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筱
摘 要 当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了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掌握研究方法做有效的学术研究显得极为必要。研究方法主要分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陈桂生教授的一篇文章中分析研究范式、选题的标准、思辨研究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将研究方法概念具体化从而学习如何做学术研究。思辨研究要求较高的逻辑思维,相比之下,实证研究更适合于初学者。
关键词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陈桂生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47
How Did Professor Chen Guisheng Do Research?
——Take "teacher led and student principal formula" as an example
HUANG Yunxiao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Abstract When students enter graduate school, research has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in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research methods and do effective academic research.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speculativ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from an article by Professor Chen Guisheng in the analysis of speculative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paradigm, research standards, through case analysis, research methods and specific concept of learning how to do academic research. Speculative research requires higher logical thinking. In contrast, empirical research is more suitable for beginners.
Keywords speculative research; empirical research; Chen Guisheng; research methods
研究生阶段不同于本科阶段,最大的不同表现为前者更重视“研究”,后者更偏重“读书”。换句话说,“研究”是研究生的主要职责体现之一。那到底什么是研究?研究是通过主动寻求根本性原因与更加可靠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探讨学术问题的一個过程。学术研究则是借助已有的知识、理论、经验对科学问题的提出假设、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推出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对未知科学的某种程度的揭示。又如何做研究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研究方法既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选择题目和进行研究设计的阶段提供较为清晰的研究思路与途径,又可以间接地提高论文自身的水平、价值及完成效率。有学者曾把研究方法比喻成教育学科中的一把利剑,可见研究方法的重要程度不容小觑。但是,研究者们对研究方法的重视程度并不够,例如在同一所高校中,同为研究方法课的老师们常常也会有意见与认识的分歧。本文试着从陈桂生教授的文章中学习借鉴些许做教育研究的经验。
1陈桂生教授的简介及其学术研究
陈桂生教授,江苏省高邮市人,曾经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一职,是全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又因陈教授在教育学研究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所以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①同时,他是建国以来中国大陆首屈一指的教育家之一,亦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例如,陈老先生的学术论文有260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有30余部,而且这种态势呈上升趋势。陈桂生教授在教育学原理方面造诣颇高,代表作有《教育原理》、《教育学的建构》、《教育学辩》、《中国民办教育问题》、《学校教育原理》等。其中,《教育原理》一书先后获得三次奖项分别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1994年)、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年)。所以,《教育原理》一书被视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员必读必看的重要学习材料。
2陈桂生教授的研究范式
“范式”②的意思是指“模范”或“模型”,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库恩认为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在遵循一定的公认的模式下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其中包括所有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内容,例如共有的世界观、范例、方法、基本理论、手段、标准等。”1960年之后,“范式”多指一种思维方式,常运用在科学领域研究和知识论文写作中。教育研究中研究范式常见有三种:思辨研究、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③陈桂生教授的研究范式更偏重于思辨研究。思辨研究,又被称为哲学研究或理论研究。在刘良华的《教育研究方法》中,把思辨研究从论证的方式维度的不同又细分为了演绎法、归纳法与类比法。以研究主题的维度又可以分为价值研究、对策研究和本质研究,其中,本质研究在探讨“是什么”的问题,价值研究在讨论“为什么”的问题,而对策研究讨论“怎么办”的问题,三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思辨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价值研究、对策研究和本质研究是相对独立的,可以独立成为一篇文章的使用方法。
3试析陈桂生教授的思辨研究案例
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评议》这篇文章为例,④分析陈桂生教授是如何写这一篇思辨研究式的论文的。
3.1 思辨研究的选题
首先,从问题提出(即该文开篇)来看,“《当代教育科学》杂志2003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有关‘教师主导作用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署名文章。这是一个老话题。”⑤开门见山的写法给人干净利索的感觉,比起有些文章东拉西扯的文风,陈教授可谓“一针见血”。那什么是一个好的哲学研究选题呢?哲学研究中的好选题有3个特点:a“以小见大”。这里的“小”指的是微观层面上的问题,而非类似“教育改革”这种宏观的“大”问题。主要是凸显“小问题,大精神”,故这个“小问题”一定要有自身的价值,能引出一个较为关键的大事件,以及大事件背后的“大精神”。b有自己的概念框架或者是恰当的理论视角;c“小问题”是否长期具有争议性。开篇提到“这是一个老话题”说明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符合特点c),随后篇中的“至少也谈了20年”佐证了这是个争议的问题。这个有争议的小问题(关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合理性)的选取并非偶然,这需要对教育现象的长期观察与思考、沉淀与反思。“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对概念引起了教育界争议,所以也构成了该文章的关系视角(符合特点b)。这是一种“元研究”,⑥即反思教育研究和教育最基本命题的研究,在本文表现为对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本质的探讨及其间逻辑的不合理性。同时,这个选题很小,是对师生“主体”地位、“主导”作用的探讨,突出了“小问题”的特点,符合特点a。综上所述,例文开篇有个以小见大、视角独特、有争议和价值的优秀选题。人们常说“好题一半文”,这是长期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认为在选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研究基础,了解学生曾经做过哪些研究工作,学术兴趣是什么;另一方面是论文选题要具有开创性具有一定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意义。⑦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曾坦言:“好的选题是把论文做成功的前提,选题做得好,既是一个良好开端,又是清晰地展示出一个通过努力便可达到的理想结果。”⑧2012年,李文轩老师在《社会学视野下的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研究》中认为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应当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调“问题意识”是研究的良好开端,创新精神更是研究的生命力。
3.2 思辨研究中的演绎法
演绎法中的经典范式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组成“三段式”的论证的要素是:第一个是“大前提”,即范围较大的被普遍认可的理论或者事实;第二个是“小前提”,即满足“大前提”下的又一讨论条件或者假设成立的条件;第三个是“结论”,是通过大前提与小前提共同推出的。⑨例如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评议》的正文一中写道:
这一公式最大的用途在于,它既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叫作“主导作用”,又十分肯定了学生的地位,叫作“主体地位”。公允而无片面性。问题在于具有“主导作用”的一方,不处在“主体地位”,而处在“主体地位”的一方又不起“主导作用”。不知这“地位”与这“作用”是否冲突,这“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如何落实?
要说如何“落实”,得具体分析:在教师一方,虽无“主体”之名,却有“主导”之实,故这不是“落实”问题,而是“正名”问题。至于学生一方,虽有“主体”之名,却无“主体”之实,这才有待“落实”。
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式解释演繹论证的表现。(1)大前提:文中的“主体”与“客体”、“主导”与“被导”是哲学中的一对范畴概念,文中称之为“对举”概念,表现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属性。如果没有客体,那么主体的概念就没法对应。从逻辑关系上,把“主体”与“客体”、“主导”与“被导”阐释清楚并为下文的引出逻辑关系上的矛盾埋下铺垫。(2)小前提:假设“主体即主导”、“客体即被导”成立。在该小前提下,承认了“主体”与“客体”、“主导”与“被导”是两对有区别的关系属性,现在用这两重关系属性谈论师生关系(一对关系),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在此假设条件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是对应“主导”,即“学生主导”,但现实中常见的却是“教师主导”而非学生主导。(3)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这种关系是有前提条件的,与课程编制有关。在不同的课程中,如经验课程或者学科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关系是不同的,不该混为一谈。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司空见惯的教育提法,被提了这么多年(文中说是20年),很少有学者去质疑过它的存在的前提与逻辑关系。但大师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被忽视并不是不重要,而是很少人有这种过人的洞察力和教育敏感性。陈教授有着很好的经验证据的说服力和逻辑的说服力,这使他驾驭思辨研究如鱼得水。这不仅令读者反思,作为初学者的研究生使用思辨研究的方法写论文,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刘良华曾说,实证研究比思辨研究(哲学研究)更适合做学术研究。理由是思辨研究关注于本质研究,即“是什么”的问题,此类研究对于论证技术要求较高,万一研究者不得要领,会出现大堆的空话、大话和废话,经不起推敲。该例文属于思辨研究中的元研究(meta-study)又称为批判研究。元研究是思辨研究的一种,主要是研究已有的研究,专注于教育学的反思和批判。这对逻辑推理能力及说服力要求较高,需要有良好的哲学、教育学功底和思辨能力。所以思辨研究有时候容易让研究者陷入陷阱之中不能自拔。
3.3 启示
思辨研究的开篇最理想的形式是“点题”,清楚地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或者是核心观点。学界对研究生论文选题的探索,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例如,刘润进等学者在分析研究生论文的选题时,指出了三条重要途径:从观察现象中找寻课题,从实践中和从文献研究中提取课题有效信息。⑩袁丽、姚运生在《关于研究生论文选题的探讨》中结合自身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指导工作中的体会,从选题原则、最佳选题获取、选题的基本要点和步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正文处根据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论证方式,做到有说服力。多数学者认为,思辨研究的论文思路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而文章的重点是在后两者(“是什么”“怎么办”)的阐释上。如,例文中主要探讨的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怎么办”的解决对策。结尾处有很多种写作方法,大多要做到首尾呼应,但又要避免“画蛇添足”。
相比之下,实证研究更偏重于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证研究主要是指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等具体的研究方法,是用经验事实、数据、经验证据为依据的研究。实证研究需要研究者掌握必要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技巧,如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如,SPSS/Excel/Citespace)的使用及对数据结果的科学化收集与分析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质化研究也不断进入教育学的视野,质化研究是一種基于叙事的实证研究,然而与量化研究相比,质化研究的使用者还是较少的。原因之一是,已有的质的研究方法的介绍性文献中主要涉及其理论基础、概念、特征、历史沿革、评价等理论问题,但较少涉及质的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目前,陈向明教授在完善有关质化研究实际操作的著作及论文。总之,不论是思辨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它们的基本技巧都有其理论体系和规律总结,初学者只要用心识记、运用,总有一天会“哭着爬进去,笑着跑出来”的。
注释
①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奖励制度.
② 英文为“Paradigm”源自希腊词 “Paradeig-ma”.
③ J.高尔,M.高尔,W.博格.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曲书杰,郭书彩,胡秀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14.
④ 陈桂生.教育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1).
⑤ 陈桂生.教育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1):50-54.
⑥ 布列钦卡把有关教育学的批判和反思称为“元研究”(与之相应的学问可称为“元教育学”)。
⑦ 郭扶庚.怎样写好学位论文[N].光明日报,2007-05-23.
⑧ 王承丹.选题的困惑与视角的更新[N].光明日报,2003-12-03.
⑨ 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1).
⑩ 刘润进等.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
袁丽,姚运生.关于研究生论文选题的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4):124-128.
陈向明将质化研究定义为“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