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思考

2017-12-25 14:09何香萍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育现状

何香萍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小学教育尤其是农村山区小学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教育资源使用率失衡、教师培训与需求不符、个别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与农村学校学生近几年锐减、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投资不够平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教学需求不相符等有直接关系。要走出困境,应从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多渠道拓宽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有序加强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教育培训力度等方面入手进行解决。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育现状;农村小学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0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50

随着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实施及农村小学学生数量的锐减,伴随着出现一些问题。

一、当前农村小学的现状

1.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与前些年相比,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山区学校生源锐减,经常出现两三个教师教十几个学生的现象,甚至个别学校只有三四个学生。而一些乡镇中心小学,则时常出现70多人的班级,但教学的教师与三四个学生的班级相差无几。在两个层面上出现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

2.教育资源使用率失衡。在一些教师人数较多的学校,由于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上级配备的很多教育资源能够由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但是在教师人数少的农村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使用,国家配备的教学设备经常“闲置”,使用率低,而学生也由于缺少专业教师指导,面对仅有的教育资源,也经常是“望洋兴叹”。

3.教师培训与需求不符。虽然国家重视教师的教育培训,但更多的教师培训落在教师自学和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培训,缺少有效的监督,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每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会选派一些教师去名校或大学进行教育培训,但名额有限,僧多粥少,而且名额大多会落到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学校。随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学校的教师培训与对教师能力的需求明显不符。

4.个别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与学生人数挂钩,现在上级对学校的教育经费的拨付是按照学生人数进行的,对于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的山区学校来说,全年所拨的教育经费甚至连冬季的取暖费都不够,更不用说日常的办公用品和学生业余学习用品的购置,出现人数较少的学校日常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农村学校学生近几年锐减。从客观原因来看,生源数量在减少。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效果的显现,农村适龄儿童数量在减少,如2004年600多人的学校,到2016年不到100人。从主观原因来看,择校现象比较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学生向城镇学校集中的现象比较突出,从而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些农村学校班级人数不到10人,城镇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

2.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投资不够平衡。教育主管部门在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往往倾向于教育资源相对占优的学校和一些中心校,对一些农村山区人数相对较少的学校投资往往不够。究其原因,一些“大校”和中心校,由于教师数量较多,各专业教师相对齐全,对分配的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利用,而农村人数较少的学校点多面广,教师人数少,教师专业相对单一,配置的一些教育设施无法得到有效运用。

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教学需求不相符。农村一些学生较少的学校,在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上高出中心校,但在教师与教学课程的比例上却严重不足。根据学生人数制定学校教师编制数,由于农村学生较少的学校受学生人数的限制,不可能有更多的教师进入学校,但学校虽小,“五脏俱全”,所设的班级一个不少,往往出现一个教师包一两个年级,教好几门课程,这必将导致教师所学专业与教学课程的不匹配,随之也必将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三、对策探析

1.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解决农村学校点多面广的现象,撤掉人数较少的山区学校,建立相对人员比较集中的有一定教育规模的寄宿制学校。这样一来,学生相對集中,教师得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应用,能够形成教育的合力。

2.多渠道拓宽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由于农村学校自身资源有限,很难通过开展勤工俭学和开办校办工厂等方式筹措教育经费。因此,在申请上级教育经费拨付的同时,学校要发展社会力量助学,积极联系当地的一些单位、企业和成功人士,对学校在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进行捐助,弥补上拨教育经费的不足。

3.有效加强城乡学校教师交流。现在虽然一些地方开展城镇教师下乡支教活动,但支教教师的责任心和支教的效果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在下派城区教师支教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派一些农村教师到城区的优质学校交流学习,一般这样选派的教师责任心较强,进步较快,回到农村学校后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4.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教育培训力度。在加强日常教育培训的同时,对“走出去”培训的名额向农村学校倾斜,使农村教师能够接受更多、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大鹏.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1(33):218.

[2] 王建龙.农村小学新课改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信阳师范学院,2014.

猜你喜欢
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浅析新课程理论下幼儿学前教育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