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包容度:测量与评价

2017-12-25 09:27谭日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外来人口

摘 要:社会包容意味着处于同一社会环境中的人能够实现权力的共享和利益的分享。实证结果表明:一是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包容度较高,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二是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包容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年龄越大,在京居住年限越长,社会包容度相对越高;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居民,社会包容度相对较高;职业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民族为汉族,政治面貌为群众的社会包容度相对较高。为促进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优化顶层制度设计,实行更加包容的社会政策;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包容氛围;积极推进包容性社区建设,改善双方互动模式。

关键词:本地居民;外来人口;社会包容度

作者简介:谭日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所研究员(北京 100101)

一、引 言

社会包容是一个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常用的概念,意味着对处于同一社会环境中的人能够实现权力的共享和利益的分享,是指社会的制度体系对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社会成员及其所表现的各种社会行为的吸纳和认同。这里的社会特征可以是出身、地位,也可以是民族和性别等等,总之包括一切在特定社会中具有社会意义的标识;而他们的行为则包括其思想、行动等,社会成员不同的目标、习惯和思维方式往往会导致不同的行为 [1 ]。其对立面是“社会排斥”,美国社会学家戴维认为“社会排斥”是“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譬如他们担心移民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因而感到有必要对这些人加以社会排斥” [2 ]。包容性实际上有机会平等、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消除了社会上下层之间的排斥、达到社会团结与公民自由的含义 [3 ]。早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就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按照亚行的解释,所谓“包容性增长”指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它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4 ]。包容性增长必然要求在社会生活领域倡导社会包容。

关于如何增进社会包容,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对移民、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的关注上。如有的学者通过对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分析,提炼出影响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四个因素:社会排斥、社会资本、社会距离和社会认同 [5 ]。有的学者通过分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区建设、政府管理等因素对城市社会包容所产生的影响后,采取要彻底改善当前社会包容问题现状,必须从户籍制度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加强社区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6 ]。而一项关于包容性城市建构的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的城镇中存在着明显的群体地位不平等和文化异质性扩大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开了城镇居民与外来人口的社会交往距离,两大群体之间缺乏群际交往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排斥与隔阂成为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包容性城市的建构面临着重重阻碍 [7 ]。

总之,这些研究为我们认识社会包容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理路。当前,倡导社会包容,已成为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一个新思路,为中国治理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本研究的重点就是测量和评价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包容度,目的是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寻找解决方案。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假设

要得到对特大城市本地居民更全面和客观的认识,研究其社会态度是不可或缺的 [8 ],而群体心理即是了解和研究本地居民的重要渠道。正如米尔斯所说,当今社会研究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把更大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对个人在其内部的生活和在其外部的职业经历所包含的意义描述出来” [9 ]。而对社会态度的考察应是多面向的。从社会心态的结构来看,社会态度属于变化较快且明显的部分,体现为一种“情境性、评价性内容” [10 ]。社会包容度就是体现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社会态度的重要变量。一般而言,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特大城市本地居民理应迎合时代要求,持有一个成熟且有相对优势的群体应当具备的社会心态和责任感,遵从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但是,外来人口的持续涌入在给本地居民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治安恶化、优质公共资源被挤占等现实利益的冲突,他们对外来人口的态度理当排斥而不是包容。因此有如下假设:

假设1: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总体上不高。

全球化紧密了人民之间的联系,移民的增加也加剧了城市对外来人口的排斥问题。这种排斥(不包容)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但从个体层面来说,所谓“身体距离最近而心的距离最远”的都市人写照主要体现在先赋性角色和自致性角色上面。因此,有如下假设:

假设2: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既体现在先赋性社会角色上,也体现在自致性社会角色上。

2. 研究变量

(1)自变量。本研究以先赋性社会角色、自致性社会角色为自变量,分别探讨本地居民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包容度。先赋性角色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等;自致性角色包括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年限、月收入水平、政治面貌等。

(2)因变量。本研究的因变量是社会包容度。在具体测量时建构了一个社会包容度指数,这个包容度指数来自于2015年对厦门市中产阶层的包容性测量 [11 ]。它包含了6个询问项目,而每一个询问项目使用李克特量表区分态度差异并进行相应计分。这6个询问项目分别是:1)外来人口抢占了我的工作机会(抢占工作机会);2)外来人口导致治安状况恶化(恶化治安状况);3)外来人口导致城市环境恶化(恶化城市环境);4)外来人口最终应该返回其家乡(户籍所在地)(应当返回其家乡);5)外来人口不应该获得我们这个城市的户口(不应获得户口);6)外来人口及其家庭成员不应该获得本地居民所享有的权益,如养老、医疗保障、未成年子女到本地公办学校上学等(不应享受权益)。在下面的分析中简称社会包容“六指标”:1=抢占了工作机会,2=恶化了治安状况,3=恶化了城市环境,4=最终应该返回其家乡(户籍所在地),5=不应获得户口,6=不应享受相关权益。

态度差异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说不清、同意、非常同意。在具体计算包容度指数时,将非常不同意计5分、不同意计为4分、说不清计3分、同意计2分、非常同意计1分,说不清我们趋向于认为是包容。个人社会包容度指数的计算方法为:6个项目得分的平均值除以最高社会包容度赋值“5”再乘以100。便得到百分制的社会包容度指数。整体态度百分比取值为各分项目取值之和的平均值,包容度指数介于0-100%之间,包容度指数100%,表示完全包容,包容度指数0,表示完全不包容。得分越高者越倾向于对外来人口持有包容的社会态度,得分越低者越倾向于对外来人口持有不包容的社会态度。

3.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2015年4—8月笔者主持进行的北京市社工委的调研课题。调查对象是拥有北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具体抽样方法如下:在北京市16个区中用分层抽样随机抽取DC区、ZY区、TZ区3个区,在每个區中随机抽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3个社区,最后在每个社区按年龄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将社区居民按年龄分为35岁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共四层,每层随机抽取10人,共40人,这样每个区随机抽取360人,总共抽取1 080人。并对样本街道中的居民随机抽取3人,共27人进行深度访谈。样本涵盖内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本地居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调查采取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 08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60份,有效率为98.2%。调查结束后,本研究选用专业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PSS21.0对1 060条有效数据进行处理,软件运用具体包括描述统计与交叉列联分析。

4. 调查样本的群体特征

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社会包容度的影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在京居住年限、职业、月收入水平等。调查样本特征为: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年龄56岁以上居民居多;文化程度大专居多;政治面貌普通群众为多;民族以汉族居多;在京居住年限以居住21年以上的居多;职业以“其他”居多;月收入水平以1 561—5 793元居多(1 560元、5 793元分别为2014年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月平均工资)。详见表1。

三、数据结果

1. 社会包容度整体上较高,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本地居民在社会包容“六指标”方面的包容度指数均比较高,对外来人口“抢占工作机会”“恶化治安状况”“恶化城市环境”“应当返回其家乡”“不应获得户口”“不应享受权益”的包容度指数分别为76.9%、82.2%、82.6%、84.5%、83.9%、80.9%,整体上的社会包容度指数在81.9%,具体情况见表2。从数据结果来看,意味着整体上80%以上的居民对外来人口持包容态度,处于一种较高的状态,这与北京的包容精神相一致,也一定程度上证伪了假设1。

在对本地居民做深度访谈的时候,我们发现,尽管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整体上处在一个趋向于包容的心态上。但到具体事情上,比如“就业、上学、就医”等问题上,本地居民大多还是持反对态度。比较典型的是上学问题,从近几年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就子女上学等问题的探讨来看,本地居民对外地居民的包容度并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乐观。这从当前的社会政策,诸如“二元户籍制度”、高考政策等,想让本地居民说“爱你”并不容易,这与当前的社会转型有关,也与我国社会变迁的社会进程整体上相一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社会包容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特征的本地居民的社会包容度差异,本研究将各先赋性变量和自致性变量分别与社会包容“六指标”做了显著性检验,具体情况如下:

2. 先赋性角色与社会包容度

数据结果表明,在社会包容度上,先赋性角色,性别是一个不显著变量,也就是说,不同性别的本地居民在社会包容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年龄、民族是一个显著性变量,也就是说,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居民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1)性别与社会包容度

在性别与“六指标”的列联相关中,我们发现p值均大于0.05,这说明性别与社会包容度的6个指标均呈不显著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性别是一个不显著变量,也就是说,在对待外来人口的包容度上,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的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没有显著差异,整体上还是趋向于包容。

(2)年龄与社会包容度

在与本地居民的接触中,普遍觉得年轻居民的社会包容度不如年龄大的居民,并且年龄越小,这种趋势越明显。进一步访谈发现,年轻的居民,特别是新获得户口的居民,认为获得本地居民资格(有户口)实在不容易,现在好不容易获得户口了,有资格享受本地居民的特殊利益了的时候,忽然发现,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等均与自己没太大关系,内心有一种失落感。于是,对外来人口试图分享这些权益而持反对态度。数据结果也支持了我们的这一发现。见表3。

表3显示,年龄与社会包容度“六指标”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年龄在社会包容度上,是一个显著性变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算出了年龄在不同指标上的包容度指数。数据显示,35岁以下的居民包容度指数最低,56岁以上的本地居民社会包容度指数相对较高,并且有随着年龄越大,包容度指数越高的趋势,大体上56岁以上居民的包容度指数是35岁以下居民包容度指数的2~3倍。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岁逐长,本地居民的社会融合度在增加。这也显示了一个包容性城市的巨大力量,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民族、不同种群、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民逐渐融合在大城市的“大熔炉”里,后面的“居住年限”这一指标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相关结论。

(3)民族与社会包容度

北京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但在人口总数上,汉族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各少数民族。从北京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来说,是非常包容的,如为了扩大少数民族子女上北大清华的机会,专门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开设少数民族子女特长班,对口北大清华,人数在五十人左右,同时还有各项优惠政策。但少数民族觉得这一项远远不够。实际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北京地区的招生人数每年平均三百五十人左右,少数民族子弟特长班就占了约七分之一。但从包容指数来看,少数民族的包容度指数远低于汉族。详见表4。

表4的数据显示,民族与社会包容度指标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民族在社会包容度上,是一个显著性变量。具体而言,经计算可知汉族的社会包容指数为64.8%;少数民族的社会包容指数为17.1%。少数民族包容指数明显低于汉族。经分析,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社会交往、交流较少,存在相对浓厚的民族保护主义,所以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相对较低。

3. 自致性角色的社会包容度

数据结果显示,整体上来看,自致性角色中,文化程度是一个不显著变量,职业、行业、收入水平、政治面貌等是一个显著性变量。具体分析如下。

(1)文化程度与社会包容度

文化程度与社会包容“六指标”的列联相关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与外来人口“抢占了工作机会”“恶化了治安状况”“恶化了城市环境”“最终应该返回其家乡(户籍所在地)”这四个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不论文化程度高低,在这四个问题上(即抢占了工作机会、恶化了社会治安、恶化了城市环境,外来人口最终应该返回其家乡)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外来人口“不应获得户口”“不应享受相关权益”上存在显著相关。具体来说,呈现一种“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即文化越低和越高的人,包容度越低,文化程度处于中间层次的包容度越高。具体见表5。

表5的数据显示,文化程度与“不应获得户口”呈显著相关。包容度指数表明,文化程度为大专、高中、本科层次的居民其包容度明显高于文化层次为中专或职高、初中及以下、研究生及以上的居民。访谈中我们也发现,有大妈(文化程度低)或精英(研究生以上)表示,“外来人口就不应该给他们户口,要不他们更猖狂了”“外来人口就应该返回其家乡”。这也许是文化程度低的居民对社会快速变迁还不太适应,对外来人口持抵触态度,简单地认为外来人口“本质上”就应该是流动的,干嘛要给他们户口呢,让他们回到其家乡去不是很好嘛。而文化程度高的居民(研究生及以上)則认为现在北京即使博士生也不给户口,那么所谓的低素质的“外来人口”就更不应该给户口了。而文化程度一般的居民则相对宽容一些,认为能积分落户的外来人口都是精英,就应该落户,甚至认为,已经在北京买房买车了,但户口还是外地的,也真够别扭的。这也反映在“不应享受相关权益”这一变量上,具有类似的倾向。

(2)职业与社会包容度

职业的社会分层是重要的变量之一。职业与社会包容度“六指标”分别进行列联相关分析时发现,职业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变量。也就是说,不同职业的居民在“六指标”的态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他”,调研中主要是指临时工作、离退休人员,这类人员在“六指标”中包容度均排在第一位,在“职业”这一系列中,相对而言,职业地位最低,其社会包容度反而最高。其次分别是事业单位人员、国企、私企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国家公务员、外企工作者。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公务员的包容度在样本中,排在倒数第二,仅略高于外企工作人员。这也许是国家公务员的社会政策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是完全放开有关。详见表6。

(3)在京居住年限与社会包容度

在京居住年限与社会包容度“六指标”列联相关显示,在京居住年限与社会包容度“六指标”均呈显著性相关。并且从包容度指数来看,在京居住年限越长,包容度指数越高。居住21年以上的居民在社会包容度上,明显高于居住20年以下的居民,数据显示,居住21年以上的老北京的包容度指数是5年以下居民的七十倍左右,相差巨大。在我们的调研走访中发现,居住时间越久的居民,越知道自己原本也是外来人,因此,在对待外来人口上,显得相当包容,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看现在的外来人口,仿佛看见了自己祖辈流浪的身影,没有理由对外来人口不包容。而在京居住年限短的居民则更多地从自身利益衡量,因而社会包容度指数相对较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越是老北京,越是开放包容。详见表7。

(4)收入水平与社会包容度

表8数据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在对待外来人口抢占了我的工作机会、导致治安状况恶化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恶化了城市环境”“最终应该返回其家乡(户籍所在地)”“不应取得户口”“不应享受相关权益”四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月收入水平在“1 561—5 793”档的居民包容度指数最高,“5 794—10 000元”的居民次之,可以理解为处在平均工资水平的中下层居民,包容度指数相对较高,而高收入居民或低收入居民的社会包容度相对较低。

(5)政治面貌与社会包容度

政治面貌是衡量个体先进性的重要变量。在与社会包容度指标做列联相关分析时,我们意外地发现,政治面貌与外来人口“抢占了工作机会”、“不应获得户口”存在显著性相关,而与外来人口“恶化治安状况”、“恶化城市环境”、“应当返回其家乡”、“不应享受权益”不存在显著性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工作机会方面,由于群众对工作的理解相对低端,如“脏、苦、累”的活都由外来人口干了,因此他们对外来人口还是相对比较包容的,而共产党员、民主党派,团员等认为外来人口中很多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相对来说他们的机会就少了,因而包容度指数相对较低。在对待户口方面,也有类似的倾向。详见表9。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先赋性变量和自致性变量,除性别外,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包容度在全部或部分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既体现在先赋性社会角色上,也体现在自致性社会角色上。假设2部分得到证实。

四、结论与建议

1. 基本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包容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结论:一是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包容度较高,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二是特大城市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包容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年龄越大,在京居住年限越长,社会包容度相对越高;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居民,社会包容度相对较高;职业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民族为汉族,政治面貌为群众的社会包容度相对较高。

2. 政策建议

当前,特大城市拒绝“低素质”人口已经不可能。因此,站在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促进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和谐共融,最终促进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的立场上,结合上述分析结果,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优化顶层制度设计,实行更加包容的社会政策

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命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流动人口现象日益变得复杂,越来越不同于以往。当今的城市化理论也日益将包容性、可持续性、多元融合性、脆弱性发展、生活质量提升等作为关键词,同时将融合性、一体化基础上的多样性、可持续生计型发展作为城市化的基本底线 [12 ]。

当下,以往关注大多数人的权益的传统社会政策正面临着严重挑战,必须增强社会政策的包容性,以关注更多的个体或少数群体。而要实现社会政策的包容化,必须做到关注更多异质群体的利益,对弱势群体进行赋权 [13 ]。发展社会学提出的现代化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共生、繁盛与共。这需要处理好四大领域之间的关系。基于此,负责国家建设战略布局的政治结构应先行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结构,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当有效反映社会、经济及文化领域的需求。政治结构先行的顶层设计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国家整体结构,有效协调各项社会功能,缓解各种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包容。为此,我们应该通过优化我国的顶层制度设计,推动政治领域的包容性治理、社会领域的包容性互动、经济领域的包容性增长、文化领域的包容性创新协同发展 [14 ]。

首先,应当做到合理分配不同利益阶层的权利和责任,保证全体民众在各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拥有均等的机会,确保民众的有效参与和公平竞争,促进阶层融合;其次,应当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增进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机会,保证各方意见、建议能够传达到政策制定者的耳中,进一步满足民众最迫切的需求;最后,应当形成一套有力的行为约束规范,对社会排斥、社会歧视、权力垄断等危害社会和谐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与惩处,防止阻碍包容性城市建設的危害性行为进一步滋生与恶化。

(2)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包容氛围

建设一个包容的社会需要以基层社会组织为基点,通过政策调整和社区动员,重建基层社区的组织体系,实现居民权利的均等化。当前,政府培育和扶持了大量的社会组织,如各类志愿者组织、社会工作事务所等,它们深深扎根于民众之间,在寻求有利资源的同时,推动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本地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友好对话和协商,加深了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了解,有效地实现了不同群体之间包容共生、扶持并进,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包容的氛围。

为更好地建设好和谐宜居之都,实现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和谐共生,党和政府应该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这类社会组织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创新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模式,使其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好建设包容北京的宣传动员作用。首先,以社会组织为推动共融的平台,让其在开展常规项目的同时在民众思想上和行动上双管齐下,既注重包容性理念的传递,又适时开展包容性的帮扶活动;其次,提高社会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和公众参与度,适当吸取外来人口中的新生力量,保证相关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最后,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防止扶持资金的不合理利用,保证资金用到了实处,并不断巩固实施效果。

(3)积极推进包容性社区建设,改善双方互动模式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元,通过承担起基层民众自治的基本职能,有利于实现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推动城市社会的有序发展。然而,由于户籍制度和差序格局的传统社区组织形式长期存在,我国城市社区具有明显的自利性和地方保护主义传统,不利于包容、公平、和谐的城市社会建设。为进一步保证全体居民的公民权,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包容度,应该以建设包容性社区为基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改变:

首先,在社区资源、权利的配置上应当打破传统社区的排外性,保证资源的共享和权利的平等,逐渐消除社区民众的身份隔离与社会排斥,从而建构一个更加平等的地方性生活共同体。其次,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应该摒除传统社区的自利性,注重包容性价值理念的传递,鼓励不同地域、不同阶层间的优秀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在增加社区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增进对彼此的理解与接纳。最后,在社区居民的相处模式上应当抛弃传统社区的封闭性,在包容性理念的指导下大力推行睦邻运动,促进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交流与交往,推动不同身份群体的社会网络之间相互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1]李金.论社会包容力[J].理论与改革,1994(2):21-23.

[2]唐钧.城镇化亟须社会包容[J].当代社科视野,2013(6):54-55.

[3]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32.

[4]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课题组.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包容度[J].宏观经济管理,2015(1):26-27.

[5]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J].探索与争鸣,2009(1):61-65.

[6]徐延辉,罗艳萍.城市社会包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4(2):39-46.

[7]叶笑云.现代国家视野中的社会包容价值探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2):124-133.

[8]严翅君,李小红.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社会态度的研究及其价值[J].唯实,2011(Z1):163-169.

[9]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杨小东,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8.

[10]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1):104-124.

[11]王嘉顺.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社会包容性:以厦门市的中产阶层为例[J].南方人口,2015(2):23-30.

[12]李斌,毛鹏飞.走向更具包容性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理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6):26-36.

[13]马西恒.建设包容性社区:居民权利均等化的社会政策想象[J].学习与实践,2011(2):104-109.

[14]王嘉顺.包容性社会心态是包容性城市的心理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4-10(8).

猜你喜欢
外来人口
三亚市外来人口城市认同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欧盟移民政策何以遭遇挑战
三亚市外来人口城市认同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三亚市外来人口城市认同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外来人口社区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新时期上海的外来人口与城市发展许璇
上海豫园街道外来人口高血压的知信行调查分析
再城市化趋势下巴黎的人口调控措施与利弊时效权衡
突出融入融合推动外来人口市民化
山东: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请低保