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忠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门课程产生了兴趣,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思维、记忆、注意力等各种学习因素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最佳的状态,而在这种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就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浓厚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趣味竞赛、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等形式提高學生数学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缺失;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27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然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学仍不同程度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来设计使不同学生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来不断激发兴趣,挖掘学习的动力。
一、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一)学生本身兴趣不高
随着科技发展,在方便我们的同时也带来开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手机和电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现在学生遇到问题首先不是自己思考而是直接去网上搜索。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越来越差。
其次,学生的作业量大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低的主要原因。小学生处于学习初级阶段,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力还需要培养。而数学这门学科又比较抽象,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需要掌握,所以需要加强课后训练来巩固知识。作业的完成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反复的练习,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但是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占据,大多数学生会反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二)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及学校管理的落后
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应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但是现在教师教学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单一。有的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教案都是一样的,这样不能根据现在的教学需求去发展提升终究是不行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大是特点。而且学生接触网络比较频繁,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仅仅止于学校。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要与时俱进,引进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否则,单调的教学是无法提起学生兴趣的。
(三)社会的关注过于片面
在应试教学的大背景下,分数无疑是学生、家长、学校最关心的。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盲目追求分数,而把思想、能力的提升抛之脑后。在分数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目的过于“功利化”,往往达不到真正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同样,这也使教师和家长过度关注,而忽视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素质教育,是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把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注意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模式的使用。多媒体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又与实际紧密结合。多媒体的应用使知识不再是传统的“黑板+粉笔”授课方式,而是新型的声音、图像甚至是动画结合的生动教学,增强了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多媒体教学使知识形象具体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主动喜欢学习数学,自主学习。在课后练习以及作业的选择上尽量选取和实际生活相关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到实际生活,又激发了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并且锻炼了能力。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也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明白数学也可以这样去学习和运用。
(二)通过组织趣味小竞赛以及兴趣小组促进教学
开展有意义的数学竞赛为平时相对严谨的课堂教学平添趣味,而且这样的小竞赛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对于新的知识产生好奇,扩展数学知识面。在竞赛中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课堂上开展小竞赛,甚至是小游戏并且给获胜的小组一定的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思考问题,学习效果显著。趣味小组是一个能全面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平台。不同的课题学生自由选择,几个学生一起探讨相互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既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特长又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教师在兴趣小组选题的时候应当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且存在学习和讨论价值的,并且对进行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计划,真正让兴趣小组发挥作用。在分组的时候要注意分组合理性,争取做到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各尽所长”。小组讨论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学生总结,评价学生的成果,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三)教师应当多多鼓励和表扬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于荣誉感比较在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乃至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中,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很大的因素决于他人的肯定,而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尤为重要,这种鼓励和表扬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例如,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知识略有欠缺的学生给予鼓励,在这样的总结与评价中对于优秀的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激励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努力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而对发挥相对较差的学生,这样的鼓励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在下一次的竞赛中好好发挥,努力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多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学习生活的细节帮助学生,让每位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好地发展。
教育在不断改革,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一个好的教学体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仅仅靠一个人,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鼓励他们去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卜冬梅.激趣 乐学 探究——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初探[J].考试周刊,2009(48):93-94.
[2] 徐喜荣.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趣”[J].新课程(教研),2011(5):18.
[3] 平先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5):45.
[4] 刘金海.展示数学魅力 激发学习兴趣[J].甘肃教育,200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