很漫长。比如,可以在研习的时候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去探究。再比如,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同一内容领新标异等。

就指导学生而言,只有认真地引导学生研习模本,课内的,课外的;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校园的,社会的,才能使学生积累作文底蕴,疏浚写作源泉,在作文方面成为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钟晓林.初中作文三步法理论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5):127.

[2] 王向前.作文三步法的重要作用[J].中学时代,2012(8):89.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创新
语文课不能缺失语文的独有个性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